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钟书手稿集·中文笔记》出版小故事

 舒雯斋 2013-03-09

《钱钟书手稿集·中文笔记》出版小故事

(2012-03-22 12:34:53)

 

 

  商务印书馆在2003年推出《钱钟书手稿集·容安馆札记》之9,终于一次性推出《钱钟书手稿集·中文笔记》,煌煌20巨册,共12000余页。我有幸了解并参与《中文笔记》的制作、出版过程,特叙其一二,以飨读者。

   2002年底,我是在与商务印书馆杨德炎总经理商讨《文津阁四库全书》出版合作计划时,他和我讲及了《钱钟书手稿集》之事,他在钱钟书生前就已说付钱钟书、杨绛两先生,将钱钟书读书手稿交商务印书馆影印并出版,编辑工作做了五年。《中文笔记》已试编了三册,马上问世了,外文部分已交德国汉学家夫妇整理,他们两夫妇正好懂六种西方语言,估计要费一段时间才能完成。

     让钱钟书这样一位文化巨匠的手泽以存真方式问世,化身百千。杨德炎先生作为策划者、商务印书馆的掌舵人,他这种高超的文化意识,对历史、对商务、对学术的贡献是至巨的。杨德炎先生所述虽然甚轻,但谁都明白,要钱先生动心并决定此事,无论如何非易事。钱先生一生所积读书笔记无数,皆为著述之准备,杨德炎先生从传承的角度,让从不轻诺的钱先生将全部手稿交付出版,确为前所未有之举,是否与杨德炎先生先生有空谷足音之感,不得而知。杨德炎先生通三种外语,为出版界所罕有。

   2003年,《钱钟书手稿集·容安馆札记》出版后受到一些学者批评,当然是出版编辑方面的问题。我找了书来看,也觉编印的不很完美。直到2005年,杨德炎先生找到我说,《钱钟书手稿集》这个速度出版不行,要用数字化印刷,出错了也好改。你做的《四库全书》数字印刷很好,什么时候到厂子里看看,争取把钱钟书的中文笔记用数字方式一次印出来。这是他清楚明白地告诉我要我参与其事。我只能回答说,请他一定要看看数字印刷,至少可以保证快速出版。杨德炎先生之所以希望选择以数字方式出版此书,我感到,一则因为工程浩大,二则毕竟是手稿,市场需求不是很难确定,因此,小批量生产无疑是至佳选择。

  《钱钟书手稿集》虽然早就全部扫描了,又因原责编工作变动,编辑出版后续工作停顿了一段时间,一直到2007年才交我扫描文件。不久,杨德炎先生退休了。他一直对我超乎信任,所以也没有特别的嘱托。我接到扫描文件,发现数据处理工作有些问题,必须要看钱先生原稿,就向新接手的责任陈洁女士提出要调回原稿核对,再确定我参与方式与程度。因为我知道,出版《钱钟书手稿集》是一件马糊不得之事。

   责编陈洁女士协调从清华大学档案馆要来了全部原件。我看到钱先生之手稿,仿佛如才电一般,如此浩繁的钱先生的读书手迹就这样呈现在我面前,从中不仅可以看到他每次笔记的起始落笔,还可以感知到钱先生先后添改补证之处,更有钱先生随意涂画的小人漫画,原来,钱先生把做笔记当作一件快乐之事。不亲检这些原稿是无从感受和体认的,尤其是看出杨绛先生用心费力的编排,心中感动不已。我庆幸这样的机会,决定接手参与之。并根据我的出版编辑经验,制定了初步方案,即一是要为全部笔记编目 (容安馆札记未编目),二是出版时分册要适宜,不能太厚,三是完全存真,更要方便阅读使用。

   计划提出后,第一项工作就难住陈洁了,找谁编?加编目,杨绛先生认同否?

   我试着编印了三册,发现不编目,太不利于读者使用了。于是,我自己动手将全部笔记所涉书目摘列出来,制定体例,再请在校的读文献的博士生一一核正卷数、作者。我想,如果编目不好,或杨先生不认同,我们放弃也不迟。陈洁小心地接受了我的建议,并很快找到了乐于核定书目的学者。

   前期工作包括编目、重新修图、分册等顺利进展,为了郑重,我又和陈洁商议,至少打三次样,仔细核对,每一条划痕、印记也要保存,凡钱先生心血所系,均要体现,影印虽不能传其神,但一定要全息化制作。限于条件,可在每种笔记正文前保留笔记照片及大小。

   2008年,王涛出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他上任伊始,就过问我《钱钟书手稿集》出版进程,并关切地问,交给你印赔钱了?我说,数字印刷不存在赔钱,倒是可以为商务印书馆省不少钱。

     然而,第二次校样还没有审完之际,杨德炎先生却于20105月去世,他想要亲眼看看数字印刷钱钟书一事永远成空。

    

  《中文笔记》出版过程中,馆方也试图在钱先生去世十周年(2008)赶出,以资纪念,终因编目及图像处理追求全息化而一再延期。

     今年7月,终于在杨绛先生100岁生日那天,馆方奉上了滚烫的三套《钱钟书手稿集·中文笔记》样书为杨绛先生寿。目前,首批四百套已全部印装完成。

     编目工作前后差不多有两年,最后共查明《中文手稿》所录、所评典籍超过三千种,还有少量外文。影印本每册列于开卷者,就是历时两年,多人劳动的结果。杨绛先生见过样书,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想必是认可了。

     让钱先生的读书笔记手稿公布传世,让学人一见其涯涘[yásì水边],并尽可能初步整理,现实的条件是要立马整理,不仅令乏人,而且旷日持久,因此,影印传世是最好的办法,但以数万页手稿,涵盖六种语言,检点、编排、出版印绝非易事,商务将其大致分为中文与外文两类,分辑出版,可谓卓识。

     据说,外文笔记部分共有四万页,德国专家夫妇也已完成编目,出版上一定会有工作上的困难,相信再也不会如此漫长了。今后,商务印书馆如果能将《容安馆笔记》一并改正改版,则钱钟书手稿真正集传了。

     一生以读书为业的钱钟书到底是如何炼成学才巨匠的,只有亲检其读书笔记方可完整了解其读书与治学之道。

      钱、杨同意出版时就曾提出将《钱钟书手稿集》所得版税悉数捐给他们在清华大学设立的好读书奖。这也是杨德炎先生告诉我的。

      大家风范,永世长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