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自立治疗水肿医案

 学中医书馆 2013-03-02

患者,男,40 岁,1981 年3 月6 日初诊。面目及下肢浮肿5 年余,反复发作,多次尿检示尿蛋白(++~+++),近1个月来浮肿加重,食后胃脘胀满,不思饮食,身重困倦,胸闷纳呆,时有恶心欲呕之感,舌苔厚腻,脉弦滑。王老辨证为水湿浸渍为本、饮食停滞为标,投保和汤以消食导滞。拟方:山楂10 g,神曲10 g,麦芽10 g,茯苓15 g,法半夏10 g,陈皮10 g,连翘10 g,莱菔子15 g。每日1 剂,水煎服。5 剂后,患者胃脘胀满、泛恶减轻,饮食渐进,全身浮肿同前,伴身重,神倦。此为水湿内聚,治以健脾化湿、通阳利水。改方以五苓散合五皮饮:茯苓15 g,白术30 g,猪苓10 g,桂枝10 g,泽泻10 g,大腹皮10 g,桑白皮10 g,陈皮10 g,生姜20 g,山楂10 g,神曲10 g,麦芽10 g。连服半个月,肿势渐消,纳食尚可,尿蛋白由“+++”降至“+”,唯觉腰酸,易感冒。以济生肾气丸合水陆二仙丹调治1个月,复查尿蛋白转阴,遂告临床痊愈。

按:肿为水溢,胀为气凝。肾主藏水,肺行诸气,脾肾两亏,水不运行,溢于肌肤则肿,留于脏腑则胀。现病家饮食停滞,壅塞胃腑为急,遵“急则治标”之旨,投保和汤治之。水非气不行,非土莫制,证属脾土先亏,不能制水,肺失所生,不能行水,水气相搏,不归正化;然脾虚必由命火不足,是以古法补脾先以补肾,以火能生土,土能生金;脾为运化之源,肺司百脉之气,水气两治,肿胀可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