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友关于弧圈球议论

 zhaopinghe 2013-04-18

质量的弧圈球由球拍在触球期间的三个因素决定,压力,摩擦力,加速度。这三个因素相辅相成,相互关联。要获得足够的摩擦力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球拍对球的压力必须足够大,二是这个压力的持续时间必须长,于是就由球拍在触球期间的加速度决定了,只有加速度为正才能保持球在球拍上压力的持续增大以及增加停留的时间。
高质量的弧圈球绝不是摩擦的越薄越好,而是摩擦的越深越好。
高质量的弧圈球绝不是单纯的撞击的越狠越好,而是要最大限度的把这个撞击力转换成摩擦力,用这个摩擦力来达到撞击力的出球速度和力量。
如果你能把这三个因素都发挥到极限,那么你就能拉出真正的暴冲弧圈球了,你就能够感受到越是发力出球的质量越是稳定,那种触球时的重量和坠落感,就好像把球接在了手里再全力的扔出去!

要把那个打最大限度的转换成摩擦力,打是为了摩擦力而存在的,不是为了出球速度而存在,摩擦足够了球飞过去的速度绝不会比打跑的慢

在你挥拍接触球的时候,不能只是向上的力量,还要有一个向前的力量,同时这个期间要更快速的挥动手臂以保证加速度为正,手臂放松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我的建议练习的时候放弃求稳的方式,而是要着重的去练习触球时的手臂加速挥动,最好是发大力,不要去在乎球是否上台,而是要去感受那种最大限度的把撞击力转换成摩擦力的效果,最关键的一点你在触球时如果能感受到球很重,下坠感很强,那么就离成功近了,只要能找到这种感觉就不怕发力了,越是发力,出球的质量越是好!

总是听别人说要脚带动身体,到底应该怎么带动的

给你形象的比喻一下吧,你把这个过程想象成是以左脚及左边身体为支点,右边身体及手臂为半径的画圆行动,而这个行动的初始动力是由右脚的蹬腿来提供的,右脚一蹬腿就顺着左脚左腰为支点带动右腰及手臂进行画圆行动 再给你一个更形象的比喻,好比你拿着一根竹竿,你要以自己拿着的这端作为中心点进行画圆行动,而不是以另一端作为中心点 自己变成圆围的画圆行动。脚带动身体就是这个道理,要从脚腰的运动带着手臂运动,而不是手臂单独的运动

收小臂不要刻意的去收小臂,在放松的情况,大臂带动小臂,到触球期间的时候,随着惯性很自然的小臂就往里收了,触球的时候小臂与大臂的夹角大概是150度吧,就算挥拍的动作结束了,这个夹角也就在130度,这么个角度小臂能主动收到快块的速度?所以这个收小臂不是刻意去收,是随着惯性很自然的往里收

其实你仔细看看我前面说过的话好好分析理解就能找到答案了,最关键的,不要刻意去收小臂去转腰,而是要随着右脚的蹬动启动以左脚左边身体为支点的画圆行动,腰的转动,大臂的转动,小臂的转动都不是刻意的,是随着这个惯性很自然的摆动

要有一个意识,腰不动大臂不能动,大臂是随着腰动的惯性而动,而小臂也必须是要在大臂动起来的惯性带动下才跟着动

在练习的时候有过这样的重和下坠感觉,那样手感确实爽,像把球裹在球拍里再甩出去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