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济南游之孔府篇 2007-6-13 美鱼儿

 兴安书馆 2013-03-12

  出了孔庙去孔府。孔府位于孔庙的东侧,是孔子嫡长子孙的府第,即衍圣公府。明洪武十年(1377年)始建,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重修拓广,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扩修。光绪十一年(1885年)重建遭火焚的内宅七座楼房。建国后,亦多次重修。孔府占地7.5万平方米,九进院落,楼房厅堂463间。

 
  这是孔府的大门。
济南游之孔府篇
门前的石狮好威武。
济南游之孔府篇
二门是“圣人之门”。然后是重光门,感觉是一个有门的屏风。上悬明世宗“恩赐重光”匾而得名。
济南游之孔府篇
位于重光门两侧的东西厅房是孔府仿照朝庭的六部而设的六厅,即知印厅、典籍厅、管勾厅、掌书厅、司乐厅、百户厅。
 
  重光门后是大堂、二堂、三堂。大堂是衍圣公府迎接圣旨、处理重大公务的地方。
济南游之孔府篇
二堂也叫后厅,是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员、宣示典章礼仪的地方。三堂是衍圣公处理宗族内务的地方。室内上悬“六代含饴”匾。
济南游之孔府篇
据说当年乾隆下江南,来到曲阜,前去看望衍圣公。当时孔家六代同堂,家庭和睦。乾隆非常高兴,欣然命笔“六代含饴”。于是就出了饴糖。据说,吃了六代含饴糖,能保家庭和睦幸福,象饴糖一样甜蜜可心。这还不赶快买点,可是孔府正宗的“六代含饴糖”哈~~
 
  走过窄窄的仅容一人宽的过道,到了内宅门,是前衙与后宅的分界处,任何外人不得擅自入内。据说过道窄有两大好处,一是“宜守”,颇有“一夫当道,万夫莫开”之势;二是“防盗”,万一有内贼顺手牵羊,宽衣大袖的到此处岂不得“环珮响丁当”了。边上有人在说,再胖点儿可就过不去了。还真有点儿悬。
 
  门的西侧有一个露出墙外特制的水槽,叫“石流”,挑水夫把水倒入槽内,侍女隔墙接水,也算是最早的“自来水”了。
济南游之孔府篇
院内陆上有四个像石鼓一样的东西,据说是搭戏台用的。
济南游之孔府篇
古人少有娱乐活动,看戏班子表演是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了。想想也蛮可怜的呢。
 
  前上房是孔府接待至亲和近支族人的地方,也是举行家宴和婚丧仪式的主要场所。这个“寿”幅,据说是慈禧的亲笔。
济南游之孔府篇
前堂楼是衍圣公住所。
济南游之孔府篇
后堂楼是内眷住所。
济南游之孔府篇
这两个楼长得蛮像的。
 
  铁山园,即孔府的后花园,因清嘉庆年间七十三代衍圣公孔庆镕重建此园时以铁石装点园景而得名。园内有花有草有山有水。
济南游之孔府篇
我喜欢花,
济南游之孔府篇
还有这幅画。
济南游之孔府篇
画的奇特之处,在180度视角任何处看这条路,都是对着自己的。
济南游之孔府篇
  出了孔府,又见马车。
济南游之孔府篇
这三轮车也蛮别致的吧。
济南游之孔府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