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闪光的思想只能贩卖,却舍不得共享?

 落霞孤鹜mxw 2013-03-03
中国,北方,二月,惊蛰。

早晨,习惯性的蜷在被窝里上网,离着生火做饭还早了些。离着春耕更是早了些。懒懒的,偷完菜,想换换壁纸,换换心情,毕竟,春来的脚步近了。

百度输入人生,选图片,回车,没有几张适合我的口味的。不过,下面这几张倒是吸引了我......唉!还是不添加了吧,网速慢的惊人,服了如今的网络,网速跟不上。就是比如“人生一定要赢”“善待自己的人生法则,好好活着”“历史那些人,人生那些事”......好在俞敏洪的那几部励志文章都几乎能下载观看。发现,真正闪光的大智慧和可以称得上的是名著的结晶还是可以共享的。可能,够吸引眼球吧。

我有位好书的邻居,也是农民,曾经在下屋堆满了各种书,如今,孩子成人了,花钱买精神食粮似乎有些不靠谱,所以,时常到我这儿下些电子书,就是那种txt格式的。他是偏偏喜欢类似战争带点胡扯之类的文章,十几M的完结版。当然,也有另类的专一的人物,偏偏喜爱那种你懂得之类,那种很麻烦的,我只能全选,复制到记事本,然后再传到他的手机里去的。真正的好书,其实,我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看进去了。国家的悲哀。

华夏,史称文明古国,历史渊源流长,文化背景深刻,更兼170多年的独立自主的抗争历史,从不乏仁人志士,精神领袖,缘何一度沦为“麻木的国民和看客”?

思想,原来是很脆弱无力的,在现实面前,有时候很难找到适当的契合点。甚至,往往显得可笑。但是,最终的历史,光辉的历史,还是起源于伟大的思想的。它需要支点,平台,灌输,始终如一的坚持,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今,网络正在逐渐走进千家万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截至2011年12月,该国互联网用户达5.13亿,比一年前增加12%。通过手机上网的大陆人增长17.5%,达3.56亿。面对这么好的一个平台,看看如今都被什么东西占据着?大家自己比我更清楚吧。无语。何止是无语,简直是害怕的要死!如今的网友在空间里很多都是清一色的转载,他们转载的罕有鲁迅和革命先驱的文章,大多是民间的健康饮食偏方之类或者带着绚丽耀眼图片的情爱小品文。真不知,过去的教育和如今的社会是怎么演变成了人头马面的畸形儿!

言归正传,似乎话题扯远了。也许驴唇不对马嘴吧。还是说那些有些思想,正忙着总结人生的有良知的贤德之人,为啥不能慷慨的把你的思想大胆的在网络的那些虚无的慢性过期的镇痛片一样的东西面前闪耀一下光辉呢?

也许,是钱的问题吧?如果真的是那样,那,网络上的一种说法又不幸言中了:只有做好自己,自己幸福了,才能荫庇家人,最终才有可能大庇天下。难怪,俞敏洪的思想是先有了奋斗,成功,事业,最后才有能力把思想作为礼物回馈给社会上的有志干一番事业的年轻人的。

可能,我上面说了这么多,根本无人舍得用打游戏或者斗地主或者吃喝玩乐的时间去瞄上一眼的吧,所以,不吝惜我的时间和敲击键盘的辛苦。所以,作为没有代价的东西,始终不会摆到书店里或者蹲在古董商贩旁边,和他一起叫卖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