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聪明人都在用的催眠术》解读

 逆熵成长 2014-10-11
标签: 

杂谈

通过导语我了解到,在人群中,对催眠的认识调查表明,人们的反应大致有三种类型:

一是批评型,认为催眠是吹牛,是骗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能让人的意志不被自己左右的事情。这类人占30%左右。

二是恐惧型,一听到催眠马上表现出被操控的恐惧,并保持距离。这类人占60%左右。

三是感兴趣型,这类人积极的了解并参加催眠培训。这类人占10%.

意识是指在我们大脑中负责判断、思考、感受的部分。(这是左脑的功能)它评判出一件事情的好坏或价值,然后告诉身体是否应该遵从。意识最大的本领是评判。

无意识是指人类对自身或外在环境变化无觉知的现象。(这是右脑的功能)就是“做了事,但还不自知。”无意识最大的职责是行动。

不需要我们思考就能完成的动作,就是我们无意识行为,而控制这一系列动作完成的,就是无意识。我们刻意留意观察这些无意识行为,就叫无意识进入意识层面。

但是无意识并不是随时都能工作的,只要无意识接收到的信息,他们就会立刻执行。无意识不是容易沟通到的,因为无意识之外,人还有一个强大的意识评判,外界的信息要通过意识评判筛选,评价好坏后再把认为正确的信息传给无意识,无意识再把收到的信息转化为行为外显出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80%的话都会被对方的意识挡在无意识之外。所以,你才会觉得自己说的话没分量,才会觉得难沟通,甚至怀疑对方是否理解力有问题。

只要能先降低对方的意识作用,再和听话的无意识进行沟通,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而这就是催眠可以做到的。

催眠就是降低意识评判,与对方进行无意识沟通的过程。催眠师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思维去影响被催眠者。

     第一章张开你的第三只眼睛

一、不要想红色的大象(你不知道的左右脑对话)

人类大脑工作方式是,左脑接收到语言会在右脑里产生画面,语言的不断重复会强化右脑的画面。当面对一句外来的信息时,无意识会先处理画面,即使这个画面在生活中不存在,无意识也会从已有的经验中整合出一个画面来“交差”。

因此,不要想红色的大象原理,就是使人最终更加深了想红色大象的结果。我们的大脑不能接收否定词。

希望“催眠”身边的人,希望身边人怎么做,就应该减少使用否定词或否定句式,直接告诉他要做什么,能做什么。

讲道理启动的是听者的逻辑思维,易产生评判、抗拒。讲故事描述的情节、画面,易被无意识接收,评判降低,容易被听者认同。

无意识的运作特性

1、储存记忆的片段性:听到的,不一定记得住

耳朵可以听到所有的信息,并全部传递给无意识。但无意识只能跳跃性地记录接收到的信息。

催眠时应当做到,语言尽量简短,要说长句,则需要把握恰当的时机,突出重点词汇。在向对方传递重要信息之前,可以作停顿,这时恰好对方刚刚说完一句话,从他闭嘴的一刹那开始计数,7秒钟后传递你的信息效果最好。

2、不带评判地接受任何指令:不评判,听到即执行

无意识不带任何评判地接纳所有的指令和信息,只要传给无意识,它就会照单全收。自己对自己说的话因为没有评判,就能全部进入无意识。

催眠时应当做到,(降低意识作用的方法,就是催眠术。)在尝试催眠技巧之前,催眠师应该明晰自己催眠的目的和步骤。否则,盲目地将被催眠者导入催眠状态,可能会造成某些伤害。

3、重复会形成无意识习惯:重复21次,可形成一个无意识习惯

重复其实就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催眠方式。一个行为重复21遍就会被无意识接受的原因。

催眠时应当做到,重复是催眠对方的好方法,但重复的事情令人感到厌烦和抗拒,不是催眠术所要达到的效果。你重复的事情一定要给被催眠者带来愉悦的体验,催眠才有效。

4、图像更易被无意识接受:把你要传达的信息图像化

图像是与无意识建立沟通的方式,梦里出现更多的是图像,而不是语言。

催眠时应当做到,你希望被催眠者感应到你的行为和语言,最好把自己的暗示图像化。

汉字是一种符号图案,它能跟无意识对话。

5、不断追求更多、更新、更好的事物:更多、更新、更好的事物是无意识偏爱的。

无意识一直在不断地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这是个人可以进步和发展的原因。

催眠应当做到的,尽力去给被催眠者提供更新鲜、更有趣的信息,这会大大增强你的催眠效果。

6、更容易接受具体的东西:越具体越好

如果你说“好大一块石头”,对方无意识听到的就是“石头”这个具体、有画面感的内容。至于有多大,就完全由他无意识里储存的信息决定,不是取决于你的概念。

催眠时应当做到,你希望被催眠者接受你的概念,就必须让自己的表达更加具体。

二、不成功,就失败(你每天都在接受来自“重复”的催眠)

重复的暗示可以使人们形成思想,养成习惯。我们现在的思想、习惯、行为,都可看做被重复暗示的结果。

用“老鼠”“鼠老”各重复21遍,来验证重复暗示给人带来的巨大影响。

重复催眠的力量巨大,经常鼓励一个人,他就会在我们的催眠中变得优秀,经常重复斥责辱骂一个人,他就会变得越来越古怪叼钻。

我们一直生活在身边人的催眠中,不被他人催眠着走向成功,就会被别人摧毁而走向失败。

别让重复变成唠叨

1、为什么唠叨惹人厌:被记住的是感觉

对方讨厌的并不是你唠叨的话,而是你说话时带给他的感受。每重复一次,对方就难受一次。

2、如何重复才有效:嫁接愉快的情绪体验

3、当孩子迷恋赌博

孩子迷恋上了赌博,聪明的父亲没有进行“说教”,只是带孩子去爬山。到了山顶,当儿子大声欢呼,尽情享受成功的快乐时,父亲在一旁淡淡地说:“你看,除了赌博,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是值得我们去做的,对不对?”

在那一刻,儿子被深深地感动了。后来,每次再想赌博的时候,与父亲在山顶时的画面以及当时的感动全部跳出来,“更多值得做的事情”,父亲的这句话已经牢固地深植在儿子的无意识中。正是这样,儿子慢慢戒掉了赌博,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父亲没有对孩子唠叨,但是孩子依旧戒赌了。不是父亲在重复,而是父亲带孩子登山的愉快体验在孩子脑海中不断出现——有了这种愉快体验的嫁接,暗示不仅会被人接受,更会自行重复。

 三、总在角色里(玩催眠先自我催眠)

通过举例“销售汽车”游戏说明,要催眠一个人,首先要催眠自己。如把自己投入对方的角色当中,把顾客当成是自己——如果我是顾客,我凭什么去买这辆车?

只要有和谐轻松的沟通,催眠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要想做到和谐轻松的沟通,借助角色、用角色里的语言方式就是一个很有效的技巧。如果用得好,你完全可以在不知不觉状态下引导、暗示对方,让你们的沟通融洽、舒服。

催眠师在进行自我催眠的目的就是找到跟对方最契合的角色。

自我催眠只是一个过程,我们的目的还是让对方认同自己。

把“认同”说到别人心坎里

在催眠别人时,要让对方觉得舒服自然。    

1、安抚痛哭的孩子

    小孩打针时,痛得直哭,大人安慰孩子就是“好痛哦!”

这是小孩哭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样小孩感觉到的不是别人的安慰,而是“自”和“我”的安慰,外在的“哄”换来了内在的力量。这种感觉会留在孩子的无意识里,这也就达到了“同向”催眠持续性的目的。

2、“合拍”的秘密

学着去做大脑里那个“听话”的人,别人和你聊天就一定会感觉非常舒服。当别人滔滔不绝地讲他的经历时,你只要说三个字“太好了!”这是你对对方的一种认可,这就是一种“同向”。也是给对方的力量支持。

但并不是一定要一味地认同。当你遇到不认同的观点时,就要运用“格桑太极招”,他能帮助你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

“同向”消除了对方的意识抗拒,沟通由意识层变为无意识层进行。你说的话,对方会感觉像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因此,你要引导对方的思维和行为就会变得很容易了。

 四、同呼吸、同动作、同方向(同向,简单而有效的催眠)

    同向是催眠中运用很广的一种导入方法,它很容易让你在最自然的状态下得到对方的认同。

同向就是指你与对方的动作、姿态、语气、呼吸等都有相似之处就对了。这样的方式可以达到绝佳的催眠效果。

我们理解“同向”,就是彼此产生的频率(同频)接近,因而产生“共鸣”。人际交往中的“共鸣(共振)”就是“合拍”,就是两个人的沟通气氛很和谐。

我们也可以人为的“同频”,这样可以让人进入很舒服的放松状态了。

实现“同向”催眠的321原则

施展“同向”催眠的目标,去要做他大脑里的另一个“我”,将他带入催眠状态。人的无意识透漏的是他说话时的感觉,或是内心细微的变化。模仿的关键在于随他的心而动,对他的内心感受及时肯定,把自己和对方放在了同一状态里。(你的模仿只有不被对方察觉,你的催眠才能有效。)

(一)、3个秘诀

1、只模仿大的动作

抓住对方关键的身体语言,即同方向坐着,肢体动作多一点的,你的肢体动作也多一点。让自己的动作和对方大致保持一致。

面部表情要配合对方:微笑、大笑、悲伤或疑惑。

但以上所有的模仿都要以自然为主。

2、不一定立刻模仿

有的动作立刻模仿有时会让对方发现,从而显得不自然,延后一点,效果会更好。

3、重点模仿第一个动作,拉近彼此距离

       第一个动作,就是见到对方时对方的姿态,跟对方保持同一个方向坐着,让自己和对方处于同一状态。

    (二)两个要点

     1、语气、语调的配合

     模仿对方声调的高低;配合对方声音的大小;与对方语速保持一致;不时自然地模仿对方的语气,不可显得做作;与对方的尾音(升降调)保持一致;在话语中重复对方的关键词。

    2、肢体语言的配合

     /坐姿;手势;头的位置和动作;脸部表情;呼吸。

(三)、1个关键

是指呼吸,呼吸合拍就需要和对方同呼吸——深浅、频率都要保持一致。

在沟通中,沟通双方的呼吸若能够同步,彼此说话的长短句、语气、语调自然会保持一致。这样,使双方很容易处于同样的意境中。

五、票子、车子、房子,一个都不能少(抓住需求去催眠)

    举例说明,要想实现愿望,就激发他内心的动力点,让他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最后取得成功。

    动力点其实就是目标,目标人人都有,但为什么不是人人都能实现呢?从得觉的角度来看,大部分人在面对目标时都只是散乱地想想,没有把它运用成为自己的动力,要么从未相信自己能实现它。最关键的是缺少一个引导者,这个引导者可以是长辈、领袖,也可以是自己。

对于企业的领导者来说,想要员工和下属努力积极地工作,最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动力点。这不是简单依靠奖金和福利能实现的。他们激发动力点的方式就是——卖梦。

卖梦就是用未来的画面刺激现在的行为。你要做什么,要做到什么程度都明确地告诉下属和员工,把未来的整个画面结合对方的梦想详细描述出来,让对方从中看到渴望的梦想,这样对方才会被你催眠。

但真正催眠对方的是他自己的梦,而不是你的梦,没有人愿意为别人的梦想而奋斗。他们能被你催眠,是因为你能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聪明的人都是帮助别人完成梦想的人,而不是只顾自己个人梦想的人。

生命的六个层次

欲望和梦想都是一种来自心灵的动力,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催眠方法。看中物质的人,用物质去催眠;看中权力的人,用权力去催眠;看中梦想的人,用梦想催眠。

得觉把人的生命分成六个层次:

第一层次:关心自己。看点只在自己身上,忽略身边人的感受。情绪波动很大,很容易为了利益和得到他人认可被催眠。

第二层次:关心家人。在乎家庭,所做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为了家。总是从家的角度去看待和评判任何事情,不在乎自己。

第三个层次:关心集体。把自己放在团队里,在乎团队的得失、成败,在乎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和角色。

第四个层次:关心国家。更多的关心国家的事,喜欢政治,能为国家荣誉、国家进步、国家强盛付出自己的努力并从中获得快乐。

第五个层次:关心人类。关注人类,关注民族,关注人类发展,关注民族进步,喜欢做公益事业。

第六个层次:关心自然。关注自然,关注生态,关注地球,关注全人类的生态生活,喜欢做环保事业,不喜欢政治,可能是隐士,和自然界独处。

判断对方处于哪个层次,除了看上述所说的特征外,看他聊天的内容涉及哪方面,以及我和我们等关键词,还看对方在哪个点容易产生情绪。

提高生命层次,从两句话开始:“我做了什么”和“我能做什么”。 

     第二章   学到就能用的催眠技巧

催眠并不难,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情况下,比如购物、看电视、买菜、做饭或者聊天时向对方施加催眠术。

一、迅速改变(赞美是催眠的秘密武器)

    要改变一个人,首先要自己改变,把双方的角色改变,对话改变,结果自然也就改变了。

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对话的改变,迅速有效的催眠术:赞美。(其实赞美可以降低对方意识评判的)

赞美最迅速改变对方心境,让对方快乐起来的催眠术。人真正快乐的那一刻,是不带任何评判的。他会放下一切,忘掉还没做完的事,忘掉所有的烦恼,甚至忽略周围事物。

赞美催眠不仅能够让别人享受,也会给自己带来好处。因为赞美别人的声音会进入你的无意识,会让你的身心处于积极的状态。

如何赞美催眠?

认同和接纳会让人产生安全感,而赞美是一种特殊的认同方式,既认同了双方都拥有的品格,同时又认同了自身没有而对方拥有的品格。

技巧一:赞美对方什么?

赞美不是评判。赞美人的人格、感觉和未来。(赞美学习、工作和生活)

技巧二:什么时候赞美?

赞美首先要及时;其次,在对方无意识状态时赞美,最容易获得回应。(发呆时、兴奋时、运动时)

技巧三:非语言的赞美技巧

身体的位置——赞美别人时,让自己身体低于对方。(你谦恭,对方感到安全、愉快)

眼神——专注的眼神让对方感到你的尊重和认真,再说赞美的话。

合拍的动作与语言——人表达时,伴随着无意识的习惯性肢体动作。你接收的这个信息并及时给予回应,对方会感到非常舒服。语言也一样,相近的讲话方式可增加谈话双方的接纳度。

掌声、手势——有时在对方兴奋地讲完一件事后,你竖起的大拇指会比十句赞美的话效果还好。肢体语言是画面,不妨让自己多一些这方面的动作。(如鼓掌)

二、受够了,就会改变(催眠纠正坏习惯)

任何坏习惯,都一定是在特定的时间段给人带来了好处,所以我们戒不掉。

通过讲述戒烟的例子,来说明戒烟瘾就是通过扩大感觉上的痛苦,戒掉的坏习惯。

残缺理论

扬长补短等于倒退,扬长避短等于停步不前,扬长弃短勇往直前节约生命。

缺陷是财富,缺陷让我们与众不同,让我们独一无二。模仿别人,而不是做自己。只有当我们走进缺陷、接纳缺陷,进而享受缺陷时,才能真正看到并享受到自己,而你的人生也会由此灿烂起来。

面对一些习惯,能改就改,不能改就不需要再强迫自己改了,最后搞得自己筋疲力尽,改不了是因为我们还能从这个习惯里获得好处。当有一天,有那么一个人或一件事让你觉得“受够了”的时候,你自然就会改变。如果没有,你就带着这个习惯一直往前走,你不也过得很好吗?

改变也是从接纳开始的。

三、让无意识更敏感(来自画面的催眠力量)

画面更容易被无意识接纳,储存在无意识里的主要是直观的图片,即画面。

我们在交流时,就是在搜索大脑里储存的图片,然后让自己看到。如没有画面,沟通就会被阻断。

无意识对画面敏感,但并非所有的画面都会给我们带来影响。许多画面被无意识“拍”下来后就被“储藏”在了信息库里,成了沉睡在冰面下的95%,可能成为我们没被挖掘的潜能。

怎样才能让它不被“储藏”?

1、用足够的重复去刺激——无意识的记忆需要反复刺激。一件事情重复21遍,就可形成习惯。

2、用够特别、色彩丰富和带有情感的词汇去描述画面。一副没有特色的画面,也不太容易让人记住。如你和别人交流时,有意识地增强画面感,那给对方的印象就会更深刻得多。

3、让画面带来美好的体验——有时大脑会自动屏蔽无法给自己带来美好感觉的事物。若一幅画面能够给人带来美好的感觉,它就很容易起到催眠效果。

     怎样让画面更具催眠效果?

1、视、听、感全面出击

习惯视觉的人,更容易接收描写颜色、形状的词语;习惯听觉的人,更喜欢描写声音的语言;习惯感觉的人,容易被感受描写吸引。

催眠师最好同时选用视觉、听觉、感觉性的语言。

(1) 引导的层次更加丰富,增强催眠语的适应性;

(2) 能对被催眠的人进行重复刺激,使催眠更有效。

在日常沟通中,不时玩把催眠,具体该怎么做呢?

(1) 在谈话中多使用具体的名词,如木屋、石头、黑板等,我们都见过,容易在大脑中形成画面。

(2) 适当增加形容词,像老泪纵横、可怜巴巴、猛烈等,既有画面,又可唤起对方的感受。

(3) 语言要简洁,简洁描述一个场景,画面干净、清晰。

2、越具体、越催眠

画面能引领与改变我们的行为,许多企业就在用这一秘籍,制造特殊的画面催眠员工。管理者会让员工目睹成功的画面,使员工热血沸腾:“好好干,我也可以获得那样的成功!”

企业为优秀员工召开庆功会,有公司最高层给他们足够的尊重,以非常直观的方式给了其他员工一种被全公司敬仰的画面。

优秀员工的生活和工作,被制成电影短片播放给所有员工。他们的成功之路,也会给别人最明确具体的指点。该员工很快会晋级,他的待遇也会被很透明地公示在企业内部。这样的嘉奖,不仅让获奖者激动,更是让旁人心生羡慕。

公司做的这些,是在给旁人一个画面:只要努力,这就是你们的未来。

四、照片、电话和国外的儿子(定向引导想象)

以一个电脑销售员催眠老人买电脑的过程来看,定向引导想象催眠技巧达到了显效。

催眠诈骗,依然用催眠来化解——我们可以利用自我催眠,抵御不良催眠,具体步骤如下:

(1)压迫自己的眼球10秒钟,冷静下来之后再作决定;

(2)提高自己的生命层次,不要太看重眼前的小利,特别是不劳而获的利益;

(3)作决定前,可以多和家人朋友商量,听听他们的意见。

“走神”是自我催眠的一种,无意识活跃,是你自己在引导自己进入想象,此时,你会自动进入自由想象的世界——这是灵感闪现和创作的最佳时机。

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处理模式

眼睛向上看的人是内视觉,他的回答多半与看到的画面有关;眼睛左右转动的人是内听觉,他的回答多半与声音有关;眼睛向下转的人是内感觉,他会跟你谈他的感受。

内视觉的人,很容易被抑扬顿挫的声音吸引,描述颜色、形状的语言,肢体语言等读他很有效;内听觉的人,喜欢安静、有轻音乐的地方,告诉他事情的细节,模仿他说话的语速、语调,适当运用拟声词,他就会听;内感觉的人,需要比较舒缓的语速交流,多分享你的感受,适当用手拍拍他的肩、碰碰他的手臂,他非常乐意与你交流。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眼睛捕获什么信息呢?

第一,看眼睛向左转还是向右转。

右撇人,眼睛向左看在回忆,向右看创新。

撒谎的人说话时眼球也会往右偏移。

第二,看眼睛最后停在哪里。

停在上方,他希望获得更多的信息,试图从你的话里悟出更多;停留在你身上,他觉得你的话太虚,不够实在。你需要把你话具体和感受联系在一起,才能更好的引起对方共鸣;他的眼睛会直勾勾的看着你,表明你的话在他的头脑里没有相应的画面。这时换个他熟悉的话题就好了。

人在进入状态后,眼睛会朝哪个方向移动,属于无意识行为,不受他人控制。所以,这种依托眼球的反馈观察对方内心的方法通常很有效。

五、不想当将军的厨子不是好司机(新奇趣和失衡)

讲述关于一个应聘女孩运用的新奇趣的催眠方法,引起主考官的注意而最终被选中的事例,说明:奇怪的过程,有趣的感受,可以掌控的结果。这就是催眠的魅力!

“新奇趣”之所以能催眠人,是因为它能让人“失衡”。

当人失去平衡的时候,人的所有意识全部转移到身体上,所以你的大脑就会“空掉”,不能进行思考。人一旦失去平衡,就意味着可能会面对一定的危险。为了保护自己,无意识就自动接管身体,让我们本能的试图抓住任何支撑物,以求恢复平衡。这时候主意识是暂停的。

新奇趣指新鲜、奇怪、有趣的事物。新奇趣的事物要人瞬间“愣住”,大脑“空掉”,此时,把暗示传递给对方,就会直接进入他的无意识。

除了新奇趣,惊吓也是一种人为制造的“失衡”。人被惊吓的那一刻就是瞬间催眠,人的暗示语(“指令”最好两个字)就会直接进入人的无意识。

在心理治疗中,猛拉对方一下,让他突然间失去平衡,打断刚刚一直思考的状态,再为他输入一个新的指令,达到治疗效果。

新奇趣是为营造一种“失衡”的感觉,然后再无意识主宰大脑的那一刹那输入暗示信号。新奇趣营造的“失衡”不是身体而是心理。

被一些外在的东西影响和左右,为别人而活,那才是最可怕的操控,真正的操控。催眠拨开了阻碍他们看清真相的面纱,让他们开始选择,开始送给自己最精彩的内容,做自己人生的主人。他们还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招数去搞定同一件事情,每一次尝试是给别人一种惊喜,也是给自己的一次惊喜。在一次次的挑战中享受不断超越自我的喜悦,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精彩起来。

但这不仅仅是催眠的唯一乐趣,催眠最大的乐趣在于帮助别人。在调侃的同时,也让身边的人快乐起来。

很多人面对对方低落的情绪、无休止的抱怨,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不用安慰,也不必听他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重复说一次不幸,就是对不幸的一次确认。他反复用消极的内容确认自己的不幸,那你就用积极的内容去取代它。不管对方怎样抱怨,你只需要一直在他旁边说他的优点(不断重复积极的信号给被催眠者)。说不了多久他就一定会开心地笑起来,所有让他难过的问题都变得很容易解决——这是把一个人催眠快乐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借助“失衡”快速地帮助他人调整情绪

人和人沟通的最大障碍不是认知,而是情绪。当人处于强烈的情绪中,尤其是负面情绪中,智商会下降。这时候他被消极情绪催眠了,放在平时他可以接收的信息,现在都行不通了。此时,如何让自己的观念传达到对方那里?用催眠对付催眠是个不错的选择。

快速帮助对方脱离负面情绪的催眠窍门是:

    1、情绪脱离现场

    人们纠结于某种情绪中的原因往往是由于注意力过于集中在一件事上,思维走进了一个狭隘的胡同。这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帮他改变注意力。注意点变了,情绪就会随之改变,随后便可进入新的状态。

通过打断对方注意力的个案来说明:打断注意力的一瞬间,就直接帮助他找出情绪里积极的力量——如这件事情好的一面,或通过这件事情他能得到什么,这是消极情绪的人看不到的,听不进去的。可利用情绪突然被打断、脑袋空掉的那一瞬间,立刻转移他的看点,这时发出的积极信号就被对方的无意识接受,他的问题才能很快得到解决。

2、身体脱离现场

目的在于改变对方注意力,改变情绪可先从改变身体所在的环境开始。这个环境让他有情绪,待在这里只会让他在这个情绪里持续下去。触景生情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不开心想出去散心是非常好的主意。

具体做法是当对方的消极情绪产生后,不急于采取任何语言上的反应,而是先把他带到另外一个地方,或者让他转身自己轻轻压迫眼球20秒,让他冷静下来再做决定,因为人是会受到环境影响的。

3、运动

当人累的满头大汗时,大脑几乎是空白的,啥事都不愿意去想,就希望能好好休息一下。因为运动能唤醒右脑的功能,帮助我们迅速放下评判。

我们之所以产生情绪,是因为我们一直在评判,觉得这里不好,那里不满意。对现状不接纳的人,就会产生情绪。

当一个人情绪不好时,不要听他诉苦,也不要和他讲道理。只需拉他去运动一下。在运动中,左脑评判逐渐降低,情绪也就随之消散。在运动之后,再进行积极暗示,对方会更容易认同你说的话,他的心情也一定能被迅速催眠到平和甚至高兴的状态。

第三章 最有效的催眠,往往是最生活化的

 一、安全、信赖和接纳(家的催眠)

安全感是我们深层次的需求,无意识信任给我们安全感的人。最能给我们安全感的人,是亲人。最具安全感的地方,是家。家庭成员能够独立自主、彼此相爱,家才是一个快乐的居所,否则,家就像冰冷的坟墓。

对家的特殊解读,身体始终要在家里休息,而精神可以突破家的界限,上天入地,纵横万里,只要最后回家就可以了。

在家里我们一定要懂得示弱的技巧,做儿女的能够示弱,父母在离开社会回到家庭后就会重新找到价值感。做夫妻的能够相互示弱,就会让对方感到舒适放松,家庭就充满温馨。做家长的能够示弱,儿女们就有了成长的空间,就会变得独立自主。

家给我们习惯的催眠:身体的催眠,精神的催眠。家带给我们身体与心灵的双重安全感,安全感是接纳、包容和理解,你需要给家人带去这样的感觉就对了。

       家庭中的催眠艺术

1、情绪要接纳

接纳情绪是要先认同,再想办法改变。无法接纳,是因为你的角色感没有出来。你还没有完全把自己当成一个父亲、母亲,当成一个丈夫、妻子。角色决定你的态度,也决定你的心态。在不同的场合,我们需要给自己不同的角色,这样的人才能生活得轻松自如。

有的人在单位是领导,回家后还把自己当领导,这是角色没有转换过来。把自己放在高处的人,就不易与其他人“同频”,不“同频”的人是很难沟通的。没有流动的是死水,没有交流的家也是沉闷的家。

2、遇见问题,平述而不评判

遇到孩子考试没考好时,我们只需要接住孩子的情绪,不需要加点评。在孩子讲述完之后,对孩子说:“哦,知道了。”  如果孩子还有疑虑,就再提问:“你觉得呢?”  在这个过程中,关键在于尽量要让小孩的能量发泄出来,然后用提问的方式去引导他,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3、家庭成员的对待技巧

(1)善于向身边的人示爱

    (2)对孩子要赞美,对儿子说:“儿子,你真棒!”对女儿说:“有个女儿真好!”

(3)把爸妈当孩子看

(4)在家只讲感觉

感觉好,感情就好,感情好,结果就会好。

怎么感觉好,就怎么去经营。没有可学的模版,只有你自己经营的内容。

二、你的腿怎么这样放(阻断思维也催眠)

通过举例说明,突然提出有效的问题打断对方思维,进而引导对方进入催眠状态的方法很强大。适用范围广,面对面,打电话交流都可以实施。使用恰当,可以让之后的交流全部随着你新起的话题发展。

有效提问需要注意三原则:

1、指令清晰简短

2、行为容易实现

3、尽量不要触及对方的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

 通过一个被两难选择问题纠结的例子,来说明,每个人在思考问题时,都有自己习惯的造型和姿势。(你现在的腿是怎么放的?)这个造型和姿势他并不在意,而跟随他许多年。我们把我们需要的内容和他的这个习惯连接起来,就会产生巨大的效果。每一次重复这样的习惯,就像一个“开关”,就会引发新的体验,同时阻断旧的思维。

           如何让别人记住你 

通过举一个参加主持人竞选者竞选成功的例子,来拟定出场的方式:上场之后站好却先不说话,拉远目光将观众扫视一遍,然后收回目光与评委老师一一对视,然后优雅地与评委打招呼:“各位老师好,我们又见面了!” 这些老师之前与她没有见过面的,有评委会问:“这位选手,我们什么时候见过面?”正中下怀的问题,她按照步骤回答:“昨天晚上,在梦里!”这时,她开始最为关键的三句话介绍:“某某,带着21年梦想的某某(停顿),某某今天把21年奋斗所得的能量展示给大家(停顿),请看某某接下来的表现!”

这个开场白成了该环节最有吸引力的开场白,开场白的冷场引起评委与观众的紧张,接着她与评委对视,这让评委感到意外,忍不住会去注意该选手的形象,他们对选手的感觉就会更为贴近,自然非常想要知道她的名字,而最后三句介绍,重复了四次名字,又将一个为梦想努力的女孩的形象完全展示出来,这样一来评委怎么会不记得这位选手呢?

   三、 佛珠和六字真言(借力催眠)

通过讲述陈胜吴广起义的例子,来说明古代人所运用的“天意”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两个动力点,来催眠大多数参加起义。

因此,寻找动力点是很厉害的催眠方式。

对方的动力点,就是让对方最有感觉,愿意为之付出的事情。

通过老师为其母亲治疗疾病的例子来说明,为老人家找到了捻佛珠念六字真言“嘛呢叭咪”会使“家族受益”这个动力点,老人家就会去做了。于是,老人的状态就好了很多,身体一直处于健康状态。

如何找到对方的动力点?

1、问,最简单的方式。“你喜欢的是什么?”“你有哪些爱好?”

2、聊, 若你觉得对方回答的不准确,或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喜欢什么时,就跟他聊他过去的经历。

一个人独特的经历一定可以将这个人带入催眠状态,几乎所有的人在聊起自己过去的时候都会非常投入,不带任何评判。聊天时注意“同向”和倾听。同时要留意他最多提及的是什么,哪些对他感兴趣,哪些对他很重要等,这些都是可利用的催眠点, 一个人都有多个可以利用的动力点。

    3、看,聊天时要善于观察。当聊到某事时他的眼神会突然“发亮”。抓住这个瞬间,你就抓住了他的动力点。

4、听,听对方句型的变换。一个短句型的人突然说长句,或者长句型的人突然说短句,这里一定有内容。这里的内容或许就是他的动力点。

四、别人都喜欢的就是好东西(人越多,越容易被催眠)

游戏:闭上眼睛,手心朝上两手平伸,引导想象右手放一颗铅球,左手拴着一个气球,你的右手越来越重,左手越来越轻,好,对,就这样,然后再睁开眼睛看看,右手在下面,左手会在上面。

通过上述小游戏说明,人多的时候去催眠,效果往往会比人少时更好。

当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时,催眠的效果会呈几何化的增长。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会被周围多数人“同化”。

群体的凝聚会给人安全感,这也是人为何不由自主的“从众”的原因,安全感总是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行为。(“羊群效应”“从众”是受无意识场影响的结果)

这就涉及到一个集体催眠的概念。

催眠分三种:单人催眠、自我催眠和集体催眠。

在临床治疗中,集体催眠就是让病情相似、性别相同的几个活十几个人集中在一起实施催眠。这样既可以同时治疗多人,又可以消除被催眠者的孤独感和恐惧心理,还可通过催眠气氛,增加求治者对催眠效果的信服。

“场”催眠是一直存在的。如一个人进入一座城市、也会受到这座城市的无意识影响,并通过穿着打扮、言谈举止、个人喜好、思维模式等表现出来。那些追求“非主流”的人,他们看似个性,事实上也在“从众”——追求“非主流”这个圈子里大多数人罢了。

催眠实验:找十个以上的人,然后每一个人发一杯水,告诉他们要测的是味觉的灵敏度,让他们尝尝这杯水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味道。前面的若干人都给一杯味道很淡的甜水,最后两个给他们加一点白醋的水。

这个游戏的目的是证明多数人的选择,对一个人的感觉可能有决定性的影响。

因为最后两个人被前面的人催眠了。他们能尝出酸味,他们会怀疑酸的部分,肯定甜的部分。目的是与前面人保持一致。

实验说明,人们的无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有一个从众的趋势,会受主流的引导。十个人的语言形成十个语言场,越到后面越被前面的人确认、影响。这是社会场的一部分,不同的地域形成不同的场。人们为了归属感会不断受到这样场的影响。

人与人之间可以形成“共振”,“场”就可以看做多人之间形成的共振。我们经常被这种“场”催眠。

集体催眠就是借助“场”的力量,能否成功地营造这个“场”,就是集体催眠成败的关键。一旦把这个“场”建立起来,随着“场”里的人越来越投入,这个“场”的能量就会越来越大,进而感染更多的人。

五指理论

凝聚“场”的最好环境就是团队。如果你能将一个团队引导得当,就可以实现1+1>2的成就。从五根手指中领悟出来团队塑造理论——五指理论。

大拇指代表老大(领导者),食指代表副手,中指代表中层干部(配合者),无名指代表实干者,小指代表新人(创意者)。

如何应用到实际团队管理中呢?

在面对对自己定位不清或对上司指派工作不满的成员是,就是告诉他们五指理论——我们都有手,而且五指的分工本来就如此,因此你不需要抱怨。用他们无法否定的力量去解释他们的现状,本身就是催眠。

做好角色里的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能做的事和可以做的事,与其他的手指协调好,不去做无谓的竞争。每一根手指都是手不可缺少的部分,每一根手指同样有一根可以完成和它一样工作的手指。因此,就像生活中的我们,各自有各自的岗位,要清晰地定好自己的位置,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并配合好身边的人。只有五指齐心协力才会抓紧东西,拥有力量。

    第四章  生活中,催眠还能做什么

一、超人大战蜘蛛侠(催眠与潜能开发)

现代医学研究早已证实了人类的大脑有极大的潜能尚未被开发。现在的问题在于如何正确挖掘我们的潜能。这就像你明明面对一个金矿,却苦于手头没有挖掘设备一样尴尬。

尽管人类在潜能开发领域已经钻研了数十年,但成果甚微。主要原因是人体的潜能开发是一门结合了生物、医学、电子、心理、教育等诸多学科的综合课题。目前人类科学尚未发展到将其运用自如的阶段。或许我们等不到人类把大脑潜能开发过半的日子,但我们却可以用现有的工具,尝试着让自己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挖掘,这就是催眠。

   两种潜能开发的催眠方式:

   第一种方式叫“刺激”。

   人的身体里有一种叫腺三磷的化学物质,平时分散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但只要到危急关头,它就会如同闪电般迅速集结起来,在一种酶的作用下,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完成我们平常做不到的事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超能力。如当你跑步时在你背后放一只狼,你也可以成为刘翔。

这招迁移到生活中,除了突如其来的刺激外,就要人为的故意刺激对方,让对方产生“威胁感”或是“受够了”之类的感觉,进而催眠他为改变现状不断突破身体和心灵的界限。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刺激点必须是对方的情绪点。

这里的“刺激”不是“激怒”。激怒会让人陷入情绪里,他本可以做好的事情,反而因闹情绪不能发挥,与潜能开发背道而驰。但“刺激”却是一种力量,它会激励人去改变。如你是领导,要激发员工的潜能,就可以利用他的对手来刺激他——故意重视他的对手让他感受到压力,而不是扣他的钱来激怒他。在效果达到时及时收手,否则,对方容易觉得不得志而跳槽。

   “刺激”是让对方通过改变自己的方式来改变现状;而“激怒”让对方产生的是通过改变别人的想法,来改变现状。

    还有一种刺激是在他的前面放上一个像爱情一样美好的东西,催眠他自己主动地跑过去。 这就是“真情催眠”。              以此延伸,这个如同爱情一般美好的东西,就是人内心真正渴望的东西,如果实现不了就会有伤痛。此时所有担心、害怕都变得渺小,心里只有目标已及必须达到目标的信念。

   如果想通过这种方式开发自己或对方的潜能,或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等,都不妨试试“死亡法。”

   人害怕的、并不是老虎,也不是孤独,而是看到自己死亡前的样子。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思索死亡恰恰是激发潜能的好方法。

催眠学生让他们看看自己到死的那一刻会是什么样子。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以现在的工作、精神风貌、态度等为基础,想象就这么下去,10年后你会什么样子,20年后又会是什么样子。

很多学生醒来后都会感到不安,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原来一直在重复着长辈们已经走过的路,因为我们的大多数习惯是从家里带来的,习惯是种无意识行为,因为重复,所以才成为习惯,正因为习惯了,所以又会不断地进行无意识的重复,重复昨天,重复长辈们已经走过的人生。

没有人愿意重复别人的死法,这种感觉很容易就能发觉到。如家里有人得了肺癌病逝,其他人就会有意无意地减少吸烟次数,这其实就是由“怕自己也这样死去”的恐惧而产生的无意识行为。

这招利用的正是这种恐惧,最后被这种恐惧催眠,进而突破现有的瓶颈,激发潜能。

第二种方式叫“相信”。

很多目标不能完成,并非要实现它真的就那么难,而是我们在用经验把它划入困难的范畴,这些认知在阻碍我们的潜能开发。

另一方面,经验还会阻碍我们接受更多、更新的东西。一个只用习惯去批判一切的人,就相当于把自己封锁在了一个狭隘的空间里,很难突破自己,激发更多的创造力。

正因为大家有这样的无意识习惯,要“借力催眠”——用对方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催眠他。举很多相关的例子,为的是与对方思维习惯和已有的东西嫁接起来,再自然而然地连接到新内容上,这样对方才会觉得符合逻辑,才会相信这是真的。

因此,这里的“相信”,一是要相信自己,二是要敢于承认不一样,特别是和你价值观冲突的事物。被你丢掉的,才是最能让你突破自我的内容,并且要进行不断地探索、实践。一个人只要有勇气多在不同的领域里面去体验,就可以开发出不同的潜能。

任何负面情绪的出现,你都只需要告诉自己“那又怎样?”前面的全部内容都会被化解掉。请记住这四个字,这将成为你开发潜能道路上特别有用的一面防御消极催眠的盾牌!

怎样激发自己的潜力?

开发右脑——提高使用左手的频率、放飞想象力、运动、听音乐等,都可帮助我们开发潜能。

左脑控制着我们身体的右半部分器官,如右手、右脚,主要负责理性思考、推理判断和对语言的理解;右脑控制着我们身体的左半部分器官,主要功能有洞察力、艺术鉴赏力、想象力以及三维立体感受力。

左脑型的人习惯思考、逻辑推理、爱说教、做事程序化,喜欢评判。

右脑型的人想象力丰富、对音乐敏感、艺术鉴赏能力、执行力是他们最大的优点。

我们提到的潜能开发,通常是指开发右脑。

  二、《易经》中隐含了什么秘密(催眠与占卜)

《易经》真正要告诉我们的不是结果,而是方法。

占卜是什么?就是帮助你分析自己目前的情况,然后给出按照这种情况做下去会有什么结果的一个参考工具罢了。

只有江湖骗子,才会很明确的告诉你,你一定会怎样怎样。真正的占卜,只会说如果你如何如何,那可能会怎样怎样。

你只要改变现在,就可以改变结果。即便有其他不可控制的因素突然出现,只要你确定自己的目标,顺应实现这个目标的自然规律,在这个事物发展的主干道上行走,就一定会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很多看似毫无理由的行为,其实很有可能上是受到某种暗示的结果。

一个是意识作用的降低,一个是暗示,这两者是催眠里最精彩的部分。

所谓的好与不好其实只是一个自我暗示而已,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必定有它“阴”或“阳”的一面,关键是你更多关注的是哪一面。让自己养成去看灿烂面的习惯,送给自己积极的暗示语。

《易经》占卜是智慧的结晶,只是我们用错了方式,才使得很多人打着它的幌子招摇撞骗罢了。

每个人都有无意识心理,它无法量化,体现为人的某种行为或语言习惯。无意识状态会引发很多无意识举措,当事人察觉不到,却能被别人感知。

相牌共有128张,分文字和画面两部分,各64张。牌上的文字和画面可以体现出人类的无意识状态,牌作为人和人之间沟通的载体,因此可以解除对方的阻抗情绪。当玩牌者选牌后,对文字、画面作出自己的解读,透漏出自己的无意识思维,此时心理咨询师通过对玩牌者的解读,了解他的无意识状态后,可以为他做出心理分析,并根据牌相,结合玩牌者的思维习惯提出生活建议,做出积极正面的引导。

三、故事、噱头和人气(销售就是常见的催眠)

所谓催眠式销售就是在销售中融合催眠技巧的销售。通过催眠招数首先快速地与顾客的内心活动合拍,建立信赖感,在此基础上与顾客进行无意识的沟通。

在催眠式销售中,第一步让顾客放下评判。

第二步主动权交到顾客手里,与其无意识进行沟通。

因此,今后在交往中已经感觉到对方的引导目的,不妨将你的感受表达出来。你直接告诉他,这个东西我不想要,或者我希望去商场购买更有信誉保证的产品。你就赢得了主动权,也避免了上当受骗。

四、听话的才是好员工(企业管理中的催眠)

作为管理者如何催眠员工呢?

1、梦想引发心动力

企业管理中最大秘密四个字——引领梦想。包括两层含义:一要满足员工已经存在的梦想;二要为员工制造梦想。

2、安排好团队的角色定位

团队的老大只做两件事,第一协调,协调员工关系和位置。发挥员工的优势和有成就感。第二画梦。老大必须走在前面,员工有盼头。

3、低调做人

就是不要把自己当个“东西”看。催眠同事要从放低身段开始,把自己和大家放在一起,消失在群众里。这样才能让对方觉得你没有危害,进而更容易放下主意识评判。

只有我们开始不把自己当“东西”的时候,才有可能算个“东西”。

4、高调做事

采用高调做事的方式催眠,别人就会从你身上感觉到力量,就会觉得“你很能干”“可依靠”。这种力量从来不属于懦弱的人。

5、150元一节的早教班(催眠与早期教育)

主导我们人生进程的无意识习惯,主要形成于3岁之前。孩子对世界没有评判,全然接纳身边的一切,学习力最强,没有主意识阻挡,信息直接进入无意识,大部分又会转成无意识行为,进而形成孩子的无意识习惯。所以这个年龄要让小孩多看多听多读。

因此,无意识思维习惯的不同,不同的内心对话模式,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无意识是人生最重要的引领者,在3岁前,你只需要带孩子做一件事——看,一直看,看到他累为止,等他醒来后继续让他看,看的场面越大越好,色彩越丰富越好。

直接与无意识沟通的是画面和符号,这些画面,绝大部分就来自3岁以前储存的画面。你带小孩四处看,就是在往他大脑里储备信息。储存的画面越大,未来的梦也会越大。

催眠孩子的方式,你用对了吗?

生活中常见的教育方式:

(一)“对人不对事”

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较,就会使孩子养成“不由自主与他人比较”的无意识习惯,这样一定会让他在不同的领域看到自己的不足。在不断补缺的过程中,走完自己的一生。虽然有所提升,但最后发现忘了做自己。

忙于补缺的小孩相当于一直在做自己并不擅长的事,因此,这种小孩会活得很累,也容易自信心不足。

(二)“孩子啊,爸爸挣钱不容易”这叫隐形的折磨

经常用这句话催眠的孩子,就相当于在他的人生路上,用爱打了一个包袱,让他一路背着前进。它会激励小孩,也会让小孩懂得心疼父母,但被包袱压着的人是不容易快乐起来的。

(三)“努力学习,考上大学爸爸给你买笔记本电脑”这叫有条件的爱

这样被催眠的孩子,很在乎自己的得失,内心的感觉容易受外界影响。会因为得到而开心,也因为失去而悲伤。自己的人生被他人或其他事物所主宰,而不是自己。父母把看点缩小到某一个具体的事物上。格局太小。

父母爱孩子应该是无条件的,不谈任何条件,就是要让孩子知道:“不管发生什么事,你永远是爸爸妈妈最棒的儿子!”这样孩子的心底里就会有根,才不那么容易被其他东西所催眠。

要判断你现在催眠孩子的方法究竟对不对,很简单:就看孩子有没有“旺”起来的感觉,如能让他越来越“旺”,说明这个方法很适合现在的他,如果让他“蔫”了,你需要改换一招催眠术了。

赞美是催眠,批评也同样是催眠。虽然提倡鼓励和赞美教育,但并不意味着骂孩子就一定不好。这就像西方人常说的胡萝卜加棍棒的教育,宽严搭配才能催眠孩子,让他自动抵御错误的方向。

   第五章  从现在开始玩转催眠秀

第一步:催眠感受性测试

测试来访者进入催眠状态的速度和程度。就是看对方容易不容易催眠,以及能催眠到多深。

催眠学界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将催眠现象的产生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物质层次——脑神经系统功能;第二层次是精神层次——个人心理活动的接受情况。

  换句话说,容易接受催眠的人,不仅不傻,相反这类人的脑神经系统功能状态良好,具备聪明、敏感、注意力集中、容易接受外界的事物等特点。

  经过感受性测试后,催眠师会和被催眠者作进一步的沟通,消除被催眠者的疑虑,让被催眠者对催眠师产生信赖,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催眠师可通过掌握的情况,确立施术方案。而这个取得信赖的沟通过程,会让被催眠者放下评判,更配合整个催眠的实施。无论何处,沟通方法的首选,都是“同向”。

感受性测试方法:

1、注视转睛法

    面对被试者,伸出食指,令被试者凝视片刻,观察其能否较久地注视手指而不他视。然后,缓慢地上下、左右移动手指,观察其眼球是否随指移动。

    判断标准,如能服从指令说明注意力易集中,催眠感受性强,反之则弱。

  2、闭眼法

    令被试者静坐,全身放松,微闭双眼。施术者对面而坐,观察其眼睑是否眨动,眼球是否频频移动。

判断标准,如眼脸经常眨动,眼球移动频繁,则感受性弱。可询问被试者闭目时有否杂念,有者感受性则弱,相反则感受性较强。

 3、举手法

    面对被试者稍坐片刻,然后要求被试者按照指令举左手或举右手,多次交叉试验。

判断标准:如能按指令执行,慢慢举手者则感受性强。如经常举错,说明被试者注意力不易集中,感受性弱。如举错手能立即自行更改,说明有一定的感受性。

 4、抬手法

令被试者站立,将手臂放松,施术者握着其一手臂上下摆动。

判断标准:无抵抗甚至自行上下摆动说明感受性强,有抵抗,手臂肌肉久久不能放松,呈被动摆动,感受性差。有时被试者未能领悟放松的方法,需重复教他放松,再进行检验。反复试验仍然不能放松,说明感受性差,不易被催眠或不会进入深催眠状态。

 5、摆手法

令被试者站立,双手同步向前后摆动,当听到施术者叫停的口令时就停下来。在被试者双手摆动数次后(双手向前摆动时)立即叫停,观察双手是否固定不动。

判断标准:不动,说明感受性强,恢复原来站立时双手下垂的位置者,说明感受性不强。

6、躯体摇摆法

令被试者双脚并立,微闭双眼,施术者立于对面,双手夹住其双臂,使其身体左右摇摆7—8次,中途突然松手。

判断标准:被试者是否倾倒,左右摇摆而无抵抗,自行摇摆,松手后又有倾跌现象,说明感受性强。相反感受性弱。

7、后倒法

施术者立于其后,令双脚并立,两手下垂,闭眼,头向后倾,放松全身肌肉,轻轻扶住他的头部,使其慢慢地往后倒。

判断标准:当手离去不扶他的头时,仍继续往后倾倒者,说明感受性强,不后倒或双脚移动怕跌倒,感受性不强。也可往前倾倒来检验感受性。

8、下肢放松法

被试者平卧,两下肢平伸,令其尽量放松腿部肌肉,观察下肢和足有否移动。

判断标准:能遵照施术者的指令尽量放松肌肉,下肢没有抵抗,说明有较好的感受性。难以放松,肌肉有抵抗,说明感受性不强。

9、感觉检验法

取两杯白开水令被试者尝试,要求他辨别出哪一杯是微甜的糖水,哪一杯是无味的白开水。

判断标准:被试者认为一杯水是糖水,暗示性较强,说明催眠感受性高,认为都是白开水,暗示性不强。说明催眠感受性低。也可暗示被试者某杯有点甜,要求他再仔细辨别,观察其感受性,能感觉出有甜味,说明感受性较强。

第二步:实施催眠

生活中我们更多面对的是销售、管理、教育等,这些需要维持长时间的催眠。把对方带入催眠状态后,如不作进一步的深化或强化,人的意识作用很快就会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可能你想达成的目标还没开始,对方就又开始评判了。

深化催眠的方法有很多,如放松法。

在深化过程中,需要把握的是对“节奏”也称“间隙”的把握。它直接决定你的深化能否成功。也就是说,上一个指令没完成,下一个指令又来了,或者是上一个指令早完成了,下一个指令迟迟不下达等,这都会影响催眠效果的。

每个人的感受程度不同,放松一个部位需要的时间不同,消化一句话的时间也不同。因此,没有既定的规定,一定要在多少秒钟后开始下一个指令才是最好的,但也并不是没有方法可循。

最好的方法是,自我催眠。

把自己放在被催眠者的状态里,想象和他一样,你向他发出的催眠暗示语,也让自己接收到,和被催眠者一起逐步放松。你的感觉会告诉你,什么时候下达指令才是最好的。

让自己和他同时被催眠的绝招,就是同呼吸。尽量保持呼吸节奏、深浅的一致,这样对方不仅会更容易入境,而且很多被催眠者都认为,随着催眠的逐渐进行,他们慢慢感受到和催眠师融为一体,有的还会觉得催眠师的声音像是从大海的另一头传来,宁静而又有磁性,非常舒服。

同呼吸可以让两个人的情绪发生共振,甚或不用说话,就能调整好对方的情绪。

只要做到让对方放松,并保持好节奏,深化催眠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接着要做的是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想象力丰富的被催眠者,可使用画面法,让被催眠者想象一幅图画,引导他逐渐走进画里。如他说是一只鹰,你让对方具体描述鹰的颜色、体形、动作、眼睛等,逐渐集中对方的意识。

对于这幅图,要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因为图是被催眠者想出来的,来自他的无意识,因此,反映着他潜在的一些信息。心理医生根据这个进行剖析,进而找到影响他的心魔。

另外,还有走楼梯法、过隧道法、搭电梯法等,如想象力普通,改用手臂下降法、数数法。

通过问,一方面是把主动权交给了对方,心理上占优势者,意识作用会降低;另一方面,人在说话时意识作用处于降低状态,尤其是对方感兴趣的事、自豪的经历、有情绪的故事等,都可让对方一直持续在催眠状态里。

画面催眠的秘密就是要你通过问,人对方把视觉、听觉、感觉等细化。这样可以深化催眠,而且你也得到了想要的信息。

第三步:启动新的动力模式

催眠的根本目的,是让人生活得更加幸福。它的重要作用是要借助催眠启发他人的新动力模式。

为逃离痛苦,追求快乐,人会形成一系列的自我保护机制。如一遇到陌生人,就要提高警惕;一看见阻碍,就要回避等。全都是“一......就......”的固定思考模式,这种固定的思考模式,就属于我们的无意识思维习惯。我们平常感觉不到,但只要前面的条件出现,后面的结果就会自动弹出。这种思维模式,一方面会保护我们,但另一方面也会阻碍我们接受更新、更好的东西,甚至将我们带入痛苦的处境。

快乐的人为什么总快乐,悲伤的人为什么总悲伤等,这和大家无意识里的那个“一......就......”的动力模式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没办法让一个人不进行自我保护,这是所有人的行为出发点,也是他的行为动力。但我们可以利用这种自我保护,让对方看到更好的东西,把“一......就......”的动力模式,换成另外一种更积极、格局更大的新的动力模式。在今后,对方就会用这个启动的新模式去面对。以前是看见陌生人就提高警惕,因为害怕;现在看见陌生人要微笑,因为自信了。

启动一种新的动力模式,关键在于让对方真正相信了什么,并且还对此确信无疑。

通过催眠,降低对方的意识阻抗,把你要交给对方的东西,种在对方的无意识里,变成一种信念,成为他今后的行为动力。

实现的方法就是“借力催眠”。

“借力”完全利用对方无意识里的内容(就是借用对方的思维模式、已经确信无疑的观念等),逐渐引导出自己要告诉他的新内容。

当你的观点和看法,没有与他固有的东西相冲突的内容时,对方的意识作用会降低,思维在每一步都看似无懈可击的逻辑里逐渐被引导,信息就可以毫无扭曲地全部进入对方的无意识。

很多人希望用催眠方法去完全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这是不切实际的。我们改变不了任何人,能改变他的只有他自己。催眠能做的,只是给他一个“场”,让他在这个“场”里找到行为的动力。看到自己改变的能力,进而影响他的行为,就像是让他看到站起来的好处,最终说服自己站起来,仅此而已。

  你要启动他一个怎样的动力模式,这就是你的催眠目的。

  催眠别人之前一定要确定目标,你想催眠他接受你的观点,还是要把手上的东西销售出去?这一点相当重要。

  催眠的目标是启动新的动力模式,方法是“暗示”。

进入催眠状态后,意识作用下降,“暗示”就能进入对方无意识,此时“暗示”发挥的作用最有影响力。意识作用降低得越多,盾牌阻挡的范围就越窄,能传递给无意识的信息也就越多。

   无意识是最听话的执行者,只要被它收到,它就会指导人开始行动。

    暗示的方式不只是语言,还有眼神、动作、表情等。

在管理中,主动和员工培养默契,这也是催眠的暗示语。

    暗示语的模式有三种

    第一种:指令

    清晰,简明扼要,用简单句以命令的方式说出。像“看、听、坐下”等。简单、直接的指令,总能打破对方之前的思维平衡,指令直接进入无意识。行为发生在意识之前。

第二种:选择式

这种句式预示某些事情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

如你是打车还是坐公交车呢?(暗示一定要走)

第三种:反义式

就是把两种相反的情况并列在一起,常常是反面那一部分隐藏着催眠师想要的结果。

如你越是感受到紧张,你就越享受放松。

总之,从催眠感受性测试,到导入催眠,再到深化,其实都只做一件事,那就是降低对方的主意识评判,在这之后你再告诉对方:“你像钢板一样坚硬无比。”对方就不会评判这句话是不是对的,而是直接“乖乖的”把它转换为行为。       所以在这个时候,通过暗示启动对方的新动力模式(必须是正面的、积极的),效果才是最好的。(催眠师都必须恪守催眠师的职业道德)

第四步:唤醒

催眠师在催眠结束后都要做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唤醒。

唤醒有直接唤醒和后催眠暗示两种。后催眠暗示就是催眠师在被催眠者还处于催眠状态时,对被催眠者觉醒之后要做的行为进行的暗示。

如在唤醒被催眠者之前催眠师告诉他:“等一下我数完1之后,你就绕着教室走一圈。”(或“当我数完1之后,你倒着念你的名字三遍,每一遍名字的后面都要加上太好了!”)这就是催眠师的暗示语进入对方无意识的结果。

后催眠暗示优越于直接唤醒,在于它利用对方已经处于的催眠状态,进行了二次催眠,巩固催眠效果。

利用这个过程,很多催眠师会趁机给被催眠者安一个“一…………”,或者“当……时候,你就……”的开关,把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这样,二者中有一个出现时,这个开关就会立刻打开,引出另一个作为下文。

如,你要改变对方的消极情绪,给他施加“当你醒来,一听见嘀嗒声,你就会立刻忘掉所有的烦恼,开心的笑起来”的后催眠暗示。这样,当对方每次听见“嘀嗒声”时,就会感到莫名地轻松起来。这样的后催眠暗示效果非常好。

人一般不会一直持续在催眠状态里,当有外界刺激,或当一件事情结束的时候,人自然就从催眠状态里醒过来。遇到某种信号暗示,又会自发地进入另一个催眠状态。不过后催眠暗示同样可以使用,并且有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催眠一点都不神奇,它暗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里。时常关注自己的思维习惯,关注自己和他人在什么情况下行为会被影响,哪些东西会影响到大家的行为,这样,你机会发现,其实,生活才是最厉害的一本书。

   第六章  来体验一下被催眠的感受吧

一、当你意识到了,也就没效果了(被催眠是啥感觉)

被催眠后的感觉,多数情况下是——完全没有感觉。换言之,就是你觉得一切都很正常,跟对方就是在谈论一些日常话题,没有人催眠你。

被催眠的感觉就是平时你不会说的话,不知为什么,此时你就会说出来的感觉;就是你对他无比的信任,乐意听他的话的感觉;也是你全情投入一件事的忘我状态……

所有这些状态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你压根儿就不认为自己是在被催眠。如果你感觉自己在催眠状态里,那说明你已经从催眠状态里出来了。

催眠有浅催眠、中度催眠和深度催眠。心理治疗中,应用最多的是浅催眠和中度催眠。

判断自己是否被催眠的标志:大脑虽然非常清楚,或许空掉,或许还在思考,但是身体却不由自主地在听催眠者的话。

判断对方是否被你催眠,可以通过观察他“注意力是否被你吸引”获得。

对催眠常见的疑惑:

1、催眠就是睡觉吗?

催眠有助于睡眠,因为在催眠状态下,整个身体和意识都处于放松状态,因此,不管是身体还是大脑都可以得到非常好的休息,并且深度和质量都高于一般睡眠。

但催眠不是睡眠,虽然表面看起来很像,催眠状态的意识是清醒的,你完全清楚你在做什么;但睡眠中的意识是沉睡的,就像你不可能在梦中对梦进行评判、任意改变梦的行径一样。另外还可以从脑电图来看出,催眠和睡眠状态时,脑电波的不同来。

2、催眠会不会透露你全部秘密?

很多人害怕催眠,是害怕被人控制,泄露隐私,甚至受到侵害。但实际上,对被催眠者不愿意做的事情,在催眠状态下,他也不会去做。催眠只是提高人对暗示的接纳度,但不是所有的暗示都会全盘接纳。当出现与你的价值观明显冲突的信息时,无意识与意识相互协作,对你进行保护。因此,你想保留的秘密,依然可以被你保留。

3、既然自己不想说的话还是可以不说,不想做的事还是可以不做,那这还叫催眠吗?

想不想说和想不想做是人意识思考的部分,随着催眠的深入,意识作用的降低,被催眠者不想说和不想做的内容就会越来越少,愿意提供的信息也会越来越多,整个过程都是被催眠者在“愿意”的情况下完成。至于被催眠者“愿意”说多少,就要看催眠师的催眠功力,能让被催眠者感受到几层的安全了。

二、改变情绪,消除心魔(催眠的效果远不止如此)

催眠流程是:感受性测试,导入催眠降低主意识评判,无意识上场施加暗示唤醒。

催眠除了消除我们沮丧的情绪外,还能做什么呢?在心理咨询中,催眠师会不断给被催眠者积极的暗示,从无意识改变被催眠者大脑里的画面。因为我们大脑里的画面由我们过去的经历决定,而这些画面又会决定我们的情绪、行为和体验。

在得觉咨询中,有“过去-现在-未来”法,过去虽然已经结束,却决定了现在,而未来又在现在的决定里。

我们现在的生活全是由过去的决定组合而成,换句话说,任何一个现在,都是全新未来的开始。

人之所以会产生痛苦,是因为虽然生活在当下,却还处于过去的角色中-因为他的脑子里都是过去那次失败或意外带给自己的消极感受。此时,过去的角色覆盖了现在的角色。经常回忆过去的人,是对现状不满的表现,过去容易让他产生成就感,于是常常回忆过去。此时,我们要做的就是增加新的角色看点。

走进咨询室的人都渴望改变现状的,未来一定有他渴望的内容。得觉通常会使来访者进入未来的角色里,用未来的画面引领来访者,他就会从伤痛、无助中走出来,为未来的角色做好现在。

具体操作方法是,首先帮助来访者确认他是处于现在状态里,使他认识到现在的他需要为未来的快乐而做出改变,此时已经将他带入浅催眠状态。接下来再将来访者带回到过去,重新体验一次痛苦。

一来可以帮助来访者释放情绪,二来也可以让他再次确认,不要再重复那种痛苦状态的决心,未来还有更美好的快乐。

然后再将他带回到现在的位置,引导他做出改变和计划。并再次将他带到未来,引导他想象改变后的好处,这是为了让他不断地确认“我要改变”。最后再回到现在,进行再次的确认。

整个催眠过程一直在同向,通过重复的确认把“我要改变”这个想法作为一种信念种进被催眠者的无意识,成为引导他未来行为的新动力模式。

催眠的效果不仅仅在催眠室里,这种效果还具有持续性。一是能把暗示种进被催眠者的无意识里,成为影响他往后行为的无形力量;二是被催眠的人,在今后会更容易被导入催眠状态。

要成为优秀的催眠师,一定要学会观察对方的无意识习惯,是哪些催眠因素会把对方带入催眠状态,这样获得的催眠招数才是独一无二,因人而异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想要开发潜能的人, 就要学会听积极的音乐,听有大格局的音乐。如古典音乐、交响乐等。

能将催眠运用在交流、管理、教育等方面,把降低对方意识作用放在首位,此时你才会成为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人。

三、王子、公主、还是青蛙?(前世今生究竟从何而来)

    前世今生作为一种理论,或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都是西方文化的产物。虽然在东方文化如佛教中也有关于轮回的部分,但它更侧重于教育人们当下做好事、做善事。但无论如何,了解前世今生这种不一样的催眠方式,可以为我们的心理治疗或心理调适增添一种可能性。

    四、你站在哪个层次(得觉看人生)

得觉把生命看做一个行走的过程,从生到死,我们都沿着三条生命之路看过、走过、感受过。

这三条生命之路分别是躯体、精神和道。

生命的第一条路叫做躯体之路,是因为躯体是生命的载体,像一条线段起于出生而终于死亡,正如人生二字从字形上拆解为人人入土,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躯体所必然经过的过程。甚至大到万物宇宙,也终究会有泯灭的一天。

生命的第二条路叫做精神之路,精神聚集着躯体存在的能量,同时起于出生,却如一条射线一样可以到达无穷。每个生命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聚集了大量的古老信息,只是需要个体通过躯体的感知与学习来进行主动的整合与优化。

人的精神可以有六个层次:关心自己,关心家庭,关心集体,关心国家,关心人类,关心自然界。

层次越高生命的境界就会越高,感受的喜悦程度也就越高。

生命的第三条路叫做道。就是指存在于躯体、精神两条路之上的一种境界。从心理学角度,可理解为影响生命发展的无意识习惯和思维模式。

道是无形的,但时刻影响着我们,让我们的感觉时而在躯体之路上,时而在精神之路上。当感觉在躯体之路上时,我们关注外在的物质与环境;当感觉在精神之路上时,我们关注内在的情感与思考。

在生命之路上,我们既有物质的需求,也有精神的追求,并无优劣之分,也都能够带来短暂的快乐。然而,最重要的还是道,因为只有道能够使我们的生命层次不断提升,使我们持续地处于喜悦状态中。

当真正懂了这三条路是怎样引导我们走过生命的历程,我们就会在生死这个问题上得到觉悟。那就是,生命最重要的其实应该是当下-你当下处于什么样的境地?你当下的生命释放怎样的能量?

说到生命的能量,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爱。

爱,首先要传承。爱的能量就像河流一样从远古而来,也必然要流向未来的子孙后代。就像我们的父母给予无私的爱给我们,我们在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完全回报。你必须将从你父母那里获得的爱传下去,得觉称为记情。记情不是感恩,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被爱所累,而是被这强大的能量催眠,获得喜悦的当下。

爱还要在身边的人之间流动。爱的流动是一个增加能量的过程,我们既要懂得接收爱,更要懂得付出爱,因为接收是为了回应付出者,而付出才是真正增加生命能量的部分。

得觉人生其实就是自我催眠的过程,其实,掌握自己的生命并不难,只要能够掌控每一个生命的当下。

第七章  格桑教你实用催眠小技巧

催眠就是降低意识评判,与对方进行无意识沟通的过程。这也是催眠有效的秘密所在。知道了催眠的秘密,就可以将催眠技巧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催眠技巧举例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