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摘】怀中庸心是人生智慧

 4U 2013-03-14

中庸心

中庸心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是宋玉《登徒子好色赋》里的名句,用来描写楚国的一位邻家丽人。但从字里行间,我竟不由想到中华千年传承的中庸之道。

中庸怎么会与美女挂上钩?只因中庸的精髓是恰到好处,就如赋中“东家之子”不可增一分、减一分,做人做事同样过犹未及。惟不怯懦又不鲁莽,方为勇敢;不吝啬又不奢侈,方为慷慨;不木讷又不油滑,方为风趣。当然,中庸的内涵极其丰富,绝非一两句话可以道尽。自从孔子发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的感叹,多少名士大儒对此概念作了阐述。汉代郑玄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宋代朱熹注释:“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平常也。”虽然角度各有不同,但最本质的一点,是讲求适度、不走极端,一切注重分寸的拿捏与把握。

随着儒学的兴盛,国人在心灵深处或多或少都有中庸的因子。历史地看,中庸并非孔子凭空创造,也非中华文明所独有。从尧“允执厥中”、舜“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可以探知中庸思想的源头。佛学开创之际,乔达摩·悉达多因琴弦松紧的音色变化开悟,自此转为不急不缓的修行。他放弃终日只食一粒麻麦的苦修之法,开始接受牧羊女的乳糜。佛陀后来说:“自我享受是一个极端,自我折磨是另一个极端。放弃两端,就是中道,它让人宁静、智慧、觉悟和解脱。”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也认为,人的行为分过度、不及、适度三种状态,前两者都是恶行,只有适度即中庸才是美德。可见,中庸是东西方共有的精神财富,其思维模式与处世方式具有普遍的意义。

怀中庸心,讲求“执两用中”的准则,但它不做“骑墙派”、搞“和稀泥”,更不像求解算术平均数那般,凡事走一条绝对的中间路线。行中庸之道,实质是寻求适宜的对策、办法。因为世界是对立统一的,只顾一头,不及其余,通常无济于事,甚至会激化矛盾。中庸则具有辩证思维,善于“叩其两端”、统筹兼顾,秉持既不保守又不偏激的均衡之术。从治国理政的角度,中庸之道主张德刑相辅、宽猛相济,即使变革也倾向稳中求进。这与做人崇尚外圆内方、刚柔互补相通。另一方面,中庸注重“与时皆行”、因地制宜。随着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为人有张有弛,处世有进有退,惟此才切合此地当时的需要。总之,“中”有中道、中和、中正的取向,“庸”本有“用”的含义,是以务实的方法论支起“尚中”的认识论,从而展现睿智的人生。

中庸的着力点在当下,着眼点却在长远。宋代法演禅师有言:“势不可使尽,使尽则祸必至;福不可受尽,受尽则缘必孤;话不可说尽,说尽则人必易;规矩不可行尽,行尽则人必繁。”古往今来,多少人得意、顺风之时,无所顾忌,偏执行事,怎料潮起潮落转眼间,往昔过分之举犹如自掘坟墓。怀中庸心,深知物极必反,“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既如此,做事便留有余地,既给别人留,也给自己留。而中庸自然带来内心的平和,不会透支一个人的能量。当我们行藏、取舍皆得当,那一份福缘与事功更可久长。

毋庸回避,中庸长期以来尤其是近现代被许多人抨击。鲁迅先生就认为它导致保守、卑怯的人格,“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所以中国人倘有权力,看见别人奈何他不得,或者有‘多数’作他护符的时候,多是凶残横恣,宛然一个暴君,做事并不中庸;待到满口‘中庸’时,乃是势力已去,早非‘中庸’不可的时候了。”毫无疑问,国人的一些劣根性有着文化“病根”,中庸也因之挨了不少“板子”。包括被斥不负责任,缺乏担当;或缩头藏尾,唯命是从。但是,此类中庸其实是“伪中庸”,完全是变种乃至被妖魔化的中庸。真正的中庸,追求至善、至诚、至仁、至德,通过慎独自修、“反求诸己”,使人合乎内外之道。正如《中庸》首章所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行中庸之道,在体现灵活性的同时,绝不放松其原则性,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虽然古代中庸思想不乏过时之语,但其精神内核仍然具有现代意义,并没有随时代发展而失却应有的价值。

中庸是一种哲学思维,却始终扎根于日常生活。古时有一段子:某人到朋友家赴宴,一桌菜肴淡而无味,主人赶忙撒上点盐粒,菜立即变得鲜美。客人心想,盐这么可口,再多放一些,或者干脆直接吃,岂不更加美味?于是回家拿起盐罐,猛往嘴倒……这样的笨人,现实版中不会有,但此类现象到处可见。怀中庸心是人生智慧,它似平常,却不平庸,其中蕴含“极高明”之理。可以说,和菜肴一样,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盐”,但贵在知晓放几多“盐”。当我们把这个“度”把准,做人做事就心中有谱,少有乱方寸的一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