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囊肿 (转前辈的)

 绝妙人生 2013-04-04
肺囊肿是由于胚胎发育时期气管支气管树或肺芽发育异常所致。发生在肺内的称为肺囊肿,与获得性肺内囊腔如肺大泡的重要病理学鉴别点是肺囊肿内没有碳末沉着。肺囊肿多数是多发囊肿,少数是单发囊肿。可位于肺内任何叶段,以双肺下叶多见。      
      肺囊肿囊壁一般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囊壁可出现钙化灶。多数肺囊肿囊壁厚度<2mm,部分囊肿囊壁厚度>2mm,不能显示囊壁者较少见。囊壁表现主要与肺囊肿是否继发感染及是否反复感染有关。肺囊肿合并感染时,囊壁增厚;反复感染,可致囊壁增厚和囊壁不规则。
       多数肺囊肿含气和/或含液。肺囊肿囊壁存在腺体,在囊肿与支气管沟通前,囊内充满粘液,表现为含液囊肿;在囊肿与支气管沟通后,表现为含气或含液气囊肿。反复感染病例,囊腔内可见粘稠液体,CT值接近囊壁软组织密度;囊肿出血时,囊内充满血液,囊肿表现为软组织密度。有报道,个别病例囊内存在随体位改变的钙乳样物质。
       部分肺囊肿周围肺野可以出现条索影和斑片状实变影。肺囊肿合并感染时,囊肿邻近肺野出现斑片状实变影,并可见充血血管。反复感染,囊肿周围出现纤维条索影。
       部分肺囊肿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其原因有:囊肿出血、囊肿含高蛋白液体或囊肿含钙乳样物质。本例考虑就是一个高密度囊肿,可能是囊肿内出血致囊肿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也可能是由于囊壁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肉芽肿形成或合并炎性假瘤形成。该患者年龄较大,病灶边缘光整,周围未见条索影。
      肺囊肿对肺的影响主要在于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和伴发感染。结果可致囊肿周围肺野出现弥漫性磨玻璃影及小叶间隔和小叶内间隔增厚,此种情况并不多见。感染后囊肿周围可见斑片实变影,组织病理显示为肺纤维化,且纤维化组织内可见肺泡上皮的支气管上皮化生,由于这种化生可见于炎症、化学刺激和暴露于致癌物等情况,因此本病可能是肿并发长期的亚临床炎症所致,这可以解释囊肿发生恶变的可能性。如CT表现为囊腔内壁某处结节状或波浪状增厚,并突向腔内,需考虑癌变可能。
       鉴别诊断
       1)肺大疱:单纯肺大疱壁很薄,感染后肺大疱壁可增厚,肺大疱一般发生在有肺气肿病变基础的肺内。
      2)肺脓肿:脓肿壁一般较厚,周围肺组织内实变影范围较大,抗感染治疗后空洞消失较快,而肺内支气管囊肿炎症吸收后仍可见囊腔遗留,囊壁有多发点状或不连续弧线样钙化。
     3)结核空洞或结核球:其他肺野出现结核灶或病灶周围有卫星灶是重要鉴别征象,但囊肿与陈旧性结核并存时应慎重。
     4)隔离肺囊变:发病部位一般较恒定,多位于下叶后基底段,周围可见局限性肺多血管征,增强扫描可发现体循环的异常分支供血。
     5)良性或低度恶性黏液性肺肿瘤:单发含液肺内支气管囊肿可表现为密度较高或浅分叶状团块影,MR检查可确定囊肿内容物是液性还是实质性。
     6)中央坏死液化范围较大的肺癌:肺癌发生坏死后的空洞壁不规则,可见壁结节,如外缘见分叶、短毛刺、胸膜凹陷等征象,且CT增强扫描有强化,甚至边缘可见供血血管穿入。
     7)多发性肺内支气管囊肿:患者多有咯大量脓痰史,大量黏液排出后留下厚壁或薄壁的空腔,须与囊性支气管扩张症鉴别。但肺内支气管囊肿腔内液平较少见,此点与支气管扩张不同,可能是由于前者膨胀的管壁不乏弹力组织,收缩时能将分泌物完全排出,而后者支气管管壁弹性组织不足,收缩无力,分泌物难以排出。
     8)“块中囊”是因为囊肿周围肺组织长期慢性炎症反应,导致肉芽组织形成和纤维组织增生形成较厚的囊壁,与周围肺组织失去明显界限,形态也失去病变初期的圆形或类圆形,如此表现的肺囊肿须与感染性病变和肺癌鉴别。该病肿块内的囊性病变体积仍占大部分,增强不强化,可作为鉴别要点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