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指发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以40-50岁之男性最多见。本病的病因和发病原理尚未确定,根据多年研究结果,发现有几种因素与之较密切,其相关程度依次如下:肝硬化、乙型肝炎病毒、黄曲霉素、饮水污染、亚硝胺等。 有哪些症状?
本病起病隐匿,进展迅速,早期无明显症状,当出现相应症状或体征而就诊时,病程大多已进入中晚期。患者主要表现为: 1.厌食、腹胀、乏力、腹泻,但无特异性,饭后、下午和夜间重。 2.肝区痛:呈固定性、持续性隐痛、钝痛、胀痛,可放射至一侧腰背部。当肝癌突破肝包膜、侵及腹腔神经丛,癌块中央发生血栓,缺血、坏死、溃烂或破裂出血时,则出现剧烈疼痛。 3.发热:多为37-38℃低热,抗生素治疗无效,对消炎痛、激素敏感,但不能稳定持久。 4.肝肿大与肿块:发生于右肝下段、左肝外叶的大和巨大肝癌在右肋缘和剑突下可摸到或看到隆起的肿块,表面不平、质硬、压痛。发生于右肝上段、左肝内上部及肝脏中间的大和巨大肝癌在右肋缘和剑突下有时可摸到肿大的肝脏,边缘钝、质韧,随呼吸上下移动。 5.腹水、黄疸、呃逆、消瘦、下肢浮肿、恶病质:为晚期肝癌所特有。 如何诊断?
由于诊断方法的改进,目前已能诊断出癌肿直径在1厘米左右的微小肝癌。肝癌的诊断分为定性和定位诊断,二者有机结合应用,可使大多数肝癌获得诊断。 定性诊断包括甲胎蛋白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岩藻糖苷酶检测、1一谷氨酰转肤酶测定等。 定位诊断包括B型超声、CT检查、磁共振显像、肝动脉造影等。 如何治疗?
基本方一 柴胡12克,郁金12克,山萸肉12克,何首乌12克,川芎6克,炙香附6克,佛手6克,枸杞子15克,桑寄生20克,仙灵脾9克,蜈蚣3条,甘草5克。 *舌苔厚腻,加茯苓15克,生薏苡仁30克,藿香9克,佩兰9克,黄芩9克。 *腹胀满,加槟榔12克,砂仁(研末冲服)3克,大腹皮20克,白蔻仁6克,厚朴6克。 *出血,加生地炭12克,生大黄(后下)4克,白及30克,仙鹤草30克.紫珠草20克。 *腹水,加车前子(包)15克,泽泻20克,茯苓30克。 *黄疸明显,加茵陈20克,田基黄20克,马鞭草20克。 *肝区疼痛,加元胡20克,炒白芍20克,制乳香6克,制没药6克,徐长卿30克。 *肝肿大,加炙鳖甲30克,皂角刺15克,三棱9克,莪术15克。 *蛋白比例倒置,加何首乌12克,龟板20克,穿山甲12克。 *小便黄赤,加黄柏6克,瞿麦9克,滑石12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用于肝癌初期。 基本方二
生代赭石(先煎)15克,太子参10克,生怀山药15克,天花粉10克,天冬10克,鳖甲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夏枯草15克,生黄芪30克,拘杞30克,焦山楂30克,泽泻15克,猪苓15克,龙葵15克,白葵15克,白芍10克,焦六曲30克,三七粉(冲服)3克。 *有黄疸者,加茵陈30克。 *有腹水者,加商陆10克,牛膝10克,大腹皮10克。 *局部疼痛剧烈,加郁金10克,元胡10克,八月札10克,凌霄花15克。 *腹胀甚者,加大腹皮6克,厚朴10克,木香6克。 *呃逆者,加旋复花(包)10克,柿蒂10克。 *口干渴甚者,加沙参10克,麦冬10克。 *大便干燥,数日不大便者,加瓜蒌30克,邰李仁12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用于肝癌中期。 基本方三
黄芪20克,党参20克,山药30克,天花粉15克,当归尾15克,赤芍10克,丹参20克,鸡内金2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蟾皮1张,全蝎(研末,冲服)2克,犀黄丸(吞服)9克。 *虚甚,加白参15克,女贞子20克,拘杞子20克,天麻10克。 *瘀甚毒盛,加桃仁12克,红花6克,水蛭6克,地鳖虫6克,蛇蜕6克,蜈蚣3条,守官6克,三七12克。 *失眠,加炒枣仁30克。 以上草药加水煎煮2次,分2次早晚服,用药汤冲服全蝎末及犀角丸,每日1剂。 用于晚期肝癌。 基本方四
当归9克,赤芍6克,紫丹参30克,桃仁泥12克,红花9克,白芍6克,地鳖虫9克,木香5克。 *脾虚,加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炒枳壳6克,炙鸡内金9克。 *包块,加三棱9克,莪术9克。 *疼痛,加元胡9克,炙乳香5克,炙没药5克。 *大便干燥,加火麻仁12克,全瓜萎12克,生大黄9克。 *使血,加地榆炭12克,槐花炭9克,仙鹤草15克。 *脾肾阳虚,加熟附片3克,肉桂(后下)3克,炒党参12克,炒白术9克。 *黄疸,腹水,加茵陈24克,炒白术9克,泽泻12克,猪苓12克,茯苓12克,车前子(包)12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用于转移性肝癌。 基本方五
生黄芪40克,莪术40免,薏苡仁30克,牵牛子50克,桃仁50克,红花50克。 *证属热者,加黄芩40克,汉防己40克。 *证属寒者,加桂枝40克,猪苓40克。 常规水煎,浓缩呈稀粥状约150毫升。洗净腹壁,将浓缩药 液敷于上至肋弓下缘,下至脐下2寸,盖纱布,待干燥后即可穿 衣。每2日更换1次,一般外敷3-5次。 用于肝癌腹水。 基本方六 娱蚣10条,生半夏45克,陈橘皮45克,硼砂30克,蚤体45克,全蝎3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紫花地丁45克,银珠9克,麝香1.5克。 上药各研为细粉,合在一起,研匀,每次用荞麦面粉打成稀糊,调药粉,按疼痛部位大小,外敷于对侧(肝痛部位对侧)皮肤上,2天换药1次。 用于肝癌晚期,疼痛剧烈者。 有哪些单验方?
1.山豆根12克,苦参15克,紫草根30克,丹参12克,茯苓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青黛12克,人工牛黄12克,紫金锭6克,野菊花60克,共研细末和匀,每次2-3克,每日3次,开水冲服。 3.三白草60克,大蓟30克,地骨皮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特别提示
1.应保证患者有足够的营养,一般以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及脂肪为宜。如食欲尚好,其营养供应应为正常人的1.5倍。 2.肝癌病人经治疗后可以适当锻炼身体,如打太极拳,但手术后不宜过早和过量活动。病灶未切除,腹水过多及肝包膜和肝癌结节有破裂可能者,不宜过多活动,要注意休息,少活动能减少肝脏代谢方面的负担,有利于肝细胞的恢复。 3.平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 4.加强护理,避免局部过分挤压或外伤,注意各种并发痘的发生及处理。 5.遵医嘱按时服用护肝药物,以改善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继续服用抗癌药物,不擅自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避免引起不良反应,并注意定期复查白细胞计数。 6.每2个月到医院复查B超或抽血复查甲胎蛋白、肝功能等。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21.肝癌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