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来西亚人为何会说普通话?( 陈丽萍)

 八一六战士 2013-04-29
来到中国大陆快3个月了,每次客人都会问同样的一个问题:你是马来西亚人,普通话怎么会说得那么好?

刚开始听到这句话时,我心里总觉得很怪。总是会回答说:因为我是华人!

甚至,有时我们同事间讲讲福建话,他们也会好奇问,您们为什么会说闽南语? 

我说:我父亲是从福建移民到马来西亚,家里讲福建话。有时问:你们有过节,有过春节?等等。后来,我乾脆就跟这里的顾客介绍华人在马来西亚的教育情况。

在亚洲,除了中国、台湾、香港之外,具完整中文教育体系的,就只有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可是在马来西亚最大的区別是,我们华人为了要保留自己的根不受破坏,都有一种信念:「再穷,不能穷教育」。

所以,在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是靠所有马来西亚华人出钱出力建成,並把自己的孩子送去上课。为了让孩子上大学,还设立本身的考试制度,既独中统考。目前这张文凭更受许多世界著名大学所认可。

在70和80年代,大家为了卫护独中这文化的堡垒,在校的学生和老师们,都很自动地到校外为学校筹募维持经费。社会各阶层的人士,从士农工商到贩夫走卒,甚至妇女们,都会不遗余力地参与募款和建设活动。目前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杰出的独中生。

1987年间,华社为反对政府派遣不諳华文的教师担任华小行政高职的不合理措施,10月11日在吉隆坡天后宫举行抗议,马华、民政党、民主行动党和民间团体都参加了。一连3天,有关的华小举行罢课抗议。

那年,我们都还在上班,结果一接到电话通知后,马上放下手上的工作,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全国华人团体的会员马上动员起来……这是当政者也没想到的结果。

当时政府派遣不諳华文的行政人员担任华小高职,引发华教人士担心此举会使华小变质,也因为如此,而让当时的政府採取高压手段「茅草行动」,不经审判逮捕多名华教领袖,其中一位领袖是沈慕羽老先生,当年已70多岁,另一位领袖是林晃升,当年也60岁了。

华文独中培训出来的学生,一般都具有超越常人的毅力和耐力。在学校里,经过三语(华,巫,英)训练,也要参加政府会考、独中统考,甚至要到国外参加升学考试。在华裔学生的心里,一般大家都知道,纵使政府考试再標青,也不能保证可被国立大学录取,因为我们不是「土著」。

所以在唸书时都会开始准备应付考试。而家中父母和兄弟姐妹们都要准备凑足到国外升大学的费用。许多家庭则是以「接力」的方式升学,长子或长女先念完大学,出来工作后再出钱帮忙下面的弟妹出国。这是马来西亚一般华人家庭让孩子到海外升学的方法。由于得来不易,大家都很珍惜,从中培训了互让互助,自力更生的毅力和耐力。

除了学校教育,在亚洲华人区,儒家思想的落实,也可在马来西亚华人身上看到。

在马来西亚,还保有很多的宗亲会馆等等。这些宗亲每年都会自行组团回大陆老家宗祠祭祖,探访亲人。许多农历节日和喜丧礼节都保存下来了。在一般华人家中都延续老祖宗的神明供奉。而且在家庭的財產分配还是以长幼顺序分配,男女还是有別。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的根要能扎得久远,家里的儒家教育是很重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