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例·话题·反思

 张扬大海 2013-03-28

课例·话题·反思

课例一:《蚂蚁》这一课里,课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很多活动,有找蚂蚁、画蚂蚁、研究蚂蚁(它们吃什么?不同窝里的蚂蚁怎样交流?),课上得非常出色。最后还有一些问题课上没有时间再进行研究,于是教师就让学生课后自己研究。比如蚂蚁的力气究竟有多大?蚂蚁的天敌有哪些?不久,笔者又一次来到这个学校学习,又碰见了那一帮可爱的孩子,于是问他们自己课后研究的结果如何,可得到的答案却是“没有研究”。

话题:关注课内多,关注课外少

反思:这样的问题决不仅仅是出现在一个学校一个教师身上,这是科学课改革中比较普遍的问题:课上是轰轰烈烈,课后研究是冷冷清清,或是不闻不问。其实对科学问题的探究,在课上教师只是教给学生一些方法,一些简单的问题探究,课后才是学生大有作为的地方。学生的热情是有的,只不过教师没有处理好。对于学生课后的探究,教师首先要给予极大的关注,时不时地问问学生,你们研究得怎么样了?让他们知道老师一直关注他们的行为。其次要给予及时的帮助,有的孩子就是因为碰到了难题而没有及时得到帮助最后丧失了信心。最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交流、获得成功的机会,为学生搭建舞台,让他们开一个信息发布会或是上一节交流展示课,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并与同伴一起分享成功。

课例二:教师在上《观察水》之前,复习了上节课生命离不开水的情况,并让学生举出了一些例子,教师接着问了一个问题:“既然水这么重要,你们想不想研究它呢?”学生小声地“想”,教师又提高音调问了一遍:“想不想?”“想。”声音确实响了许多。

话题:无效问题多,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少

反思:教者问这个问题的目的就是为了想让学生研究水,而学生也很清楚教师的目的,所以无需考虑就做出回答,再说老师都问了两遍了,学生能不“想”吗?在我们平时的课中,这样的无效问题很多,它们不需要学生思考,而只要根据老师的意图来做就行了。这样是极其有害的,长此以往,学生不是找证据积极思索,而是揣摩教师的想法,怎样得到与老师预期一致的那个答案,即使与事实违背,与心里真实的想法不符,他们也不会表现出来。激发学生对水的研究热情并不是学生两声“想”就可以建立起来的。教者可以让学生先说说对水的了解,然后再让他们提出还不清楚的地方以及想研究的问题,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这样学生有了自身需要,他们才会去真正地投入,去解决问题。

课例三:《观察水》一课中,学生在植物体内找水后交流。

生: 我把苹果用棒子捣烂了,发现苹果内有水。

师: 很好,请坐。

生: 我发现橘子、梨子里也有很多水。

师: 发现多,也很好。

生: 我还发现玉米里也有水。

师: 真的吗?(生点头)非常好。

生: 我发现青菜叶子用手一掐,在叶子上就会有一道深颜色的痕迹。

师未做任何评价,学生默默坐下。

话题:廉价评价多,由衷欣赏少

反思:新课改要让每个孩子获得成功,于是有老师对于学生所做的一切,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误,从头到尾都叫好,这是肯定不会有问题的。但不知这样做的时候,他们有没有认真思考一下评价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采取多鼓励多表扬的措施。但这不是让教师无原则地叫好,如果声声都叫好,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好呢?因此,在学生发言时,教者要抓住那些闪光的地方。就如《观察水》一课里的一样,学生采用了老师的方法得出了正确的发现,这当然是好,但我认为真正要为发现青菜里有水的同学叫好,因为他不唯书,不唯师,用自己的法子同样发现了植物体内的水,难道我们不应为他叫好吗?在课改前,有一句话非常流行,“老师,请不要吝啬您的掌声”,那么在现在我要说一句“用好您的掌声”。

课例四:在《科学是什么》这一课里,教材中有意让学生经历吹泡泡的过程,让他们通过吹泡泡这个活动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且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教者在课堂教学中也有了这个活动。他在让学生提出问题时,把学生提出的所有的问题都用电脑打在了大屏幕上。这节课上电脑的作用仅仅就是打出了学生的问题,并且出示了几幅画面。

话题:课堂做秀多,体现价值少

反思:在这里我并不是反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关键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真正有多大的价值。也许这位老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可以用电脑来回答问题,但后来并没有这么做。在这节课上,电脑的作用仅仅是为了打出学生的问题,我想这实在不能不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特级教师章鼎儿曾经说过:上课要讲究效率。什么是效率,他有一套计算的方法,就是看准备这节课的时间、精力、财力的总和与这节课所得的效果的比例,如果前者多,而后者少的话,那这节课的效率肯定不高。也就是说我们用一枝粉笔就能做到的事情,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的代价在电脑上呢。当然,有时候并不一定是要追求高效率,这要看具体的情况,有时候花的时间多相反在课堂上收不到什么效果也是有的,但在学生课后,在他们的生活中,在他们的周围的环境中有影响的。

课例五:笔者参加了江苏省首届自然教学能手大赛,在赛课阶级,一位选手上过这样的一堂课,在指导学生认识了“怎样使冰化得快”之后,教者觉得还少了点什么,原来在黑板上没有留下“结论”。于是教者想引着学生把结论说出来。学生有说方法的,有说体会的,有说感受的,可就是没有学生想到教者心里的那个结论。最后这位选手只好自己给出了一条结论,并在黑板上写下来:“自然界的事物都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

话题:关注结论多,关注过程少
反思:看上去好像课堂结构完整了,可给人的感觉是牵强附会,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教者还没有跳出自然教学中揭示结论的框框。其实这节课的结论已经暗含在了学生的研究过程中,采用什么方法使冰化得快就是结论。这里的结论并不是惟一的,学生采用了酒精灯加热、用扇子扇、放在热水里等不同的方法,就是获得了不同的结论。我们又何必要盯着那句话呢?更何况那个结论连成人都很难想得到,一说出真有点让人大跌眼镜。对于一节课来说,结论是要有的,但有时我们可以发现在过程中会有很多更有价值的东西。在这一课中,学生学会比较问题就是掌握了一种科学方法,这比最后究竟用什么方法使冰化得快要有价值得多。

课例六:在《热水变凉》这一课中,学生每隔两分钟测一次热水的温度,记录在表格内,最后分析表格,计算每隔两分钟热水下降的温度,这样就可以知道热水温度下降究竟有没有规律。最后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每隔两分钟下降为54332,因此学生得出的结论为“下降的趋势为先快后慢”;而另一种为54333,结果有一位学生的结论为“刚开始是先快后慢,然后就是均匀下降了”,对于这样的结论,教者采取了一种模糊的判断,认为就是一种“先快后慢的趋势”。

话题:追求惟一答案多,提倡多种合理答案少

反思:对于出现这样的结果,我为那位学生叫屈,得出这样的结论多不容易呀,但却被老师给抹杀掉了。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在他认真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得来的,并不是凭空想象的。为什么教师不敢承认呢?关键原因就是传统观念在作怪,一节课上怎么能有两种结论呢?对于同一种现象我们只能有一种结论是合理的。这实际上是一种唯本主义。新课标就是要让我们打破传统的结论观:要提倡让孩子自己得出结论,提倡多种合理的结论。孩子提出的第二种结论是完全正确的,是有自己独特见解的,我们不应该否定他。老师应该首先调查一下出现这种情况的是不是只有一个,还是有很多,如果有很多,我们就很有必要再来一次,如果课堂时间不够,就指导让学生课后去探究。

课例七:《研究纸》一课中,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确立了几个主题,从颜色、重量、柔软程度、光泽、厚度等方面去研究,每一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或是两个主题进行研究,于是,因为学生的热情很高,结果每个小组都至少选择了两个项目进行研究,课上是热热闹闹。但是,在最后的交流阶段,学生们的汇报空空洞洞。在研究吸水性的时候,他只能发现有的纸能吸水,有的纸不吸水。当问及哪种纸吸水能力强的时候,孩子则无从答起。

话题:课堂民主多,集中少

反思:新课程实施后,我发现很多教师该讲的都不敢讲了,该指导的时候都不敢指导了。学生提出了很多研究的主题,教师为了体现民主,于是让学生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进行研究,可结果就造成了学生的研究结果很浅,或者是浅尝因为对他来说,他有发现了,有发现也就意味着可以结束了。其实,我认为倒不如就把一节课定位在一个或是两个主题上,让学生把这个问题做透。如让学生从研究纸的吸水性,可以让他们事先先排一排,作一次假设,然后学生制定实验计划,该怎样才能看出纸的吸水性大小呢?最后让学生把做出来的结果与刚开始的假想对比一下,看看自己哪些地方想对了,哪些想错了,当时为什么会这样想,进行反思,我想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