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问题暴露在课堂上的“三种练习”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教师过分重视导入和新授,忽略训练巩固。 学生的认知遵循“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规律。练习可以诊断教和学多个方面的情况:一是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二是让学生有效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形成一定的技能;三是反馈授课过程中的疏忽和遗漏,四是让学生实现对学习的体验和个人的发展。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可以得到教师的点拨,随时提出问题都可以得到教师的解答,这样,学生的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根据反馈,教师可以对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 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少讲,把时间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练习时间的长短随教学的内容及其难易程度而定,一般为20分钟左右。 建议您通过实施以下“三种练习”的办法来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一、及时练习 所谓及时练习,就是在教学时必须边讲边练,把练习穿插于新课教学过程之中,在不破坏教学整体性的前提下,学到哪儿就应练到哪儿,不搞集中练习。 通过及时练习,不但可以避免学后迅速遗忘,让教学的内容得到及时巩固,还可以发现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特别是数学课,练习要及时,否则会影响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学生当堂练习,当堂校对,当堂订正,这种学习方式学生进步快。 成功的教学模式、教学流派都很注重练习的及时性。例如洋思模式主张“当堂训练”,著名特级教师邱学华提倡“及时反馈,练习当堂订正”。 当然,“及时练习”不仅仅是指课堂的练习要“及时”,也包括课后的及时练习、单元和章节的及时练习, 二、补充练习 学生的练习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的习题,因种种需要,我们必须补充练习,补充练习是教师主导地位的体现。练习的补充要有目的性、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和趣味性;根据需要,我们可以补充基础性、提高性或创新性练习。 在下列情况下,我们要进行练习的补充: 1.因教材的习题太少而补充。 2.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补充。 例如,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去分母是一个难点,这时,可以补充这样一道练习题,增强学生的辨识能力,消化难点,减少解题出现错误: 方程 A. C. 3.为培养学生能力而补充。 例如,学习绝对值后,可以补充这样一道练习: 若 A.10 B. 本题不但可以深化对绝对值概念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和训练分类讨论思想。 4.因学生的差异而补充。 在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分层,尽可能做到使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练习,每个学生都能从练习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为了做好练习补充,我们平时要注意资料的积累,如积累每年的全国中考试题汇编和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等等。 三、独立练习 所谓独立练习,就是老师对练习不作任何提示,学生象考试一样进行练习,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习惯。学生独立练习时,老师必须进行巡视,对学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 学生在教师监督之下独立完成练习,教学的问题就暴露无遗。 数学课堂的五种板书 数学课的哪些内容必须板书、该如何板书?这里面有很深的学问! 1.概念及其定义、定理、公式等重点、重要内容,必须用红色或黄色粉笔书写,即彩色板书. 2.课题、定理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例题的分析及其规范的解答、几何题严谨的证明、各个难点的分解与突破等等,必须边讲边写,特别是在书写几何题的证明时,要用手直接在图上比划(起码要用教鞭指着相关的边、角和图形),应当边讲解、边比划、边板书,即同步板书. 3.重点、要点和其他有示范性的内容出现后,必须一直保留在黑板中,使其停留在学生的视野中,不宜擦除,即不擦板书. 4.如下图所示,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对图形进行相关标注,以及书写与图形相配套的有关结论时,相应的内容必须在图形旁边的恰当位置与图形联在一起板书,即捆绑板书. 5.把某些三角形涂上阴影、在几何图形上添加辅助线、对定理和定义进行圈圈点点时,必须用不同颜色的粉笔进行书写以形成对比,即对比板书. |
|
来自: 昵称10747707 >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