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就是解放心灵

 wdzajcx 2013-04-24

凝炼状态,回归心灵,教育培根

——记当代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林格教授养成教育讲座

2013年3月24日下午,我校全体教师齐聚一号楼二楼报告厅,聆听了当代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林格教授关于养成教育的讲座。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有林格教授“自然流露”的讲演,有“心灵沟通”时的安静,还有阵阵“热烈欢快”的掌声。

林教授从三个“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引领我们开始了对养成教育的探索。

首先,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状态。教育者的状态和情操是影响学生的重要部分。教师对学生真正的教育,需要是一杯水满溢出来的那部分,需要是修养自然流露的淳朴。现代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如莲般“宁静”是我们缺乏而需要修炼的。因此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正是教师的自我养成。林教授给我们三点小建议:一、读书。每年啃几本硬书,对我们的一生都很重要。林教授还给我们推荐了几本,例如《教育的目的》、《小逻辑》、《自私的基因》;二、感悟。养成感悟并记录一点点的习惯。林教授养成这个习惯已经15年了,所有记录感悟的本子,比他的身高还要高。内涵不是靠读书而来,而是从感悟中来;三、反思。以上三大习惯,让我们每个老师试着坚持下来,解放自己的心灵。

其次,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感应。林教授告诉我们,人类的高贵在于心灵,而教育的本质在于心灵感应。当孩子的心灵是冰凉的,个体大脑所有的感知器官的门就会关上,因此我们要做“有温度的教育”。林教授用“自行车”的构成来为我们解读了人的心灵结构。首先“自行车前轮”比作人的自信心,“自行车后轮”比作人的责任心。自信心是人格的核心,可以通过“甜头学习”来建立;而责任心好比人身体中的钙,教师要学会发现和保护。而连接前后轮之间的“自行车链条”正好比人心中最柔软的自尊心,连接了自信和责任。养成教育,养的是心,养的是人,师生皆一样。

最后,教育的本质是培根。俗话说:养人养心,养树养根。养成教育需要通过好习惯来实现,一个人有了好的习惯,一辈子都享用不了它的利息;一个人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一本子都偿还不了它的债务。只有培养好的习惯,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内心秩序,培养“五个心”(爱心、恒心、专心、耐心和开心)。对于如何培养习惯和培养习惯的步骤,林教授说:方法有:一正强化法则,二梯进法则,三突破法则。步骤分:一认识到习惯的重要性,二选择一个习惯,三制定五个递进标准便于评价,四强化训练,五及时评价与反馈,六把前面的步骤演变成校本课程,七演变成学校文化和风气。

养成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成人与儿童一样。培养学生的过程,强大了我们教师自己。林教授最后给我们一句对教育最负责任的建议:做管一辈子的教育!

会议的最后,张校长对林教授的到来表示最真诚的欢迎,并为林格教授颁发了我校名誉校长的聘书。我校八号楼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块“全国养成教育实验学校”的牌子,而今天我们又在如此合适的时间聆听到如此滋养心灵的讲座,张校长介绍说在未来的一年内将会有更多专家团队的老师们,与我们“亲密接触”,走近我们的学校,走近师生的身边。我们共同期盼养成教育在我校的发展中枝繁叶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