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的主要工具 形式分析

 爱雅阁 2013-03-08

精美边框 - 碧波 - 碧波的家园

爱雅阁书馆欢迎您边框(2) - 汉林书缘 - 人生在世共如此,何异浮云与流水。

 

 我们的主要工具   形式分析

 

一、为什么进行形式分析

   

    形式分析来自西方文艺理论

   

    在研究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的关系上,从纯粹文化上的研究,我们的理论文章一直出得很多很多,包括在美学上面的研究,在哲学上面的研究。但具体地在书法的形式上,一招一式上,一点一画上,它是怎么跟传统文化、传统哲学挂起钩来,在这方面的研究就比较少。

   

    我们的角度,从书法形式上去研究它跟传统文化的关系。

 

     形式能说明内容:

    1、  任何精神层面的东西都依附一定的形式而存在。有意味的形式,即蕴含。

    2 、  形式本身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3、  形式分析的出现,改变了书法由抽象到抽象,由虚无到虚无的学习研究方式。

    比如关于笔意、笔势、气韵、高古,我们发现都和特定的形式有关——微形式分析。

    4、古人没有形式分析的概念,但他们把聚散开合、俯仰向背,斜正穿插玩得出神入化,古人对形式的敏锐,绝对在今人之上。他们的作品和书论,要重新解读。(元明清以来,很多技法日渐式微)

 

二、形式构成五要素

   

    线方向、线长度、线位置、线形状、线质感。

   

    其中线质感涉及用力、速度等,和情绪、手感、笔纸墨性能等都有关系,变数较大,不可知、不可捕捉的成分较大,其它四顶都完全是可量化的,完全以静态客观存在的,最方便进行形式分析。

 

三、线方向——现阶段的学习重点

   

    以上五要素,最中心的要素是线方向,但也最易为忽略,要抓内核,先抓线方向。

    

    1、线方向的概念:线方向,即线路,指行笔线路、轨迹,一般指笔画的中心线。

   

    2、线方向的意义

    A、线方向和笔法的关系,

    笔法的正确与否,首看线方向

    ——起收笔和线方向

    ----正8和反8

    B、线方向和笔力、笔势的关系——曲、直、上、下

    C、线方向和笔意的关系——任何“神”都必须依附特定的“形”存在。

   

    3、结论:线方向在书法技法层面的枢纽地位,丝一发而动全身。

   

    引入线方向概念,对解剖经典书法的意义:

    线方向不仅影响结构,而且对笔法、笔势、笔意、笔力等都有对接关系,上述元素的任何不妥,都有可能从线方向找出原因。

   以线方向作为工具分析书法,远晦涩,去虚饰,直观、简单、可操作性强,易于把眼力练准练毒。

    也说邱振中的动力形式

 

    4、线方向和线秩序。

    A、线秩序:书法结构以线条组合为单位,而非单字为单位,这是从实用结构转为艺术结构首先要明确的观念。

    线秩序与法度。结构合不合理,以有无秩序为标准,如无内在秩序,纵然外形美观,亦庸手尔,乱中有序,高手所为。以秩序体现法度,古今大书家皆然。

    B、线秩序,从方向上看,主要可分为:横线组合的秩序,纵线组合的秩序,斜线组合的秩序。每一种方向,都涉及平行关系(协调、严整、同性质),不平行关系(辐射状,开合对比),是整饬平和、或势猛张扬,与此有关。

    C、线方向,不仅指两端的指向,还关系中段的弧度——俯仰向背。

    D、线秩序的表现类型:

    平行——最基本的秩序表现方式,严整、稳定、和谐。

    对比——平行的变异,在谐调中找差异,有先平行后对比,也有先对比后平行,幅射——同向,规律性强,兼具对比,扩张性或收聚性,有定点幅射和焦点变换,

    俯仰向背——聚散开合

 

四、线长度、线位置、线形状

 

    线长度——外轮廓,齐边(内齐和外齐),一分不能增减,国界论。

    线位置——交叉点、齐边、搭接

    线形状——方圆、粗细、

 

五、形式训练的主要方法——直线分解

 

    直线分解与综合练习的对比

    1、  分类单项练习

A、分类单项练习与综合练习之优劣比较

直线单项分解练习                          综合练习

简单                                      复杂

容易准确                                  不易准确

容易发现规律                              不易发现规律

直面书法本体语言                          易满足于外貌

主动表达笔势秩序                          不求甚解,貌合神离

易支离,需最后的综合练习纠正              易流滑,不深刻

 

B、单项分解的基本要求

尽量用直线概括

角度(方向)准是前提

关系要对

先抓主要关系或特征,可省略次弱细节

 

C、练习主题:

鲜明的笔势,切不可含糊

秩序与对比——从找平行关系,延伸到对比的展开,对秩序感的追求即是法度的追问

 

D、适用范围

一切经典碑帖,越是经典名作,越具备技法典型性。

三流书家或作品,不太好归纳,秩序感受不够明显,尽管可能在外形上标新立异,但缺少足够的法度意义,即“道”的涵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