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中国古代“大部制”改革

 赏春花落叶 2013-03-20

从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从宋代“中书门下”“枢密院”到明清时期的“四辅官”“内阁”制,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朝代,“大部制”曾几经变迁——

  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三府九寺”制

  在古代中国,中央政府最高行政官是宰相,系“百官之长”。在秦汉时期,此职位官员并不称“宰相”,宰相在隋以后的“大部制”改革中才定名,在之前通称为“丞相”,或“相国”。

  古代中国的“大部制”改革,一般都是围绕宰相(丞相)位置展开的,或兴或废,或增或减,由此影响到政府机构的变化。

  秦汉时中央政府机构主体,是“三公九卿”体系下的“三府九寺”,汉代“大部制”改革,其实质就是改革“三府九寺”制度设计。

  “三公”概念,先秦时期已存在,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先秦时的“三公”。秦汉时“三公”的办公场所称为“府”,故有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府。丞相府掌管行政,太尉府掌握军权,御史府负责监察兼皇帝的秘书办,自然,“三府”是当时国家最高的权力机关。

  西汉中前期,“三府”的地位并不平等,丞相府权力最大,地位最高,威胁皇帝。刘彻(汉武帝)当了皇帝后有意削弱之,到刘骜(汉成帝)当皇帝时,对“三府”制度重新设计,于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启动“大部制”改革,实行司徒(丞相)、司马(太尉)、司空(御史大夫)新“三公制”,行政级别平行,联合执政,大大削弱了丞相的权力。

  隋唐“三省六部”制 “九寺”降格降级

  隋唐的“三省”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行政级别相当,但功能各异。隋朝

  规定,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这样三省相互牵制、监督。三省长官实为“宰相”,都参加朝廷最高层决策会议,各对皇帝负责。

  唐朝进一步改革并明确了中书、门下二省为决策机构,尚书省为中央行政核心,尚书省尚书不能参加决策会议,被排除出决策系统。这种把决策与行政分离的制度设计,是中国古代“大部制”改革的成果之一,相当科学。

  隋唐时的“六部”是从魏晋时“六官”改来的,即吏部、民(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大部委”,秦汉时“九大部委”(九寺)被缩减掉3个,创造了中国古代“大部制”改革的典范,一直沿袭到清朝。

  宋代“中书门下”“枢密院” 分掌全国政军大权

  到了宋朝,中央行政机构仍沿袭隋唐时“三省六部”制,但内部结构有很大变化,并增设了枢密院等新机构。

  最大变化是“六部”不再属于尚书省,而成为真正独立的中央行政机关,但权力和作用下降和减小,职权转移。如兵部权力转给了枢密院,户部的财权则为“三司”分去。

  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的“三省”、“六部”、“九寺”等,在北宋都是虚位,实由“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分掌全国政军大权,中书门下一把手“平章事”、枢密院负责人“枢密使”和三司的领导“三司使”,为北宋事实上宰相。

  宋代是古代中国机构最臃肿、闲官、冗员最多的朝代,与魏晋一样,有虚、实两套班子。由于政府机构庞大,官多事废,名实不符,人浮于事,互相推诿。到宋仁宗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距宋代建国仅百年时间,官员数量已“十倍于国初”。因为吃财政饭的官太多,国家财政有时还不够发工资。于是,有了元丰年间的“大部制”改革。

  到了明清时期,也曾启动多轮“大部制”改革,其中以朱元璋(明太祖)的“大部制”改革最有影响。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诛杀丞相胡惟庸,废除中书省,终结了自秦设立的丞相制度,创设“四辅官”,出现了“内阁”制。内阁制度为清朝继承,“党议天下之政”,成为清代朝廷权力中心。 

 

来源:《北京晚报》  2013-03-20     天津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