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3年三晋之春资料之一

 教育教学研究室 2013-04-23

 



首    页 新闻动态 系统党建 纪检监察 教育督导 职业教育 成人教育 学前教育 教学研究 经费保障
安全教育 教育装备 思政工作 校安工程 文体工作 导航名称 招生考试 信息技术 语言文字 局长信箱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执教者:天津市红桥区教育中心 徐长青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在探索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培养学生总结、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

3、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参与推导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2、用语言叙述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学流程

一、比赛激趣,提出猜想

1. 看哪组算得又对又快!

第一组:9×37+9×63  第二组:9×(37+63)
2.
评出胜负:有什么意见吗?

这两道题有什么关系吗?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两道题其实可以互相转化,可以用一个等式表示:(37+63)×9=37×9+63×9
3.
联想对比:师生一起做握手的游戏。

引导学生发现:从游戏中发现了什么?你能拿上道题做个比喻吗?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 这学期学校要换新校服。新校服上衣每件32件,裤子每条18元。请大家帮老师算一算,我们班共需缴校服费多少元?
这道题为什么会有两种算法?观察这两种算法,你有什么发现?
2.
举例验证,进一步感受。
你还能举出一个生活中含有这样规律的例子吗?(板书:举例)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并试着用两种方法解答,再列出如上的等式。
轻声读这些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3.
比赛竞技,判断辨析。
创设计算比赛的情境,由比赛中的矛盾冲突把学生头脑中的猜想激发出来,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利用学生迫切需要释疑的心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写出类似的等式,自己一步一步去感悟、去体验规律。
在学生列举生活中实例验证两种算法相等关系的基础上,继续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
4.
归纳总结,概括规律。
现在,谁能说一说这些等式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总结)
刚才我们用举例的方法验证了××猜想,在举例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结果不一样的例子?只要举出一个反例,这个猜想就不成立了。

我们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把乘法分配律表示出来呢?
三、探索拓展,应用规律
1.
我们发现了乘法分配律,它又有怎样的应用呢?(板书:应用)
(
学生举例
)
素材--5组算式,使学生在辨析与争论中,自然而然地完成猜测与验证,逐步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由特殊到一般,归纳、总结、概括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规律,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2.
看来,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下面请同桌同学合作研究。这些题目怎样计算比较好?
出示:(80+4)×25 34×72+34×28 102×43
学生讨论研究,汇报计算方法,重点说为什么这样算。

三道题都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3.
小结:通过研究,你认为怎样的题目才能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四、巩固练习,解决问题
1.
P.49“练一练1题,学生在书上填空。
2.
下面这些题,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
五、课堂小结
你选择一个最能代表今天研究成果的算式,说说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
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发现乘法分配律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