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城市环境三分在建设,七分靠管理”,城市管理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点、群众关注的热点。城市管理是为群众谋最大的福利,城管不是“城官”,而是要“诚管”,做市民的“保姆”、城市的“管家”。在追求更高生活环境的今天,追求更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呼唤一支为民、亲民、爱民、利民的“民字型”城管。特就如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出以下建议: 多开展业务培训,人性执法赢理解 执法为民是本,文明执法是魂,规范执法是形。执法者要先懂法,才会执法,唯有不断提高执法水平,才能打造百姓满意城管。笔者建议,城管执法部门应定期开展模拟执法和业务职能常年培训等活动,围绕和谐执法、文明执法、服务市民这一主线,重点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业务知识学习等培训内容,力求“执法更人性化一点、方法更灵活一点、执法关怀更多一点、执法效果更好一点”,对商户“换位思考多一点、体谅困难多一点、政策宣传多一点、帮助服务多一点”,以实际行动赢得市民对城管工作的理解与配合。 多些“家门口”服务,进行“零距离”管理 建议城管执法“进片区、进企业、进社区”,安排专职联络员定期到社区、企业和片区建设工地上门服务,解决城市管理范围内的困难问题;从而一点点拉近与群众的关系,走到群众身边,走到群众心中,增强城市管理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主动接受监督,成立纠察部门 城管执法应接受社会监督。城管执法人员在其执法过程中,偶尔会与一些老百姓发生冲突,如何避免老百姓对城管执法人员的“偏见”?城管人员的执法过程,可以实施社会监督,请市民代表对城管执法人员是否文明执法进行监督。同时还可以邀请市民代表同城管执法人员一起执法,了解他们在执法过程中的难处,做到相互理解。同时,可在新闻媒体上公开举报投诉电话、电子信箱、举报箱,定期召开服务对象座谈会,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
|
来自: 昵称12038646 > 《待分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