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dclda 2013-04-14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了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 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 学。【演讲的目的——此文的目的是: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 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传统教育和现代学术是两个系统,所以,这里用了“用这个名词描写”“再适当也没有”的表述。接着进一步说明现代学术是建立在实验上的】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 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说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特征:不是真的重视格物致知。这里的表述,可能有些错误:本来作者是要表达“不是真正重视格物致知”的,因为《大学》标榜了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致知”。但是,这里的表达方式是“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意思就变成了,过去的传统中国教育是在重视“格物致知”,但是这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而是虚假的格物致知。这样的表述,就很明显给反对者留下了攻击的大门:难道你说的才是真正的?你的真正的难道不是狭隘的?难道只有自然科学的知,没有社会科学的知吗?就算你说的自然科学的知是对的,你又如何解决社会科学的知呢?没有真正重视“格物致知”的原因是,格物致知、寻求新知识不是他们的真实目的,而是手段。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这里,“固定的”正是“旧的”意思,和“新知识”相对立。这个推测是恰当的。在“可能”的主观推测之后,用《大学》本身的表述这个事实进一步说明其目的和现代学术不同,不是为了寻求新知识,而是为了达到“平天下”。当然,传统儒家的一系列“平天下”标准或者目标都是有比较明确的表述的,这里可以不必作进一步赘述。但是,下面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这句话辜负了我的辩解,看来作者确实是把格物致知的“知”局限于自然科学范围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看来,这个判断有可能引来砖头】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 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种白描本来是一种写意,仅仅是为了达到简练表意的效果,但是容易引来无妄的攻击。本来,王阳明的看竹子是为了通过对竹子的“格”达到引出内心固有的有关竹子的“存在”,作者的理解是没有错的,所以才有最后一句总结】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 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天下有不变的真理”是一种唯心主义思想。这种对当时社会环境的判断还是比较正确的。正因为固有的唯心主义思想环境,才让王阳明的观点、做法在社会上没有引来嘲笑,而是“理解”有了基础。虽然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失败了,但是也仅仅是这次行动“失败”了,而没有影响到社会的唯心主义思想环境】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转折,过渡段】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虽然作者作为一名自然科学家强调“实验”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里的表述还是值得检讨的。新的知识“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但是,也不是“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这么狭隘的。因为,“实地实验”,尤其是“实验”概念太过局限性,总体上是属于一个现代科学内部的概念。“实地实验”强调了强烈的主动性,但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既有主动性,又有很多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具有被动性。很多社会科学规律、自然科学规律并不是通过主动实验发现的,而是通过对各种“自然发生”的现象的认识发现的。因此,不如用“社会实践”这个广义的概念更符合现代学术范畴】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后面的举例说明,这是针对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提出的批评,也就是说,王阳明的“格竹”过程具有消极的观察的特点,缺乏主动性,也就是积极性,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缺乏计划性】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这是对上面的批评的补充说明,“选择性”表现为对目标的选择和计划的制定。由于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对“竹”的选择比较盲目,缺乏比较科学的理由,表现为没有眼光。目标不明确、缺乏计划性的实验,谈不上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这个结论很重要,值得细细思考。但是,这个结论似乎不是前文所能得出的】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100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王阳明的思想就是固有的唯心主义思想,认为社会有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人生就是为了这个固定的社会制度而存在的,他的人生目标就是要探求维护那个固定的社会制度的方法,他的“格物”所要“致”的“知”就是这个维护的方法。也就是说,这个背景所表现出的“理论”是个错误的理论,是唯心主义的理论。偏向于思维而不愿动手在于这种理论让大家以为,人的内心固有必要的知识、道理,通过“格物”,通过某种偶然的觉悟,通过某种契合,就能挖掘出人的内心的存在,所以,不需要动手。因为不需要动手,表现为“不愿意动手”。功课很好本身不是一个坏事。说明老师教给学生的东西,学生掌握了。其缺点在于:老师所交给的东西是对的还是错的。否定学生的100分,其本质不是否定学生本身,而是对老师教授内容的否定。学生不知所措的表现,在于学生学到的东西,对于自己面对的东西不起作用。】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从这里的表述看,这种认识来源于传统教育。也就是说,这里暗示的内容是,作者从老师那里得到一个观念:你只要按学习要求“用功”,就能“一帆风顺”】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这个说明,老师在特殊时候并不能做到有主张、有主意,所以,才需要自己的主张、自己的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从全文看,这里的意思是说“埋头读书应付一切”是传统教育的产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 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 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一表述,来源于对王阳明表现出的“格物致知”的反思,是对王阳明“格物致知”的否定,就是说,王阳明的“格物致知”那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而是另有它意。接下来的表述作者纠正了之前单纯强调“实地实验”的表达,这说明,作者本身的认识不是狭隘的,只是囿于演讲这种方式,很难做到前后表述的科学严谨。“怀疑求真的态度”“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这个结论是在否定传统儒家文化目标的基础上的更泛义否定。“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的意义”这句话前后有些矛盾。其实,经书里的意义就是那个意义,因为经书自己已经做了解释说明。你现在有不同的认识,只是你现在的认识而已,应该和经书的解释划清界线,而不是为了维护经书的地位委屈求全,把自己的解释强加给经书。后面的表述就是比较清楚了:“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这新的认识和思考,一定不是经书的认识和思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