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中汤--四君子--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归脾丸

 刘曦谦 2013-03-10
理中汤:脾胃虚寒
四君子:脾胃气虚
六君子:脾胃气虚兼痰湿
香砂六君子:脾胃虚寒痰阻、气滞。
归脾丸:气血不足,心脾两虚。
 
 
 
 
理中汤:

理中汤为中药试剂,由人参、白术、炙甘草、干姜等组成。具有治疗脾胃虚寒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现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窦炎、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四君子:
四君子汤,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基本中草药为主的古方剂,主治脾胃气虚。该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後世众多补脾益气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临床应用以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辨证要点。四君子汤是从《伤寒论》中的“理中丸”脱胎,把原方中秉性燥烈的干姜去掉,换成了性质平和的茯苓,由驱除大寒变成温补中气。方中只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不热不燥,适度施力,从了“君子致中和”的古意。 四君子汤是著名古方剂
 《伤寒论》理中丸方后加减中有“悸者,加茯苓二两。”

  茯苓有定悸之功,也有利水之用。倘不悸而有水湿内停,是否可以加用茯苓呢?

  张景岳制有“五君子煎”,即理中丸加茯苓。《景岳全书·新方八阵》:“五君子煎: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而兼湿者。人参二三钱,白术、茯苓各二钱,炙甘草一钱,干姜(炒黄)一二钱。水一盅半,煎服。”

  同样是兼湿,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可以用苍术,也可以加茯苓,二者是否一样呢?

  如果我们惯用大方、复方,用药不讲究,那么,选用苍术、茯苓似乎可以较为随意,或者两味都用。

  但在金元医家李东垣看来,临证对这两味药的选用是一定要严谨的,因为两味药的升降不同。在“药类法象”中,苍术属“湿化成”类,应长夏。茯苓属“燥降收”类,应秋。茯苓淡渗,不利于脾之升清。

  “不读人间非圣书”的陈修园在五君子煎方下批两字:“纯粹。”(见《景岳新方砭》)单从这两字似可看出,在用药严谨上,陈修园是不及李东垣的。

  理中丸去干姜,加茯苓,即为治疗脾气虚弱之名方四君子汤(五君子煎实即理中丸与四君子汤之合方)。四君子汤去茯苓,加黄芪、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即为治疗脾虚气陷之补中益气汤。古人组方用药之讲究,可供后学者细细体会。
六君子:基本方剂
组成:人参(9克) 白术(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6克) 陈皮(3克) 半夏(4.5克)。
【功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食少便溏,胸脘痞闷,呕逆等。
【用法】上为细末,作一服,加大枣二枚,生姜三片,新汲水煎服。
类别:补益类
出处:《医学正传
 
 
 
香砂六君子汤
【来源】《古今名医方论》卷一
【类别】补益类
【功用】益气健脾,行气化痰
【主治】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
用于治疗气虚痰饮,呕吐痞闷,脾胃不和,变生诸证者。
【组成】人参一钱 白术二钱 茯苓二钱 甘草十分 陈皮八分 半夏一钱 砂仁八分 木香七分 加生姜二钱 水煎服。

文本注释

【集注】柯琴曰:经曰:壮者气行则愈,怯者着而为病,盖人在气交之中,因气而生,而生气总以胃气为本,若脾胃一有不和,则气便着滞,或痞闷哕呕,或生痰留饮,因而不思饮食,肌肉消瘦,诸证蜂起而形消气息矣,四君子气分之总方也,人参致冲和之气,白术培中宫,茯苓清治节,甘草调五藏,胃气既治,病安从来,然拨乱反正又不能无为而治,必举大行气之品以辅之。则补者不至泥而不行,故加陈皮以利肺金之逆气,半夏以疏脾土之湿气,而痰饮可除也,加木香以行三焦之滞气,缩砂以通脾肾之元气,而贲郁可开也,君得四辅则功力倍宣,四辅奉君则元气大振,相得而益彰矣。
【现代研究】尹氏用本方加山药为主方治疗气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14例,结果痊愈12例,显效2例(辽宁中医杂志,1982,(7):4)。
方剂名称 香砂六君子汤
方剂别名 参砂和胃散
药物组成 人参1钱,白术1钱,茯苓1钱,半夏1钱,陈皮1钱,藿香8分,甘草(炒)6分,宿砂仁(炒)8分。
处方来源 《口齿类要》。
方剂主治 脾胃虚寒,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或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 上加生姜,水煎服。
 
 
药理研究
香砂六君子汤能抑制胃粘膜瘀血、水肿等病理变化,减轻炎细胞浸润,减少上皮化生;能较好地拮抗胃粘膜的慢性损伤;促进胃液分泌,显著提高胃液游离酸度的排出量;增加已减少的胃窦C细胞,改善胃肠道的内分泌功能,还能调节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香砂六君子汤能抑制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有利于反流性胃炎的治疗;可延缓H+自胃腔向黏膜内的弥散,并阻止碳酸氢盐自上皮细胞表面向胃腔内的移行,从而保护胃黏膜,使其免受损伤。香砂六君子汤水煎液对胃黏膜出血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对胃黏膜损伤有促进自愈的疗效,且呈时效关系,治疗作用快速、高效。

中医方药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
【治法】健脾益气,调中和胃。
党参15g,木香6g,砂仁6g,陈皮12g,半夏9g,白术12g,茯苓12g,厚朴,柴胡9g,当归12g,枳实6g,建曲12g,麦芽12g,山楂12g,甘草6g。
【方解】方中党参、白术、茯苓、木香、陈皮、半夏、砂仁、甘草取香砂六君子汤之意,健脾益气和胃,理气止痛;柴胡气质轻清,能疏解少阳之郁滞;厚朴、枳实理气畅中;当归养血活血;建曲、麦芽、山楂健胃消食,化积调中;甘草调和诸药。上药合用,共成健脾益气,调中和胃之剂,能调节胃肠功能,缓解胃脘痞满、闷胀不舒、嗳气不爽等症状。
【注意】脾胃虚弱型是消化不良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类型。患者平素体质较弱,病程较长,稍有饮食不慎或劳累即可使病情反复。治疗应注意缓图以功,切不可急于求成,往往欲速则不达。日常应注意饮食调理,戒除饮酒,少食辛辣肥腻及生冷之食物,必要时可结合药膳进行调养,不仅可使脾胃功能强健,亦可促进病情恢复。[1]
 
归脾丸
归脾丸,中药良药。有大蜜丸、小蜜丸和水蜜丸几种成药形态。主要用于治疗心脾两虚引起的多种疾病。是我国传统中药中的良方。
 
功效与作用

     归脾丸的功效:
   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归脾丸的作用:
   1、体质亏虚。由于素体虚弱,出现头昏神疲、四肢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食欲不振、脉虚弱无力等症。治宜补气养血。
   2、病后失调。病后调理不当、头昏眼花、倦怠无力、心悸、面色无华等,治宜补气生血。
   3、神经衰弱。长期休息不好,用脑过度出现夜寐朦胧不沉,易醒,心季怔忡,面色不华,倦怠无力,食欲减退等,治宜补益心脾。
   4、脏腑机能衰退。由于内脏功能减退,而出现内脏下垂,精神不振,气短懒言.纳少神疲,四肢乏力等症,治宜补气益脾。
   5、严重贫血。大病或失血之后头昏眼花四肢倦怠,精神萎靡,面色萎黄,治宜补气生血。
   6、气虚崩漏。妇女因气不摄血,血海不固,致成崩漏之征,出现骤然血崩或淋漓不绝,色淡红,质清稀;精神疲倦,气短懒言,不思饮食等,治宜补气摄血。
   7、脾虚腹泻。由于脾胃虚弱,而出现大便时溏,水谷不化,不思饮食,食后脘闷不舒等,治宜补气健脾。
   8、心脾两虚。由于心血不足,脾虚不运而出现面色萎黄,食少倦怠,气短神怯,怔忡、健忘、少寐等,治宜补养心脾。

【处方】

        党参 80g 白术(炒) 160g 炙黄芪 80g 炙甘草 40g
  茯苓 160g 远志(制) 160g 酸枣仁(炒) 80g 龙眼肉 160g
  当归 160g 木香 40g 大枣(去核) 40g
新用途

     归脾丸是常用中成药,它由党参、白术、黄芪、龙眼肉、酸枣仁、木香、当归、远志、甘草、茯苓、大枣、生姜等12味中药组成,具有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的功效。该药适用于食少体倦、面色萎黄、健忘失眠、心悸及各种出血等症。近年来,经临床实践证实,该药还有不少新用途,如下:
  ——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据报道,本方用于治疗各种
  药物均无效的气血两虚的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患者,获得良好效果。治疗方法:每日3次,每次9克,1月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痊愈或好转。
  ——治疗神经衰弱。据报道,有人用归脾丸治疗气血两虚的神经衰弱患者
  多例,亦获良效。方法:每日服药2次,每次9克,1周为1个疗程,一般2个疗程
  即可好转或痊愈。
  ——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及阵发性心动过速。有人用归脾丸治疗气血两虚窦
  性心动过缓及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多例,获得满意效果。用法:每日3次,每次9克,1周为1个疗程,一般2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多位患者服药10~15天后,诸症减轻,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具有双向调节效应。
  ——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据报道,有人采用归脾丸治疗气血两虚的妇女更
  年期综合征,收效显著。用法:每日服归脾丸3次,每次9克,半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痊愈。
  ——治疗慢性苯中毒。有人采用归脾丸加味治疗气血两虚慢性苯中毒,效
  果较好。用法:每日2次,每次9克,3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
  ——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有人用归脾丸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效果较明
  显。用法:归脾丸每日3次,每次15克,开水冲服,15天为1个疗程。
  ——治疗顽固性失眠。有人用归脾丸加味治疗气血两虚顽固性失眠,效果
  较好。用法:归脾丸每日3次,每次9克,半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
  可痊愈。
  ——人参归脾丸是补血类,其功交效为益气补血,健脾养心,适用于思虑过度,劳伤心脾。
  ——可以治疗血虚所导致的月经不调病、脑供血不足的头痛、眩晕病;也可以治疗心肌供血不足的冠心病等,但你从归脾丸的说明上面却看不到写有它能治疗脑供血不足,或心肌供血不足的文字,而临床中的确发现归脾丸能有效的治疗这两种疾病。
  忌 油腻食品
  归脾丸
  
【药物组成】黄耆1钱,龙眼肉1钱,酸枣仁1钱(炒),人参1钱,木香2分,甘草(炙)2分半。
  【处方来源】《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七。
  【方剂主治】思伤脾,神不归于脾而健忘怔忡。
  【临床治疗研究 】探讨归脾丸结合中国医科大学研制的中药助眠宝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归脾丸结合中药助眠宝法、对照组40例用复方丹参片结合颈肩部软组织推拿手法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6天为一疗程).结果:主要症状评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经颅多谱勒检测检查指标.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优良率90%,对照组优良率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归脾丸结合中药助眠宝法治疗失眠症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