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资产管理 职能:企业的在用固定资产、报废待处置资产、闲置资产等,作为企业投资结果,应加以妥善管理。资产管理涉及购置、维护、处置等操作,资产涉及不同部门的职责,因此需要明确规则提高协作配合度。
资产管理包含十个管理细节及要点,分别是: 资产分类管理:企业应对资产设定分类管理规则,包括资产管理和使用的方式、使用审批权限、采购管理等。资产购置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非固定资产采购,根据企业产品和规模特点,租赁资产、顾客提供的高价值设备等资产,也应作为使用资产加以管理。 资产台帐:企业应建立分类资产台帐,记载各类资产的购置或启用日期、使用责任者、放置场所、管理维护责任者、编号、名称等信息。台帐应实行总分类方式管理,各使用部门也应管理本部门资产台帐。 使用与维护:企业应有明确规定,对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维修等确保资产可用性的责任加以规定,使相关部门或岗位人员,明确了解管理要求。固定资产如设备的使用,应具备使用说明和相关操作指导。 资产评估:企业应定期进行内部的资产评估,以了解自身资产的价值增减情况。如特定要求下,应要求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如企业融资等。无形资产如品牌价值、知识产权等的管理,应纳入资产管理范畴。 资产安全:财务部门应设定必要措施和指标,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对于硬件资产如厂房设施、设备等,应委托行政部门通过安保措施加以管控。资产安全包括流失和非理性投资,资金的安全也应有效防范。 固定资产报废: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报废,应设定监测要求。物资部门按规定程序和方法进行资产报废,财务部门对资产报废的进行确认和账务处理。固定资产报废时,应核对该项资产的各项采购和使用信息。 固定资产处置:固定资产按规定程序和方法处置后,财务部门应确认回收响应的资产残值后,核销该项资产,对无残值回收的资产处置,应做出说明并经资产处置部门确认后存档。处置后做账面资产核销。 资产利用率:财务部门应督导各资产使用部门,提高资产使用率,对闲置资产及时报告。闲置资产可通过调剂、更换或处置,提高资产周转。同时较高的资产利用率,摊薄资产折旧和损耗分担。 分摊与折旧:企业应按固定资产使用特点,考虑固定资产成本分摊和折旧计提,包括分摊方法和折旧记提周期。成本的安排,会影响到产品获利能力和投资回收周期,财务部门应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加以规定。 资产定期盘存:固定资产、存货的定期盘点,使资产的当前状态处于受控,资产变动也可得到及时反馈。资产盘存应有固定的方法和程序,对盘点责任、盈亏处置、数据信息管理等,都应做明确规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