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水肿宜清心火,补脾土,火退则肺气下降,而水道通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3-03-15
医方集解·利湿之剂第十二》:“丹溪曰,治水肿宜清心火,补脾土,火退则肺气下降,而水道通,脾旺则运化行,而清浊分,其清者复回为气为血为津为液,浊 者为汗为溺而分消矣,又曰,水病当以健脾为主,使脾实而气运,则水自行,……”。素问病机十九条中提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土为万物之母,脾虚则土 不能制水而泛溢。临床上脾虚以脾阳虚,脾气虚多见,然亦有脾阴虚所致者。秦景明在《症因脉治卷三·内伤肿胀篇》中就有一段关于脾阴虚引起水肿的论述:“脾 虚身肿之因,大病后,久泻后,脾之真阴受损,转输之官失职,不能运化水谷,则诸经凝窒,而水肿作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