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究竟向名师学什么

 和氏璧 2013-04-11

 

张海生(山东省博兴县锦秋街道办事处清河学校)

 

每次优质课评选,总有教师展开“网络大搜索”,下载名师名课,模仿其“一招一式”来组织教学,启发学生……可教学效果却相去甚远。诚然,名师课堂呈现出的先进教学理念和精湛教学技艺,以及独特的教学设计和融洽的课堂气氛,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然而,一味照搬,盲目模仿,也会忽略自身的优势,失去自身的教学风格。齐白石老人曾告诫弟子说“学我者生,似我者亡。”我们学名师,究竟学什么呢?

循厚积薄发的经历。历数名师的成长历程,无一不是厚积而薄发的典范。几十万字的读书札记、教育随笔和一千多节的听课笔记,这是一位名师的积淀;8年时间完成100篇中学语文教例品评、几十篇有关教学思路设计的文章、四十多篇“别出心裁读课文”专栏文章、几十篇教案设计、50讲“阅读教学艺术”,这也是一位名师的成长历程和成功经验。一线教师不能只惊羡名师的光鲜,不能只模仿名师的精彩课例和先进理念,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名师成名前长期、丰厚的积淀。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学习名师应该循着名师的成长经历,静下心来“厚积”,来等待“薄发”之机。

持潜心坚守的心态。“名由实生,故久乃大”,名师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练过程。在历练的过程中,有“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苦学,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清思,更有“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跋涉……在无为之中有所作为才能成名师。学习名师应该学习他们“沉得下去接地气,静得下来做研究”的心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17岁开始在乡村小学做教师,潜心教育实践和探索。29岁辞掉教育局长职务,谢绝到城市学校任教的邀请,默默守望乡村教育,苦心实践24年,终成力作《给老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等,至今这些著作仍被誉为“教育学的活教材”。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是由于他们潜心教学,研究教学艺术,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艺术及其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静心研究、不懈追求的结果。

秉卓尔能群的品质。草根教师仰视名师无可厚非,但若名师“相轻”就有失名师品质。名师之所以为名师,的确是因为他们卓尔不凡、与众不同。但真正的名师、大师要有“卓尔”的能力和魅力,更要有“能群”的气度和魄力。《荀子·君道》中说:“君者,何也?曰:能群也。”名师从来不是“孤独的行者”,在他成功的路上除了自己的努力和坚守外,一定还有强大团队的支撑和配合。江苏有一位教师的“数学课学生讲题”、“学生反思小论文”研究受到很多教师推崇和借鉴,并且借助网络平台,帮助了众多的“同行者”;有的特级教师成立“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的专业引领作用,组织和带动了整个地区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提升。这些名师身上体现出来的“能群”的合作品质,更彰显了他们“卓尔”的魅力,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建追求卓越的精神。卓越是一种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为了追求这种境界,名师在教学中付出了我们难以想象的努力。名师大都像艺术家对待心爱的艺术品一样对待自己的课堂教学。通过名师课堂,可以看出他们对教材研究的深度、广度,对教学设计的思考、创新,对教学实施的把握、调控。他们呈现给我们的课堂,仿佛美轮美奂的艺术珍品,令人赞叹不已。追求卓越更是一种人生价值观,俗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成为名师的教师也很难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也许我们很难达到那种境界,但至少不应放弃追求的念头,不该停止追求的脚步。

名师的确是我们学习的“范本”,但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说:“学生如果把老师当作一个范本,而非敌手,他就永远不能青出于蓝。”中国也有句古话:“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倘若尽信“范本”,没有“相荡”、没有“相击”,又何来“涟漪”与“灵光”?因此,学习名师不能止于表面的模仿,更重要的是循其经历、持其心态、秉其品质、建其精神。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3-1-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