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绵绵卸任青岛海尔董事长职务 海尔二代迎考

 春风先生 2013-03-24

杨绵绵卸任青岛海尔董事长职务 海尔二代迎考

2013-03-24 13:50:57 来源: 天津网(天津) 1人参与
快速发贴

继朱江洪将格力电器董事长职位移交董明珠、何享健将美的集团董事局主席位置让给方洪波之后,海尔集团也开始着手进行交接棒的传递——72岁的杨绵绵让出董事长席位,代表海尔“老一辈”迈出了极具象征意义的一步。

卸任

3月21日,上海A股上市公司青岛海尔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布了为今年6月举行的股东大会提交的新一届董事会提名名单。其中,青岛海尔现任董事长、创始人之一杨绵绵的名字并未出现在该名单中。

巧合的是,此前两日,在香港上市的海尔电器亦发布公告,宣布公司总经理周云杰接替杨绵绵出任公司行政总裁,后者仅保留公司董事局主席职务。

先后卸掉两副重担的举动,意味着在海尔奋斗近30年的杨绵绵将逐步退居二线。

事实上,杨绵绵本早该退了。1941年出生的杨绵绵,如今已是72岁的高龄。“当时我想,张首席(张瑞敏)也就最多干两年吧,他回去了,我也就回去了,结果一做就做了这么多年。”这是杨绵绵早年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

而出人意料的是,本想干个两年的杨绵绵这一干就是将近30年。

杨绵绵1941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63年毕业于山东工学院,1984年起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副厂长,是海尔集团主要创始人之一。在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副厂长期间,其协助厂长主抓生产、技术、科研开发、质量管理等工作,使一个濒临倒闭、亏损147万元的小厂逐步发展成为国家特大型企业集团。

当然,这意味着无尽的付出。“当年力邀杨总裁(杨绵绵)一同创业,就是觉得她和别人不同,在她的同龄人还在利用上班时间买菜、织衣、洗衣服的时候,她在认真地读书学习。”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如是说道。

正如张瑞敏所言,杨绵绵在学习面前,表现得如饥似渴。即便每周有70个小时的时间在工作,她也从没放弃过学习——58岁学会了开车,年过花甲还在学习电脑、了解网络,甚至拿起了英语课本。

如今,杨绵绵是带着光环卸任的。在任期内她个人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女企业家、全国优秀管理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人才等荣誉称号;在2006年至2008年连续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最具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是唯一连续3年上榜的中国女性;在美国《财富》杂志2011年发布的“全球50位最有影响力的商界女性”(美国以外世界50位商界女强人)中,杨绵绵领衔中国女性企业家,这也是她第7次入选该榜单;在最近公布的“2013年福布斯亚洲商界权势女性榜”中,其位列第47位。

在如此多的个人荣誉及海尔硬气的业绩面前,杨绵绵算得上功成身退。

接班

有人卸任,就要有人继任。

近两年,业内已有传闻,海尔集团总裁接班人在海尔内部已有人选:分别是在海尔已有25年的两位执行副总裁梁海山和周云杰。

坦白而言,此传言还是有迹可循的。此前分任海尔集团两大上市公司青岛海尔和海尔电器总经理的梁海山与周云杰经过快速成长,如今已经成为海尔“690经营体”和“1169经营体”的旗手——在海尔内部,梁海山与周云杰各自带领的团队被称为“690”系和“1169”系:前者为制造中心,其主要产品包括冰箱、洗衣机、空调和热水器;后者则为渠道和运营中心,主要业务为洗衣机和热水器的制造与销售,以及物流售后,同时分销海尔和其他企业产品。

“周云杰以营销见长,梁海山则洞察研发制造趋势,各有所长。”家电专家刘步尘表示。

虽然谁将成为海尔集团未来掌舵者尚没有定论,但不可否认,海尔集团已开始大踏步迈出权力交接的步伐。事实上,在杨绵绵之前,海尔集团第一代管理层的另一代表武克松已于去年12月辞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及副主席职位,仅留任公司高级顾问。即便公司战略的制定权和决策权目前仍在张瑞敏手中,但64岁的年龄赤裸裸地提醒着他和他的团队,是时候布局“海尔二代”了。

除了内部提升,海尔集团加大了外部董事的引入比例。据悉,在青岛海尔新一届董事会成员提名名单中,获得提名的外部董事候选人包括武常岐、彭剑锋、周洪波及独立董事候选人吴澄。其中,武常岐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战略管理学教授,彭剑锋是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周洪波现任北汽福田智科信息技术服务公司总经理,他们与吴澄分别是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物联网和自动化方面的专家。

此举的目的则在于,“打造一个更开放、更多元化、更具建设性的董事会,以及引入具备电子商务、分销管理经验的管理层。”海尔集团方面表示。

值得欣慰的是,海尔集团的家底还是殷实的,交接阻力并不算大。根据海尔集团提供的数据,2012年海尔集团的全球营业额达到1631亿元,利润总额达到90亿元,利润增速是规模增长的2.5倍。

海尔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业绩同样持续向好。青岛海尔在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798.57亿元,同比增长8.1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69亿元,同比增长21.54%;毛利率达到25.24%。海尔电器则在整个家电行业深幅调整的去年里实现净利润16.95亿元。

不过,不容忽视的是接班人面临的挑战依然存在。“近年来,海尔给人留下的最强烈印象,就是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刘步尘曾直言不讳地指出海尔近年来的步履维艰,“2004年,海尔集团营收首次超过1000亿元,但是随后,海尔发展速度骤然变慢。至2011年,海尔集团营收1509亿元。从1000亿到1500亿,海尔用了7年时间,年均增量不足100亿元。”

而未来的走势又将如何?这将成为考验新领导层的难题,恐怕还只是难题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