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智若愚的诠释

 闲之寻味 2013-04-27

大智若愚

一看到大智若愚这个成语,陈景润先生的形象不禁闪在眼前,这个把一生献给“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家,摘取了世界数学最高荣誉的桂冠,可他在平常生活中给公众留下的却是一副书呆子的形象,内秀而外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可说是恰如其分。

大智若愚之“愚”,并非人们常说的装傻充楞,不识事务,没心没肺,能力低下那种愚笨,那不叫愚,应该叫痴呆、白痴、低能儿。若愚并非真愚,也非装愚耍心术,是人的本质、城府、素养、个性的综合体现。这儿的愚是智者之大智,慧者之大慧,明者之大明。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尽管承认大智若愚是对智者低调做人的一种赞誉,但人们的内心都并不真喜欢这种人,自己更不愿意去做这种人。在老子的心目中,大智若愚却是智者所必然具有的形象。老子在第十五章中说:“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古时候得道的人,精深奥妙、深远而通达,深奥到一般人难以理解结识。正因为一般人难以理解结识,所以要勉强对他描述一下。这种人为人行事,谨慎得如同冬天赤足过大河;他凡事三思而后行,慎重得像怕四邻窥视攻击一样;他严谨谦和,在人前像做客人一样;他修道养德清除私欲,像冰块溶化一样;他本质淳朴敦厚,像没有经过雕琢的原始材料一样;他的胸襟宽广豁达,像深山的幽谷一样;他处世的混沌厚道,像大海包纳百川浊流一样。

既然是智者,他的外在表现却为何愚笨呢?普通不理解,反而还可能嘲弄他,这就是普通人与智者胸襟心怀的区别。在这大千世界里,往往普通人的外在表现非常精明聪慧,外秀其表面,而常内心浑浊。而智者却总是表现出不识事务,做事傻里傻气,其实是明秀其内。原因何在呢?老子在第十六章中这样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老子是说,人的心灵本来是清明虚静的,但常常受私欲的干扰,因而观察事物不能客观准确,行事偏离恒久不变的德,只有清除私欲让心灵保持清明宁静,在万物纷呈的现实面前,才能看到它们从无到有,再由有回复到无这样的往复循环的情形。世间的万物庞杂而多变,但它们最后总归要回到自己的本源的初始状态,回到本源叫做静,静是它们原始的本性,无私无欲才能心静,所以回复到本源就是复归本性。这种复归就是自然的恒久的道。知道了这个恒常的道就明知,而不懂得恒常的道而轻举妄动,就会遭受灾患危险。知道了恒常的道,就能包涵容受一切;能够包涵容受一切,才能坦然大公不偏私;能够坦然大公不偏私,就能担当天下重任;担当天下重任就要替天行道,替天行道才会与道接近一致,与道保持一致才会恒久,终生不会有危险和灾患。

人生在世,为人处事,老子特别重视“明”。明是清明,心明。人只有清明、心明才能去私去欲。在《道德经》里他在这十六章和五十五章里两次说到“知常曰明”,二十二章里说“不自见故明”,二十四章里说“自见者不明”,二十七章里说“是谓袭明”,三十三章里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三十六章里说“是谓微明”,四十七章里说“不见而明”,五十二章里说“见小曰明”、“复归其明”。老子推崇“明”的同时,极其反对人为地表现自己“智”,这一点在全书里也多次出现。他在第三章里说“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十八章里说“智慧出,有大伪。”十九章里说“绝圣弃智”,二十七章里说“虽智大迷”,六十五章里说“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老子为何如此重视“明”而反对“智”呢?因为,“智”是外露示人的,是以他人为为行为对象。“明”是内观自省的,是以自己为行为监视对象。凡表现出有智慧的人,一般都好为人师,拿着自己的智慧教诲别人;或者用自己的所谓智慧调教、愚弄、算计、甚至欺诈别人,老子视此为祸患。而明知的人,都是谦和待人、礼让待人,即使给人以教,也是不言之教;即使成就大业,也是无为而成。所以真正的智者,都是明知的人,他们待人绝不会依据人的智慧学识多少来分尊卑贵贱,更不会凭借自己某种某方面的智慧来鄙视别人;相反他们视生活与世界是无法完全认知、无法穷尽的迷,故真正的智者都把所有的人都当作自己的老师来敬重,向他们学习、请教自己其他方面欠缺的东西。

老子在第四十五章中更充分地表达了这种观点。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他坦直地说,最完善圆满的东西,看起来似有缺陷,但它的作用一点不会因此被诋毁。最充实的东西,看起来似乎很空虚,但它的功能不会因此而穷竭。最直的东西,看起来似乎弯曲;最灵巧的东西,看起来似乎笨拙;最杰出的辩才,看起来似乎口拙木讷。宁静能克制躁动,寒冷能抑止炎热,能够恪守清静而无为之道的人,可以成为天下的典范榜样。

老子看待任何事物,历来是辩证的,而且偏弱、偏卑、偏柔、偏下,不赞成持智逞强,施仁卖巧。老子在第十九章中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他说智圣和智慧是虚伪诡诈产生的祸根,弃绝了这种东西,民众反而能得到百倍的利益。仁德和义礼会制约人的天性,弃绝了仁德和义礼,民众反而会复归孝道和慈爱。机巧和财利会让人滋生盗贼心理,弃绝了机巧和财利,盗贼自然就没了立足之处。上面说的圣智、仁义、巧利作为人文罢了,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使民众另有所遵循的精神归属,那就是外表单纯,内在质朴,减少私心,降低欲望。

老子在这里几乎以矫枉过正的口气,贬斥了统治者所谓的“圣”与“智”、“仁”与“义”、“巧”与“利”,要统治者不要自作聪明,少用那种人为制造的人文观念来愚弄欺诈民众,还是让民众遵循自然之道,摒弃一切虚伪和诡诈,顺应自然,保持纯真朴素的天性,减少私心,消解欲望。

老子在第二十章里,以自己的内心独白,对大智若愚之人(即他自己)坦率地作了陈述和剖白。老子说:“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dàn)兮,其若海,飏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以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老子说,那种古板僵化的学问知识是烦恼和忧愁的根源,弃绝那种学问知识就不会有忧愁烦恼。那种恭敬的应诺与轻侮的斥呵,有多少差别?善与恶,又相差有多少?大家畏惧的,我也不能不畏惧,但我所追随的大道是那么广大而没有穷尽,和世俗相距太远了。众人是那么热闹高兴,像参加盛大的宴会,像春游登高远眺那样欢畅,唯独我却平平淡淡,无情无欲,像个还不会对情景作出反应的婴孩,倦怠地,像无家可归似的人。众人都富足有余,而我却好像丢失而匮乏不足。我有颗愚蠢人之心啊,混混沌沌的!世人都清清楚楚,我独糊里糊涂。世人都明明白白,我独浑浑噩噩。但我的心安静辽阔啊,像无边的大海;像大风一样,无尽而没有归宿。众人都有本领,而独我愚蠢又鄙陋。我之所以不同于别人,我抱守着生养万物的大道而永远不改变。

这是对大智若愚最完整的诠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