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孩子的教育不应只为“成功”

 大漠胡杨968 2013-03-20

对孩子的教育不应只为“成功”

  厦门大学EMBA华南教育中心辩论赛昨举行 辩题探讨中西方教育问题

  本报讯 (记者陈翔)中国家长在不断借鉴着西方教育,而在西方,“孔子学院”却名声大噪——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哪种更适合子女教育?昨天,厦门大学EMBA华南教育中心在广州举行年度辩论赛,由青年精英们组成的辩论队就此家长“重点关注”的辩题进行激烈PK。

  善良比聪明重要

  正方赞成“中国教育更适合子女教育”。他们认为,子女教育中最重要、最难的就是善良品质的养成,是“君子的养成”,“君子不一定是政治家、企业家,但一定是仁者。”而西方教育更强调聪明的养成,强调成功。

  反方则认为,西方教育鼓励小孩通过独立思考,发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小孩独立生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在今天,中国孩子在读书的时候,成绩成了衡量的标准;工作后,工资又成了标准。

  中国教育还是西方教育?

  “在中国,孩子从两三岁起就会被送到各种早教班,小学时要面临题海战术。”反方说,“一个小孩,最好玩,最活泼,最高兴的是童年,却被应试教育全部摧毁。”而西方孩子从小学到高中,老师不会对教学内容做定性结论,会鼓励孩子自己创新。“在座的各位,难道你希望孩子是只会服从的接班人吗?”

  正方则认为,中国教育的核心不是服从,更重要的是仁义、道德。

  李天一是中国教育的后果?

  在不少人心中,“李天一”已经成为教育失败的典范代名词。

  李天一事件是证明了中国教育的好还是坏?这个话题昨天引起激烈交锋。

  “如果善良就是中国教育,李天一善良吗?”反方多次用“李天一”来证明中国教育的不良影响。

  而正方则坚持李天一的父母就是没有坚持中国教育的内核,没有按照中国的传统教育教导子女,才导致这个彻底失败的教育成果。

  共同观点:教育不只为“成功”

  昨天在辩论中,双方的“青年精英”们唇枪舌剑,不过他们还是在一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教育孩子,不能只要他成功和出人头地,更重要的是让他快乐,让他善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