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观察量表

 小学英语教研员 2013-03-28

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观察量表

表一   教学内容的整合

A

B

C

D

1.教学目标定位清晰准确

A

B

C

D

2.围绕教学目标整合教材内容

A

B

C

D

3.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内容

A

B

C

D

4.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有联系

A

B

C

D

5.教学内容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

A

B

C

D

6. 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每个学习主题都有一个整体认识

A

B

C

D

7.教学内容信息量大

A

B

C

D

8.教学内容能对学生人格塑造、价值观等产生影响

A

B

C

D

9.教师能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表二    教学行为

1

A

B

C

D

有明确的教学活动的指向性

2

A

B

C

D

教学内容无科学性错误

3

A

B

C

D

教学活动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并能考虑学生原有知识水平,输入内容是可理解的

4

A

B

C

D

教学活动易操作

5

A

B

C

D

教学活动由浅入深,符合语言学习规律

6

A

B

C

D

学生语言操练活动有足够的语言支持

7

A

B

C

D

课堂活动学生参与度高

8

A

B

C

D

教学活动能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9

A

B

C

D

课堂提问具有层次性

10

A

B

C

D

课堂中有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11

A

B

C

D

有融学习活动、愿望、兴趣和需求为一体的体验学习过程

12

A

B

C

D

有语言结构与语言意义结合的活动

13

A

B

C

D

教学活动具有多样性和指导性

14

A

B

C

D

教学活动之间的过渡与衔接合理自然

15

A

B

C

D

创设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语用机会

16

A

B

C

D

使用有意义的表扬、鼓励,令学生保持学习的良好情绪和学习积极性

17

A

B

C

D

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表三     教师素质

A

B

C

D

语言素质

语音语调

A

B

C

D

课堂语言

A

B

C

D

教态

A

B

C

D

板书

 

表四      课堂氛围

A

B

C

D

1.课堂氛围的宽松程度

A

B

C

D

2.课堂氛围的融洽程度

 

表五    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参与

A

B

C

D

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

A

B

C

D

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表六      课件的设计与演示

       

观察内容

A

B

C

D

A

B

C

D

1.课件的内容选择和表现策略与教学目标一致

A

B

C

D

2. 课件素材及演示手段优化教学结构

A

B

C

D

3. 课件有利于实现学生对新语言知识的顺应及更新和重建学生对语言的认知结构

A

B

C

D

4. 课件演示信息量适度

A

B

C

D

5. 课件运行快捷,操作简单,灵活、可靠。兼容性强

A

B

C

D

6. 课件画面布局重点突出

A

B

C

D

7. 课件画面色彩柔和,搭配合理。声音和动作搭配流畅和谐

A

B

C

D

8. 能把握好课件使用的时机

A

B

C

D

9. 趣味性强,减少学生学习心理压力

 

表七     教师对学生错误后的反应

教师对学生错误后的反应

典型行为记录

频次

教师的处理

1. 鼓励

 

 

2. 引导

 

 

3. 换其他学生回答

 

 

4. 教师自己指正(合理)

 

 

5. 进行解释和说明

 

 

6. 由学生评价

 

 

7. 由同伴补充完善

 

 

8. 最终明确正确解答

 

 

9. 忽视或视而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