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楼先生讲佛

 yiyidaodao 2013-04-12

听楼先生讲佛

 (2006-10-31 11:04:06)
分类: 听大师讲学
    10月28日有幸听了楼先生在PKU禅学会成立十五周年活动时做的“关于正确认识佛教”的讲座。老先生从三个方面展开内容。
    一、现存人们对佛教的一些错误认识
   1、认为佛教宣传的是一种愚昧的思想,是毒害人们思维的精神鸦片;2、佛教宣传的是有神论的思想,是想让人们信神,以求庇佑;3、佛教不过是在宣传一种命定论,让人们去认命;4、佛教是消极处事的,是一种逃避现实生活和社会责任的处事态度。
  相应的,人们信佛的目的也就不外乎求菩萨保祐今生安康发达;保祐自己能用今生的苦换取来世的好报以及求神通等几个方面。显然这并不是对佛教的正确认识。
   真正的佛教是教人求得大智慧的学问,是依自己的智慧和毅力进行超越致新的大智慧。
   二、正确认识佛教、正确习佛
   楼先生强调“禅”其实就存在于日常言行,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也不是要求脱离现实的。
  常人如何参禅呢?
  楼先生认为有三个步骤:做本份事--持平常心--成自在人。
  所谓做本份事就是立足自身,做该做的事,并把自己该做的吾事做好,在现实中体认自我。
  持平常心就是要正确看待现象世境。这也是唐代一高僧(河北柏林禅寺)悟道,曾有向他请教,他说“树摇鸟散,鱼惊水混”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所以人要持平常心,做好本份事。  
  “自信本来清静,原无烦恼”是禅的第一精神。
  这就是告诉人们保持一种不被外在的象状牵制(绊)困扰又不脱离外境的大自然状态。
 
   对应于学禅三步骤,楼先生又续了三句:行慈悲愿---启般若慧---证菩提道
   因为慈悲是佛教最根本精神之一,这也是一个信佛之徒修正的过程。
   (1)慈悲:助人。
   (2)般若:智慧。智慧,自觉自悟。这种智慧不同于我们日常所说的智慧,这是一种以世象本无分辩为前提而产生的智慧。(平常我们所说的智慧或认识是因为有分辨而产生的因为有了分别、分辨心,所以就有了执着心,产生我与他人的不同,产生“我智”,也就产生了种种烦恼,所以佛教要破除这种因分别、分辩而产生的认识或智慧,这种不同于一般逻辑的思维就是般若智慧。)
    般若智慧认为万物均是缘起的,是因缘聚合才成的(“五蕴聚成”);一切事物无独立无自信;一切事物也都是平等的。万物因缘而生,缘在物在,缘散物亡,万物无常(不恒常),这样人们便不会有妄想、执着和烦恼。在佛教中没有烦恼也是一种智慧。正因为万物无常,所以无得无失。故般若智慧也译为“空慧”。所以佛界也讲凡事有佛法就有办法。有了智慧当然就能想出办法。
    这种智慧就是要人们在认识中消除世界的分别心、执著心,也就能消除贪欲心和烦恼(贪、痴、欲心)。这在《金则经》中反复提到。所以《法华经》中也讲佛是为一个大因缘来到世间的,即开佛之界、示佛之界和入佛之界。
    (3)菩提:觉悟。佛教讲觉悟道,觉悟人生,不被现象世界牵着走,从而回归到真正的我。
  楼先生把学禅归为一副对联
上联:做本份事、持平常心、成自在人
下联:行慈悲愿、启般若慧、证菩提道
横批:活在当下
 
   楼先生也讲到大乘佛教并不主张脱离现实,此派曾批评原来的部派佛教(也称原始佛教或小乘佛教)为“兴上厌下”。“上”指菩提、涅磐的最高境界,“下”指生、死、烦恼之类的低境界。大乘佛教就认为生死与涅磐不二、烦恼与菩提、涅磐等也是一样的,不存在所谓上与下的差别,离开下是得不到上的。
   这也是佛教用莲花作为一种象征的所在。因为莲花具有出于污泥而不染的品性,这也喻指离开这个污浊的世界就不会有理想的纯净世界。这总是相对的。
   佛教讲“以出世心做入世事”,讲“自觉觉他,自渡渡他”(即觉悟人生,奉献社会)所以那种认为佛教是摆脱现实世界的说法是不对的。现世的“业”(因)得现世的“报”(果)。既然不是避世的,既然万物无常,所以个人的命运也是可变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所以那种命定论也是有误的。
   学佛的精神是应该“活在当下、学在当下、行在当下、修在当下”
    当然对于“修”,禅本身就讲应打破固定形式。佛教归纳了800门法,也意指把握定法因人而宜,修应有常理,但应顺其自然、不拘一格,在诸多修法之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式,尽诚心和力量,“适性(性格)消遥”(郭象语)足矣。
    至于佛教塑造了这么多的形象(佛、菩萨、罗汉等)不过是佛教精神的一种外在体现而已。具体如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所尊之佛也各有所寓:五台山(文殊菩萨)寓意智慧、普陀山(观音)寓慈悲、九华山(地藏)寓大愿(也即志向)、峨嵋山(普贤)寓大行(即实践)。
   三、正视理论上的不足
   正如其它理论一样,我们必须承认佛教中也有很多不足,有很多地方甚至也是自相矛盾的。但我们的态度是自己如何去对待,如何取舍全在于自己。没有人强迫你一定去接受什么不接受什么,选择的主动权完全在自己手中。
   在这里楼先生顺势表明了在多元文化时代应有的态度,面对其它文明不要只是看重存在的弊端而简单的判断取舍。对各种文明应取其所长。
 
续:讲座后有学生提问,简单摘记如下:
   关于人生追求目标是否违反佛教的精神?
   答:这是合理的,佛教并不是不让人们有追求,重要的是要把自己放在恰当的位置去努力,在此位做好即可。现在讲做事执着并不等于佛教中讲的那个执着,前者是因为分辨为前提的执着,而佛教是取消分辨的。禅讲“无修之修”,没人要求你去修,所谓的“修”最多是一种外在引导的过程。况且佛教让你修的最后领会到本来即是“无”。
   关于吃素、不杀生。佛教最初也并没有规定必须吃素,况且现在也不是所有的派都必须素食,印度的一些教派和藏传佛教就允许吃晕。(“晕”在佛教中最早也只是指植物中那些带有刺激性的东西,戒此是为了避免性产生生理反应扰乱心性。)我国也只是到梁武帝时才开始戒肉晕的。
   关于“轮回”,佛教恰恰讲超越轮回,因为常人认为人是有轮回的,人是在轮回中生烦。最初佛教讲“轮回”也是为了说明应超越之。后来在印度一些宗派中渐生人有灵,因而会轮回的。现在也不是所有的佛教都讲轮回,禅宗就不讲这个概念。
   关于佛教中的自我。平时我们说的“自我”都是现象中的我,佛教中讲认识自我也并不是说要停止不前,前进的前提是做好本份的事。
    关于生命观。基督教讲的的个体的生命是一世的,死后灵魂出窍,如果在世时,做了使上帝增辉的事你就人升天堂,否则入地狱。印度佛教讲的也是个体的生命观。而中国儒家讲的则是种、类的生命观,对每个个体的生死看的很开,但对种和类的延续却看的很重,(这也是中国传统家国不分所致)。儒家讲的生命是通过子孙延续的,你的生命存在于子孙的生命中,因此儒家认为“父债子还”是天经地义,如果没有子孙,生命就断了,帮儒家讲“不肖有三,无后为大”。也因为有这种在生命观,中国人不允许做绝后的事。(可持续发展观正是儒家文化本有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