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维兵 汉语言文字五千年源流概想

 浅行漫步 2013-04-02
汉语言文字看似非常纷杂,以语言来讲,甚至隔县、隔镇、隔村就难以通话,以文字来讲,过去以为一套仓颉的表意汉字,已经是全世界最为复杂的文字系统,但现在又发现古籍说:“昔造字主三,一曰梵,右行,二曰去卢,左行,三曰仓颉,下行”,连日本文字里的片假名,都是源于五千年前的中国,这不仅是一般的纷杂,而且还是非常庞杂,不过,在经过很长时间的探究和对先夏历史认识的积累,发现五千年前汉语言文字的起源,竟是非常明晰,而且非常有趣,其可能就是如下图所示:

view full artical

  汉语言文字源流概想图http://www./blog/Infor_detail/47187.html

  按照这张图表,汉语言文字就是源自于“帝俊(又名伏羲、盘古、天帝等)”这个家庭,源自于“帝俊”和他的三个妻子各自组织的家庭,当然,并不是说语言文字是由这几个家庭之中创造的,语言文字其实是都各有各非常古老的源头,“帝俊、常羲、娥皇、羲和”的娘家语言都有非常古老的源头,这是由人类数万年进化的积累而成的,而这几个家庭,就是将这几种古语蝉变为汉语言核心语种的具体环节,或者说是汉语言几个语种定型的具体环节,人类曾经有过的语言其实有千千万万种,决定其是否能流传至今仍广泛应用的,是因为其具有非凡的影响力、传播力。

  为什么“帝俊”一家的语言具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传播力呢?如果要从头解释,需要很长的篇幅,不过幸好有一条捷径,“帝俊”是五千年前的人物,五千年前是人类文明起步的时期,不要以为那时到处都有人,人类历史并不是“一方水土养一方的人”,没有那么多方,红山文化人类遗址是人类五千年前的遗址,在遗址分布的地图就可以看到,当时的人类主要是在以辽宁西部为中心的地域,而“帝俊”的出生和生长的地方在吉林省吉林市附近,成家后生活的地方主要在辽宁省朝阳市一带,后来其生活的痕迹又转到了大连附近,而这个三角形正好就是包裹着红山地域,“帝俊”及各友邻的各个部族,明显就是红山文化遗址的主人。

view full artical

  红山地域(五千年前)人类遗址分布图

  为什么五千年前人类要聚在吉林省这么高纬度的地方?因为五千年前地球处于连续三千年的超高温区(相对于现在来讲),当时的黄河流域遍种竹子,生活着大象、长颈鹿和鸵鸟,非常炎热,所以当时的人都住在较高的纬度。

  为什么“帝俊”及各部族要去到辽宁西部的朝阳?从各方面的情况分析,到了距今五千年左右的时候,地球突然进入了较强的降温期,东北的人类好像都在趋向于往中原走,其半途就是在辽宁西部的朝阳。

  为什么后来好像所有人又都往东聚到了大连附近,甚至是可能去了朝鲜?这可能是因为黄河在进入山西附近发生了特大堰塞,黄河水从堰塞处近千米的高程从天而降,这就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其直接冲向北京和辽西这个方向。

  “帝俊”原本就是道教的显赫人物,其“北帝”的称号可能就是在吉林附近而得,后来在辽西的朝阳时可能叫“西方天帝”,到了辽宁东部的大连又叫“东方天帝”,其出生在母系社会年代的显赫部族,但出生后赶上了大尺度气候变冷的危世,于是一生都在辗转之中,而由于危世的巨大压力,当时的社会转型到父系社会,其得以娶了三个妻子,其中“常羲”是其嫡妻,住在辽西的朝阳时被称为“西王母”,其生了十二个女儿;另外“帝俊”还娶了“娥皇”,生了几个儿女,不过不太出名;其第三个妻子是“羲和”,“羲和”生了十个儿子,其主要住在辽东的大连附近,这十个儿子非常了得,包括了炎帝、黄帝、仓颉等等。

  “帝俊”生活的年代在开始时还没完全脱离母系社会,其几个妻子组建的家庭应该是并不住在一起,而且也不跟原来的部族住在一起,于是,几个来自于不同语言的妻子,就在各自独立的环境里、而且还是都在“帝俊”的影响下,带出了不同的语言群体,这就是后来汉语四大语系既各有不同又各有相通的基础,在这三个家庭中,有些元素还是互相交错着的,比如“帝俊”有个重要的帮手,就是“常羲”家庭的后代,其在“羲和”家庭充任了很久的管家。

  “帝俊”的一家非常悲惨,在大自然严酷压迫的年代,“帝俊”一家一直都在逃难,但“帝俊”的一家也非常幸运,因为当其逃到大连附近时,由于“帝俊”可能已经先到了辽东,所以竟然是奇迹般的实现了大团聚,大团聚非常重要,因为当时东北的人类都在往南跑,大连极其拥挤极难生存,记住大连这个“连”字,“连”就是八卦之初的“连山易”,就是“八卦”的“初卦”,“八卦”就是“帝俊”八个核心部族的名字,“占卦”其实只是随机抽签的手段,“八卦”就是部族联盟,这是“邦”和“国”的雏形,“帝俊”依靠“八卦”在大连赢得了生存。

  这时候再来看看红山人类的去向:其一,吉林省的人已经不存在了,因为天气变得太冷基本上都南下了;其二,走得快的进入河北境内的也不存在了,因为被大洪水冲走了,红山遗址分布图上红山地域的南边边界,实际上就是大洪水的界线;其三,不停的往东不停的走都没有了,因为都散落到朝鲜了,这些人的人数可能不多,因为朝鲜北部似乎比中国这边更冷,不是当时避寒的去处;其四,直接往南想进入大连的也都没有了,因为都被“帝俊”的“连山易”打散了。

  结果,之前人类主要是在红山,而红山的人类最后基本上只剩下“帝俊”一支独存,人类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前就是这样的态势。

  五千年前的那一次气候变冷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帝俊”的“连山易”虽然在大连顶住了压力,但毕竟是非常艰难(从大连市非常密集的成系列原始地名就可见各部族的拥挤),于是,可能在某一个特别寒冷的冬天,也许是等到了渤海封冻的时候,“帝俊”依靠“连山易”聚集的力量,终于从冰面上渡过渤海到达山东的胶东,当时的组织工作可能非同小可,也许“烟台”就是先行探路的人专门设立用来指路的,而且据说黄帝已经是有了指南针,如果没有“连山易”聚集的力量,这些都是很难想象的。

  “帝俊”进入山东的行动非常成功,因为山东的原住民完全就没有国家形态或能跟“八卦”大会盟相匹敌的社会组织,也没有经历过辽东半岛那种部族大搏斗的考验,“帝俊”的各核心部族占满了整个山东,并成为山东的绝对统治者,山东胶州湾的东边(青岛)是青帝“仓颉”,胶州湾西边(黄岛)是“黄帝”,再西边的山东日照市是“炎帝”的十日国,“炎帝”以西一直到徐州是“风部落”的“岚”,而因为当时的河南和河北都还在黄泛区的泥泞之中,这是当时中原的全部,“帝俊”各家族的语言开始全面扩散,而在大约一百年后,到了尧王上山治水之后,并经过尧舜禹三个人治水成功之后,当整个中原的洪患退去时,“帝俊”各家族又分封到了整个中原的各处成为统治者,这是“帝俊”各家庭语言的进一步大扩散。

  如果细分一下,先夏及夏朝的统治者,可能主要是出自“羲和”的家族,这是“羲和”语言的全盛期;商朝统治者可能主要是出自“常羲”的家族,这是“常羲”语言的全盛期;而周朝的统治者有可能是出自“风部落”,这是后来客家人的先人,客家话应该是属于普通话语系,客家人的“亻厓”就是出于周文王第十个儿子“厓季载”,汉语“周而复始”应该就是说政权回到了“帝俊”的娘家。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先夏初期曾经有过一次全国性的大迁徙,这个大迁徙是从“帝俊”和“常羲”集团由山东南迁开始的,后来,应该是“娥皇”也加入其中,“帝俊”集团开始是住在山东潍坊附近,后来应该是到了胶州一带,胶州是形成后来商族人自称为“胶计人”的地方,再后来应该是移到了山东济宁市附近的“南旺镇”,其时间点应该是杀死蚩尤的时候,所以南旺镇有蚩尤的墓地,再再后来,“帝俊”集团经过几个省到了江苏“常州”的淹城,之后又迁到浙江衢州市的“常山县”,这是先夏人文的第一段大扩散,这一段造就了“越”,“越”是“帝俊”卫队的“戉”跨过了中原,“姑苏”就是这一次遗留的地名之一,很多人将“帝俊”的三个妻子称之为“姑”。

  衢州是先夏迁徙的重要转折地点,衢州龙游的石窟奇迹应该是为“帝俊”等人预挖的墓葬,在衢州之后,整个集团变成四散迁徙,一支往东给宁波带去了“娥语”,一支往南给福建带去了“常语”,一支往西,其半途从常德附近分出一支去往广东,这一支给广东带去了“佉卢虱乸话”,然后还有分支一直进入到越南和东南亚,而西迁的主支一直沿着南昌、武昌、宜昌的方向向西,这是西南和西北人文的奠基人,西北的“姑臧”就是相关的地名,而且这一支最终还西出到西域,青藏高原之外的很多古国实际上就是先夏大西迁的人建立的,只是“佉卢虱婆话”的“虱婆”变成了“湿婆”,锡金国旗现在仍然是夏族的龙旗,尼泊尔的双三角国旗是先夏“连山易”之前的卦旗,先夏这一次大迁徙除了有很多相关地名的证据之外,还有很多分布于迁徙沿线的“闽南方言岛”的证据,“闽南方言岛”就是“常语岛”。

  不过,不要以为“帝俊”的活动只影响了夏商周三代,其实春秋战国全部都是“帝俊”的后人相争;之后的秦朝应该是曾经依附过商族的“羲和”后代,其五十万秦军留下的广东话应该就是“佉卢语”,与秦同时代的“匈奴”也是夏之后;而后来反抗秦朝的楚汉之争,“楚”是夏商后裔贵族,而“汉”的刘邦其实就是商都“庇”的破落户;“汉朝”之后的“晋”,应该主要是“商族”的后裔,东晋败落后逃往广东潮汕的人,就是出自“常羲”语系;而“隋”以后的“唐朝”,现在估计是属于“商”的后裔,武则天的“武”字,就透露着与“帝俊”和“常羲”宫廷卫队的“武”的关联;而到了“宋朝”败落之后,逃往南方的几乎都是客家人,汉语言就是这样的几千年奠定的,绝对没有出到这个圈圈之外的可能。

  除了汉语言是源于“帝俊”一家之外,汉文字也是源于“帝俊”,汉文字其实是“帝俊”八卦卦爻的扩展,八卦的初卦只有八个部落的名字,这比较好记,但后来八卦发展到了六十四卦,同样的长短卦爻组合形式就很难分辨,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方式,、不能融入更多的部族,就会有生死攸关的问题,所以,人类有系统的造字是从“帝俊”开始的,以前的刻画并不算数,而最开始时,有系统的造字并不是只造了表意的仓颉字,只不过因为仓颉字的直接表意最为简便和方便,如果八卦旗上写的都是表音的字串一定很不方便,“帝俊”大会盟最多曾说有近万部族,这至少需要造近万个文字。

  汉文字的造字其实是分两个阶段的,其第一个阶段就是为记名而造字,这叫“名字”,所以,古代时如果一个人有“字”,就是非常了得的人,这个阶段大约持续了1000年,之所以明明知道仓颉在4500年前造字,但为什么一直找不到仓颉造的字,问题就在这里,因为最早的字是为了记名的,所以一般都是单字运用和存在,一般较为难以发现和难以辨认,“帝俊”近万部族的大会盟是分层管理的,所以汉字是有“部首”的。

  汉文字造字的第二个阶段是为文章叙述而造字,这时造的是“文字”,文字大约是从商朝的甲骨文占卦文字开始的,商朝比先夏造字晚了大约1000年,不过,“文字”其实并没有一个专门的造字过程,因为“文字”多数是“名字”转过来的,所以,汉文字很多都有“典”,汉文字的工具书就是“字典”。

  先夏造字的过程在商灭夏的时候实际上是被打断了的,商文字实际上并不是完全是夏文字的继续,而且似乎也不够夏文字的档次,所以,要感谢周朝的“周而复始”,在先夏大西迁的时候,可能仓颉造字团队也是整体的去到了西北,结果,周朝的先人一直离仓颉的团队很近,一直没有中断与夏文字的联系,结果到了周灭商之后,周朝的统治者又将先夏的篆体带回中原,再之后,又有秦朝重复了同样的过程,结果,汉文字就成了五千年几乎完全没有中断过的文字。

  值得注意的还有,汉语言文字在早期还很强的影响过东亚的朝鲜和日本,朝鲜其实也是“常羲”的后裔,朝鲜的“朝”字可能是来源于常羲住过的辽宁朝阳,“常羲”商部族的最后都城就是“朝歌”,而朝鲜的“鲜”字可能是源于古代“鱼部族”与“羊部族”的结合,“羊部族”的“羊”就是“伏羲、常羲、羲和”的“羲”字的上半部,而“鱼部族”至少还在“姑蘇”和“鲧”的字形中出现过。

  对日本来讲,其语言文字可能是源于“十日国”的“炎帝”,其国名和国旗可能也是直接源自于“十日国”,日本京都很多地名都跟山东日照的“十日国”的地名相似,其应该是“十日国”曾有一部分整体搬去日本的结果,日本除了用中国的汉字之外,片假名也是来自中国,而且日本还有人保留使用原始的“梵语”,这也是极早时才能从中国获得的,“梵语”与“片假名”是同一套系统。

  除了先夏的大迁徙曾有很多夏朝的人去到西域之外,在周灭商之后,还有过一次商族的大西迁,这两次大西迁都有大量的人去到西域,就这两种人的区别来讲,先夏出去的人是基本没有带文字,而商朝出去的人是带有文字的,这就是“梵文”和“佉卢文”,这两种文字都是表音文字,都参加了佛经的记述,其首先是直接演化为印度的语言文字,印度就是“殷都”,印地语就是“殷地语”,然后,这两种文字可能也是西方所有表音文字的母本,这个问题虽然还要经过深入,但逻辑上应该是没有问题。

  对于东南亚来讲,最早传入越南的应该是4600年前“波罗神”带去的“佉卢虱婆话”,可能还有一些“常羲语”,之所以越南话听起来很像广州话,但实际上又好像差的很远,其原因可能就是其是“佉卢虱婆话”的底子,其可能跟韶关的“佉卢虱婆话”更容易沟通,后来,大约是在2500年前,蜀国之后安阳国王可能又一次带去了“常羲语”,不过不知道后来这些语言和文字在整个东南亚怎样流传和演化,东南亚西部的缅甸,可能会从印度方向也接收到了一些“梵”和“佉卢”演化的语言文字,印度的这种语言文字,应该是一直流传到斯里兰卡(锡兰)、印尼等国家,所以语言学感觉到几乎所有的语言都有同源性,但这一切的一切,其实都是源自于五千年前汉语言文字的流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