刘建始 以往,我们关注的是教师怎么做好本职工作,格外关注的是如何教育学生,以及学生的成长。但是我们常常忽视了教师如何“育己”,然而“育己”确实对教育质量、教师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教师本身关注“育己”行为,就是享受教师这一职业内涵的快乐和幸福。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灵魂的教育是以生命影响生命、以灵魂唤醒灵魂的教育。那么教师的发展要关注生命和教育情怀。 关注教师的“育己”行为,就要求教师的成长具有教育情怀,人有了情感对工作的态度不一样,首先是热爱本职工作。从这一点出发,教师成为教育家,就不是空谈。 教师要想成为教育家,应该不断更新自身,走一个“育己”的路径: 个人发展期的需求——关键事件——外部条件——抉择与追求——反思——形成专业化结构——名师。 决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设计,需要教师内在动力与发展需求,其中反思是教育家成长的摇篮。 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有着许多重复性的工作,并不是所有教师随时都能发现自身专业化发展的意义。而只有在教育教学中所发生的某些特定事件和关键人物,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下面用一个经典的案例印证,2008年9月,学校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对语文教学的多元态进行研究,先搞试点,再在全校全面推开,进行大面积的教学改革。但是全体语文教师表现出的状态不一样,个人发展期的需求不同,学校需要出台统一教师的思想的制度,改变教师的观念,推进教学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个人发展期的需求问题解决了,有了内驱力了。教师应该在关键事件中捕捉教育的机遇。“关键事件”的概念是沃克在研究教师职业时提出的。是指“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教师要围绕该事件作出某种关键性的决策。它促使教师对可能导致教师特定发展方向的某种特定行为作出选择。” 关键事件与学校的发展、教师个人的课堂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一位语文教师课堂上发生的关键事件中,可以看出这位教师的思考和认识教学的过程, 也可以看出教师反思后的喜悦, 以及教师的成长。 下面是这位教师的反思: 情境作文的生命力——— 《再生的鹰》带给我的思考 上完课, 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更恰当地说, 是震撼、是欣喜。 这是两节常态课, 是我最没谱的一次亮相, 视频播放器还是早自习刚刚装上的, 课件的视频是前一天晚上在网上下载的, 能不能在教室放出来我都不知道。更何况, 高二理一班从组建到现在因为我的原因还没上过一次情境作文课。我高一带过的作文比较出色的学生都学文了, 课能上成什么样, 我真的很揪心, 只有一点, 我对自己课堂调控能力比较有信心, 所以, 欣然受命后, 我就预设了几种可能, 也准备了学生打不开思路写不出东西时的应对措施。课开始了, 一切按部就班, 思维碰撞, 展示, 我震惊了, 怎么会写的这么好, 争相走到台前展示自己的文章, 坐在后面的同学怕抢不上, 悄悄站到讲台边上等着, 这是我怎么也想不到的课堂生成。王岩、李丹、张世花等几位教师都被震撼, 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节在哪种情况下上的课, 看看表, 还有五分钟, 该我念下水文了, 袁蕾站到讲桌前, “ 老师, 我把我的念完行吗?”, 在场听课的老师都笑了, “念吧”, 我只好说。打铃了, 我激动地说出了这样的话: “同学们, 从你们的眼里我读出的是激动, 你们率真的文字给了我震撼, 伴随着阅读和写作走来, 你们越发成熟了。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是唤醒和激励, 我说,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 你们都写得这么优秀了, 我还能说什么呢? 周一上交电子稿, 我一一拜读。” 这节课的震撼是怎么产生的。 首先, 阅读课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师生同写时, 很多听课的老师也写了下水文, 我们的感受是, 不如学生写的好。 其次, 先学后教的模式让学生自觉地发散思考, 王振浩在作文中引用《汉家寨》的例子表达的比我有深度。 第三, 我终于知道作文和高考怎么联系了, 这是我最激动的。说心里话,这段视频就是我有意将高考的话题形象化设计的, 我觉得要是不能联系高考,高中情境作文就没有生命力, 做不做意义不大。我一直强调的高考考立意, 在这节课突破了, 视频就是话题, 思维碰撞就是立意角度的碰撞。立意也罢语言也罢结构也罢, 精髓是思想, 没有思想何谈这些, 高考考的是思想, 情境作文锻炼的也是思想, 然也! 这就是两者的联系! 有了思想, 阅读课看到的事例才能用, 有了思想, 学到的语言才会自然脱口而出, 结构嘛, 是思维的外化,甚至说功到自然成。高考作文, 我们往往从训练审题开始, 再训练立意训练语言训练结构, 我们做了, 累了, 学生烦了, 但我们错了, 这事我们做反了。我们最苦恼的是学生没有思想高度, 为此, 我们常常灌输给学生一些思想,以期提高学生的思想高度, 可效果甚微, 思想也许能灌给学生, 但提升他们用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换句话说就是用你灌给的思想分析话题作文又是另一回事了。我们高中作文的瓶颈是立意的深刻, 我们最痛苦的也是训练学生变的深刻, 但思想这东西不能强加, 情境作文就能使学生深刻, 这节课就是一个例证。 把高考需要的思想深度变成作文课的内容, 让我们有意的思维训练变成学生不吐不快的感悟, 含而不露的引领学生思想高度, 提升学生的表达。这应该是高中情境作文的生命力。 冷静后的思考让我更激动了, 一直为之思考的高考作文瓶颈就这样突破了。 教师在对课堂教学的“突发事件”反思中,悟出了教学的真谛, 是她自己没有想到的,加以总结与反思,然后形成了自己的智慧, 快速地提升了专业化水平, 达到了很高的成熟度! “境由心造, 相由心生。”我们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更要培养学生具有深刻的思想。思想不是灌输的, 而是在学习实践中获得的, 这就站得高, 看得远了。这件事情做起来可能很难, 但是绝对对学生的发展大有好处。真正想培养学生具有思想,就得把课堂还给学生, 做课可以进行预设, 但是绝对不能规定, 只要你规定,学生就在那等着配合, 人为规定的课堂绝对不会成为培养学生具有思想性的课堂。 对关键事件的反思作用显现出来了。教师对课堂事件积极感知、辨别与顿悟,意味着教师看到事件中的一些细节,抓住情境特征,明白该情境和其他相似情境的差异,感受情境暗含了哪些行动可能,并摈弃自己已经习惯了的方式,正确地采取行动。要打破对教育常规的过分依赖,树立在教育事件中反思的意识,确立更具弹性的新的教育智慧。 真正的教育家来自课堂——这是铁的事实。课堂反思是孕育真正教育家的惟一摇篮。 关键事件对教师的重要意义在于他其中隐含了教师在经历关键事件时,他要做出自我职业形象和自我职业认同的抉择。这一抉择和学校的外部条件以及校长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外部条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专家和校长。 在此基础上,该教师写出题为《规划教育生涯,明晰成功路径》的个人规划,使自己的方向更加明确。 学校给予大力支持,创造平台,让该教师参加265工程培训,到名校锻炼,外出示范做课。教师的专业化更加趋于成熟。写出题为《走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上》体会和反思,其中谈到“我是一名幸福的教师,我的幸福指数源于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此时,该教师的专业化结构已经形成,顺理成章地成为天津市特级教师,天津市2012年度十大教育人物,她的专业化成长带动了全体语文教师的发展、全体提升,为学校全面改革起到了引领作用。 教师成为教育家 ,要加强学习,读教育经典著作,感悟教育实践,反思教育习惯,反思是教育家的摇篮,参加各种培训和论坛,与教育专家探讨交流。专业化成长的本质是自我更新,再能上一节充满生命活力与价值的好课;还应该是学科教育研究专家,能带领教师进行教学研究。 多看,多观察,多总结,多反思,同时争取获得专家和领导的指点。 而这些,都不能离开教育教学实践,离不开课堂,离不开“育己”的路径。时下关于教育家的标准有很多说法,但最本质的是看一个教师是否拥有了反思后的教育实践智慧。谁拥有了教育实践智慧,谁就是教育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