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街式塔(塔门)

 sunv902 2013-03-19

过街式塔(塔门)  

中华古塔造型分类之四:

过街式塔(塔门)

 

   过街塔是喇嘛教派里常见的一种建塔方式,在中国古塔造型分类上,属于藏式塔的一种。所以,过街塔属于藏传佛塔的体系,盛行于元代,是喇嘛教派里常见的一种建塔方式。据说这与蒙古族原居住地开阔,民族无定居点,为了让流动中的人能看到他们崇拜的佛塔,故在交通要道上建造过街式塔。元统一全国后,把这种塔带入中原,最典型的是我国现存唯一完整的、时代最早的江苏镇江云台山过街塔。它不象前述的山门过街塔,建在进入寺庙前的必经之路。而是建在街道中间独立存在。

 

   根据佛经上的说法,过街塔乃人们进入寺庙内的必由之路,僧人、信众每天都可以从塔下经过,顶礼敬佛,来回至少两次。如此天长日久,自然会进一步增强对佛祖的信仰和崇敬。而从建筑艺术上讲,建成塔门自然比一般的山门会更富于艺术效果。

 

  过街式塔的建筑形式犹如一座城关,显得气势雄伟,佛祖至上。其典型代表是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位于北京昌平的居庸关关城内过街塔。建于元至正五年(1345年),是三座建立在高台上的白色覆钵式塔,称为“过街三塔”,明代时,由于三塔已圮毁,便在塔座上建了一座佛祠,塔座则被称为“云台”,取“望之如云端”之意。

  

  过街式塔主要集中在蒙、藏地区,但由于各种原因的毁坏,今保存下来不多。如西藏拉萨过街塔,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西侧,三座白塔因位于红山(布达拉宫所在)和药王山之间,因此形成了进入拉萨的西大门。

 

过街式塔(塔门)介绍

 

承德普陀宗乘之庙五塔门

中华古塔形制之过街式塔(塔门)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的老屋

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出版的明信片

      

中华古塔形制之过街式塔(塔门)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的老屋

修复一新的五塔门(转载网络照片)

 

  承德避暑山庄普陀宗乘之庙,始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竣工,其建筑与布局是仿西藏布达拉宫而建。五塔门位于普陀宗乘之庙的前部中轴线上,“普陀宗乘”就是“布达拉”的汉语意译,因此也称作小布达拉宫。
      

承德普宁寺四塔门

中华古塔形制之过街式塔(塔门)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的老屋

1988年承德邮政局出版的明信片 

 

  承德普宁寺大乘阁的四隅分别用琉璃砖建造了一座带有高台座的喇嘛塔,台座的下面还开着圆拱形门洞,可以供僧俗们穿行礼拜。这四座喇嘛塔表面分别上着红、绿、黑、白四种不同的颜色。四座塔下都有相同的平面亚字形台基,台基上是双重的覆钵形塔身,上部的塔刹由十三重相轮、天盘、地盘、仰月、圆光、火焰宝珠相叠组成。

 

      北京法海寺山门过街塔

中华古塔形制之过街式塔(塔门)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的老屋

网络照片

  北京万安山法海寺山门过街塔,位于北京香山南麓的万安山下门头村。又因与石景山的法海寺南北对应,也称作“北法海寺”。著名学者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曾来此留下足迹,拍下了珍贵的照片(上图),她在《平郊建筑杂录》写道:“因为这寺门的形式是与寻常的极不相同;有圆拱门洞的城楼模样,上边却顶着一座喇嘛式的塔,一个缩小的北海白塔。这奇特的形式,不是中国建筑里所常见。”可惜,之后的一场大风雨将塔毁掉了。万安山法海寺山下过街塔塔门前头的第一个村子叫门头村,现在过街塔已被拆除,盖起了炮司礼堂。

 

     北京广智寺过街塔

中华古塔形制之过街式塔(塔门)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的老屋

 转载网络照片

 

  北京广智寺过街塔,位于门头沟区鲁家滩西南约8里的山沟里,是广智寺的一个附属建筑。过街塔是用当地石材建造的,建于明代,塔座方形,上平略有收分。塔座上券洞周边用青石料镶嵌,券洞为东西向,沿高2.3米,宽2.2米,塔座上石塔身为覆钵形。塔身东向出有石雕佛龛。此过街塔为去广智寺的必经之路,以前上香的人必须要从过街塔下经过,凡是从塔下经过的人,就算是向佛进行了一次顶礼膜拜了。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还保存完好,但可惜的是,塔在1994年被贪财者炸毁,现只存台座了(见下图)。

 

青海塔尔寺塔门

中华古塔形制之过街式塔(塔门)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的老屋

转载网络照片

 

  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塔尔寺,为喇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吧出生地。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为黄教六大寿寺院之一。塔门建于清康熙五十年,是进入塔尔寺的必经之路。相传宗略喀吧的母亲曾在这里下帐房居住,特修此塔门以作纪念,并为出入寺门的信徒们走过塔下时顶礼佛迹之用。

 

     江苏镇江云台山过街塔

中华古塔形制之过街式塔(塔门)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的老屋

上世纪八十年代镇江邮政出版的明信片

  

  江苏镇江云台山过街塔,是我国现存唯一完整的、时代最早也是最典型的一座过街塔。它不象山门过街塔,建在进入寺庙前的必经之路。而是建在街道中间独立存在。云台山过街塔建于元至大四年(1311年),是市区通往长江渡口的必经之道。由於昔日依靠渡船渡过浩浩长江,经常发生事故,因此在渡江前在塔下走过,祈求佛祖保佑过江平安。明代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曾进行修复。

 

    云南昆明白塔

中华古塔形制之过街式塔(塔门)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的老屋

  转载网络照片

 

    我们从老照片中还能看到云南昆明白塔,这张照片是法国驻云南府(今昆明)名誉总领事方苏雅于1899年拍摄的。百多年前熙攘的一条街,图中的白塔(现已毁)位于云南府城东一公里处,是当时拓东路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根据史料,白塔为元代建筑,万庆寺至明代已不复存在,仅遗白塔保留至1911年。因塔身白色俗称白塔,白塔建筑风格为藏式佛塔,其塔基开洞,供行人向佛顶礼膜拜。

 

西藏拉萨过街塔    

中华古塔形制之过街式塔(塔门)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的老屋

 

中华古塔形制之过街式塔(塔门)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的老屋

现今修复一新的拉萨过街塔(转载网络照片)

 

  西藏拉萨过街塔,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西侧,三座白塔因位于红山(布达拉宫所在)和药王山之间,因此形成了进入拉萨的西大门,上图约摄于清末民初的照片(第一张图),能看到中间这座白塔是过街塔。很遗憾随着拉萨的现代化建设,药王山被炸掉了一部分,三塔之间的相隔处修建了宽阔的公路(第二张图),旧时的威严神秘不在。

 

中华古塔形制之过街式塔(塔门)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的老屋

 西藏阿里-神山冈仁波齐下的过街塔(转载网络照片)

 

    北京昌平居庸关过街塔(云台)

中华古塔形制之过街式塔(塔门)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的老屋

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明信片

 

中华古塔形制之过街式塔(塔门)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的老屋

  1980年北京邮政出版的明信片

 

  位于北京昌平居庸关关城内,是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过街塔。建于元至正五年(1345年),是三座建立在高台上的白色覆钵式塔,称为“过街三塔”,明代时,由于三塔已圮毁,便在塔座上建了一座佛祠,塔座则被称为“云台”,取“望之如云端”之意。正统四年(1439年),佛祠被毁,于是又建一座寺院泰安寺,最终也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失火烧毁,故今仅存塔基,其“云台”之名亦沿用至今。

 

  北京海淀香山挂甲塔 

中华古塔形制之过街式塔(塔门)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的老屋

转载网络照片

 

  北京海淀区挂甲村东的香山挂甲塔,建于清代,是一座不太知名的过街塔。传说北宋年间,杨七郎一次独自搬兵,在香山山脚下与辽兵相遇,大战若干回合后,他寡不敌众,便逃往山上,快到山口时,看到在岔道处有一个砖塔,于是灵机一动,将身上的盔甲挂在一个小塔上,蒙蔽敌人,自己逃往另一个偏僻的地方,巧妙地骗过追杀他的辽兵,于是这个砖塔被人们称为挂甲塔。

     此塔地处香山与万宝山两峰对峙,于山口最狭窄处跨两山而建一城关。此城关虽不及居庸关“云台”雄伟,但也有险峻之势。城关坐西朝东,南北长24米,东西宽3.45米,高6.6米,青砖砌筑,石拱券门,东面门券嵌有一块青石匾额。城上原有一座清代覆钵式汉白玉石塔,四面开有眼光门,做工极其精美。而现塔是后修建的 

 

云南昆明官渡妙湛寺金刚宝座塔   

中华古塔形制之过街式塔(塔门)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的老屋

 1999年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云南昆明官渡妙湛寺金刚宝座塔,它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1295年落成,后因被水淹倒塌,1325年迁建于现址官渡古镇的中央。明英宗天顺二年(1458年),云南镇守太监罗圭大事恢廓,于山门内建密檐式砖塔二座,同时又于山门外中轴线上,建金刚宝座式石塔一座。该塔全部以沙石砌筑,又名“穿心塔”。塔基呈方形,基台下有东、西、南、北4道券门十字贯通,可供人通行。基台上建有5座佛塔,典雅壮观,主塔与小塔之间布局协调,雕工细腻。

     奇妙的是,这个本该严肃的宝塔,却建在了繁华街头。这是因为元明时期(公元13~17世纪)出现了一些为简化礼佛而兴建的过街塔和门塔,反映了佛塔逐渐世俗化的趋势,妙湛寺金刚塔就是其中的典范。清时官渡的集市逐渐在金刚塔一带形成,贸易兴旺,人们往返经过此地都要穿行此塔,人们认为这样可以与神相通,带来好运。

 

 本贴转引自:七宝庄严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