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醒脾化湿汤治疗嗜眠症

 学中医书馆 2013-03-01

嗜眠又称嗜睡、嗜卧、善寐、多寐等。自1993年6月~2004年6月期问,笔者用自拟醒脾化湿汤治疗嗜眠症,收到满意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42例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15—78岁,其中41—65岁29例(占70%);病程:发病<60天者11例,61天一1年者25例,1年以上者6例(其中1例长达4年)。本组病例在应用本法治疗前有16例曾接受过中西药治疗。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 中嗜眠的诊断标准,并结合临床症状及病史确诊。临床主要症状:嗜眠,神疲,头目昏沉,胸闷纳呆,痰多形丰,或畏寒肢冷,溺频便溏,舌淡质胖嫩,苔白或腻,脉缓或沉细微弱。

2 治疗方法

以自拟醒脾化湿汤治疗。处方:白术、茯苓各30—60g,白豆蔻、石菖蒲各12g,佩兰20g,厚朴10g,车前子(包煎)10—20g。加减:脾气虚者加黄芪30g,党参15g;痰湿内困者加法半夏12g,生姜6g;湿郁化热、或肝胆湿热者加栀子、黄芩各10g;脾肾阳虚者加制附子(先煎)6—20g;心阳虚者加桂枝lOg(或肉桂6g),甘草6g;心气不足者加党参、生酸枣仁各15g。用法:每天1剂,加水煎取汁400mL,上、下午各服200mL,连服10剂为1疗程。困倦消除后改隔天1剂,以4~8剂巩固疗效,并判定治疗结果。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痊愈:临床自觉症状和体征消失,生活起居正常,舌脉正常,随访1年无复发。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不影响学习和工作,随访1年内病情有反复,用此法治疗仍有效。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者。

3. 2 治疗结果痊愈32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 。

4 病案举例

王某,女,44岁,农民。2002年8月1日初诊。嗜眠6月,始为饭后即困,人睡1~2小时后可自醒,继则人眠时间逐渐延长,阴雨天更甚,不唤不醒。渐至饭前亦困,曾于就诊前12天因燃灶做饭时入睡而右足被火烧伤。形体肥胖,近3月来体重约增8kg,饮食如前。身体倦怠,白带量多,腰痛头晕,人寐则打鼾而流涎,舌体胖嫩、有齿印,苔白腻,脉缓。诊为嗜眠症,证属湿困脾土。治宜醒脾化湿,以自拟醒脾化湿汤治疗。处方: 白术30g,茯苓60g, 白豆蔻、石菖蒲各12g,厚朴lOg,佩兰、车前子(包煎)各20g。每天1剂,水煎服。8月5日二诊:连服上药4剂,因倦明显减轻,饭后虽有睡意,但能控制,寐中仍有鼾声,已不流涎,仍腰痛,白带少,舌苔白而不腻。效不更方,加制附子(先煎)6g,续服4剂。8月10日三诊:嗜眠消失,无明显不适,可正常持家理事。为巩固疗效,上方再取4剂,改隔天1服。随访1年无复发。

5 体会

嗜眠症在中医典籍中早有记载, 《内经》认为其致病原因为“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 ?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闭目也”。可知嗜眠之因主要由于阳气虚而阴气盛,属本虚标实证,虚是脾、肾、心气虚或阳气虚,实为痰湿(或寒或热)壅盛阻碍阳气正常运行。临床治疗分型虽多,但治疗应始终抓住“脾虚痰湿”这一关键。因脾主运化水湿,虚则失运,水湿内停;气虚可导致阳虚,湿盛则阻遏阳气,湿邪既可寒化,又可热化,使变证丛生。脾复健运之职,则气畅水利,邪祛正安,卫气行于阳,寐则醒矣。故治宜醒脾化湿,方中以白术、茯苓健脾补气,使脾健则水湿运,从而消除聚湿生痰之源,以治其本;佩兰、白豆蔻、石菖蒲、厚朴醒脾化湿、理气畅中,以治其标;车前子清热利湿,实大便,利小便。诸药相合,共奏醒脾化湿之功。临床中发现,凡病程长、或年迈形丰患者,往往由于脾气虚而致脾阳虚,日久导致肾阳亦衰,于方中加入制附子以助阳,使阴霾可散,湿祛脾健,则取效更捷。治疗期间应少食肥甘油腻之品,以免继续聚湿生痰,同时鼓励患者适当增加运动量,以使气机通畅,有利于疾病康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