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开催眠术的玄机

 昵称11470479 2013-04-22

 巫术?科学?伪科学?关于催眠术的争论据说从两百年前就开始了。两年前,国内也陆续兴起催眠表演、催眠治疗,引发争议不断。
         最近,或许是受魔术热的影响,一直充满神秘色彩的催眠术又被人所关注,前有杭城记者亲身体验催眠过程,后有电视台制作探秘节目,播出催眠秀。
         对于至今没有定论的催眠术,人们一边惊叹不可思议的催眠现象,一边质疑真假;一边好奇催眠如何实现,一边怀有恐惧,仿佛催眠师能够随时将人催眠,把钱拿走。
        催眠术,真的像电视、电影中看到的那样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吗?

一位催眠师的自我揭秘

        揭秘者:吕承谕,催眠治疗师,2008年3月参加录制江苏卫视《人间》栏目推出的探秘类系列片《探秘潜意识——科学催眠》,并曾应江苏卫视《心灵捕手》节目之邀,表演催眠秀。

催眠

       电视节目中的催眠表演是事先安排过的 

       被催眠者的身体变得像钢板一样硬,可以承受一个成人的重量;一声令下,数位被催眠者集体入睡;被催眠者在催眠师的指令下做出各种动作,醒来后一无所知……
 电视上出现的催眠表演确实让人“叹为观止”,但也有人提出质疑:这是像魔术一样的假像,还是催眠师和被催眠者事先串通好的结果?
        不管催眠秀表演是否真实,有一点,吕承谕肯定地回答:被催眠者是经过挑选的,都是容易接受暗示的人。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在上舞台前就知道表演不会涉及个人隐私,从而乐于配合催眠师的指令性动作,进入被催眠状态。
        吕承谕说,大多数人以为催眠就是控制人的意识,被催眠者是无意识的,随便谁都可以被催眠,这些观点其实都是错误的,“催眠能够实现的首要条件就是被催眠者愿意接受,否则是催眠不了的。催眠也不会让人丧失意识能力。”

      被催眠者不仅有知觉、有意识,还能撒谎

        “如果被催眠者是失去知觉的,怎么能听到催眠师说话呢?”对于一些人认为的,催眠能够让对方失去知觉,可以任意操控的想法,吕承谕一句话就反驳了。
        “事实表明听觉是存在的,而且可能比任何时候都灵敏。武侠小说中不是经常讲到闭关吗?这也可以视作自我催眠的过程,依靠降低主意识思维,发挥潜意识功能,让感官更灵敏。”他如是解释。
        吕承谕强调,人被催眠后也是存在意识的,这是通过观察脑波变化的科学实验证实的结论,“在任何时候人的主意识都不会消失,除非是植物人。所以,一个人不想说的事,即使被催眠也不会说出来。比如我在表演催眠时,让被催眠者把钱拿出来、把隐私说出来,他还是不会做的。并且,被催眠者也能说假话。”
        吕承谕说,他遇到过夫妻俩闹矛盾,妻子因为丈夫说不清某个时间在干什么,因此找到他这里,让他给丈夫“催一催”,看他到底干过什么。
        “其实一个人对某件事抱定一个说法,即使被催眠了,照样能说谎。”吕承谕说,电影、电视上,经常看到过国外警察运用催眠来破案,但是实际上,催眠得来的口供是不被法庭承认的,“催眠不是‘吐真剂’”。

      催眠就是让人入神

        既然对于催眠的表面认识都被否定了,那在催眠治疗师吕承谕看来,催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怎么做到的呢?
        吕承谕解释:“催眠就是引导人进入专注的状态,高度专注在某一点上,相当于我们平时所说的入神。”比如说一个军事爱好者,你和他讨论军事战役的话题,他一定会沉浸在自己的思想里。这时你如果告诉他,他脸上有个东西,他会下意识地摸下脸。在旁人看来,他为了不存在的东西而听从了你的指令,好像被你控制了,其实,他只是专注在某件事中,逻辑能力下降了。
        一只左右摇摆的怀表或者水晶球,是催眠留给人们另一印象深刻的事物,它们又起着什么作用呢?吕承谕说,拿个表晃来晃去等都是非常古老的催眠方式,目的是让人专注在某个物件上,并且盯着东西看,眼睛容易产生疲劳。他在给人催眠时,从不用这些东西,而会引导人专注自己的身体,比如感觉自己的呼吸、心跳等。
        在吕承谕看来,生活中有很多“催眠”事件。比方关公刮骨疗伤时一边看书、一边下棋,就是为了转移注意力,自我催眠,忽略疼痛。《长恨歌》记载了杨贵妃死后唐明皇与她梦中相会,吕承谕认为这是太医对唐明皇进行了催眠疗法,缓解相思之痛。
        “引人入胜的广告、电影,也是对人的一种催眠。有些女性在销售人员推荐下买了很多无用的美容产品,实际上是她在听销售员介绍时,脑子中出现了自己变得如何美丽的画面,把自己给催眠了。”

      利用催眠实施犯罪不是轻易能实现的

        在电影《双雄》中,黎明饰演的心理学家催眠了郑伊健饰演的警察,让他为自己偷取宝石。利用催眠实施犯罪,这也是人们对催眠产生恐惧的原因之一。但是,吕承谕说,这样的情形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
        “首先,被催眠者要与催眠者有良好关系,愿意接受催眠。你不可能在大街上,随便找一个陌生人,就把他催眠了。其次,催眠者要有条件经常性对受害人催眠,给他下某种指令,作为刺激性信号。多次以后,当催眠者发出指令,受害人就进入催眠状态。不过,这些也都只是在理论上说说,操作起来非常精细,催眠者一定要是很高级的催眠师才能做到。”
        去年年底,电话诈骗案高发,有受害者汇出了数十万被骗金额。受害人觉得自己当时稀里糊涂就把钱汇出了,如同被催眠。吕承谕说,这并不是催眠,只是骗子告诉你很多信息,大脑来不及分析,信息阻塞,导致逻辑判断能力降低。
        “前面已经说过,催眠不能使人失去意识,不可能说让人拿钱就拿钱的。而且一定要对方接受催眠才能达到效果。从那些被抓获的诈骗犯的口供中也可以发现,他们并没有实施催眠。”
 吕承谕认为受害者提出被催眠的说法,基本上是为自己开脱。尤其是在掉钱、捡钱骗局中上当的,更是因为不好意思说出最初自己贪心的想法。

     催眠治疗治什么?

         在采访前,有同事认为催眠就是帮助人入睡。吕承谕说,催眠并不是让人睡觉,“如果一个人把人催眠得睡着了,这是失败的”。
         他介绍,目前来他这里治疗的大部分是抑郁、焦虑患者以及少年行为不良、叛逆等。他说,催眠状态下出现的场景和梦所反映出来的个人心理是一样的,只是催眠在有人引导下完成,比生理上的梦更有逻辑性,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能修改。
         比如,人的思维模式由他的经历所造成。有些叛逆的行为,从道理上,他都明白这是不对的,但是就是不能改正。催眠可以让人进入某些场景,告诉他一些问题有另外的解决方法,从而从其他角度来看待一个事物。这对于他来说,相当于重新经历了一遍,产生新的感悟,从而修正行为。

     有关催眠的其他疑问

         在一电视节目中,催眠师让一位被催眠者忘掉了自己的名字,另外的人在醒来后不知道自己做过了什么。催眠,可以抹掉人的记忆吗?
         吕承谕回答,有的人在被催眠后是会出现短暂失忆,但不是所有人都会这样,也不代表这个人一生都会忘了某事。“如果这件事对他而言是很重要的,肯定会想起来。除非你跟在他后面,时时进行催眠,这是不可能的。”
         另一盛行的说法是,催眠可以让人记起遥远的事或者当时根本没注意到的细节。在刑侦电视剧、电影中,这样的桥段时常见到。
         吕承谕说,人的眼睛所看到的东西都会在大脑中储存为相应的信息。催眠可以引导人们回忆细节场景,但是不是100%都能实现。
         另外,像把人变成如钢板一样硬的催眠效果也只是一瞬间的事,不能维持很久。“催眠可以增加人的感知能力。举重比赛,上场前教练会暗示运动员把杠铃想像成羽毛。不过,这也是在个人身体机能允许的状态下才能达到的效果。”
         容易接受催眠暗示的人是智商不高还是反应较慢?吕承谕的答案出乎常人意料,他说容易被暗示的人往往是具有丰富想像力的,“只要会做梦、会发呆,就可以被催眠,这和聪不聪明没有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