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物资效益能力 本项能力细分项包括:成本管理、物资报废处置、危险品管理; 职能:物资效益能力体现企业对运用物资的效益评价/变现/防护等方面的能力成熟程度;
1、成本管理 职能:成本管理包括物资调度所涉及的各环节,包括采购、存储、周转、采购、物流、报废等的物资周转环节。这些环节的防护、搬运等都可能导致物资损毁、不符合使用要求,或导致流失、掉落情况。
成本管理包含十个管理细节及要点,分别是: 防护不良:物资管理和流转过程中,物资控制部门应对物资的防护加以督导,避免因防护不符合要求或者人员意识不足,导致物资损坏或无法使用,造成物资管控额外的成本损耗。 库存货损:无论物料放置于仓库、暂放于生产线旁,都应加强存放货损管理。包括货损防护、货损原因追查、损坏或无处置、数据汇总和流转、货损成本核算与统计分析。 保管过期:物料管理应特别关注可用期管理,避免存放过期导致无法使用。保管过期需要特别注意定期盘点后的物料分类处置,有些长期不用物料,应制定使用或者处置方式。 流转货损:物料流转过程中的货损,应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并定期统计货损情况及成本损耗。流转货损包括采购储运、生产过程中的流转、成品储运等环节导致的物料损坏。管理应包括信息、处置和分析。 物流效率:物流方式和精细规划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物流效率,物流效率隐含了物料流转的速度和附加成本的投入。有效管控物流效率,同样可以做到成本最优化。 费用预算:作为良好的成本管理方式,应为物资流转建立必要的预算程序,包括设备管理、工装夹具和生产用物料的预期成本,这将为成本限制下完成任务提供管理基础,也为成本控制建立框架。 库存盈亏处置:库存盈亏都涉及成本管控,盘盈涉及物料采购和使用计划的执行,盘亏发现账面实物不符,都反映库存管理过程的精细程度。部分盘亏处理,涉及到财务处置,因此需关注盘库状况。 成本意识:所有涉及物资流流转的部门和岗位,都应加强培训和宣传引导,建立良好的成本意识,使得作业效率和操作细致程度不断提高。 损耗核查:企业应定期进行物资流转过程的成本损耗情况统计,并对统计发现的一场损耗,进行调查核实,确定造成损耗的原因和可控制措施。为下一步控制物资成本提供参考。 数据应用:物资控制部门应与各相关部门,建立数据和信息交流的通道,使各环节的成本信息在双向流动过程中,既可及时反馈相关部门的成本管理状态,又有利于物资控制部门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