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姚梅龄教授即将出版的临证脉学节选

 lvzhifeng 2013-05-05
1
涩脉
涩脉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脉象,亦是单因素并具有独立诊断意义的脉象
之一,但也是较难体会掌握的脉象,它不像浮、沉、迟、数那么易于体会,正如
古人所说的:“弦紧难分,涩脉难候。”笔者在45 年的临证实践中发现,在岭南、
江南这些湿气偏重的地区,临床上涩脉出现的频率甚高,然而,因医者未掌握涩
脉,所造成的漏诊与误诊比比皆是。加之涩脉的实际诊断意义与教科书的描述不
尽相同,所以涩脉将是我们重点论述与训练的脉象之一。
(一)涩脉指感特征与定量分级
已故中医名家姚荷生依据临床事实总结出了两种涩脉:第一种涩脉即《濒湖
脉学》所讲的“往来难”的涩脉;第二种是“去速”的涩脉。虽然,两种涩脉指
下感觉有别,但由于二者诊断意义完全相同,且可同时出现或交替出现,甚至相
互转换,所以可视为同一种脉象,并放在一起讨论
1、“往来难”的涩脉指感特征与定量分级
此种涩脉的主要指感特征是脉来之势非常不流畅, 即比正常人的脉来得不
流畅得多。如果我们通过脉诊的培训,加上临床长期细致和潜心的体会,我们就
能发现,所谓“往来难”的指下感觉,实际上是指下能清晰感到患者脉来比较艰
难滞涩;如果再细心体会,则可进一步发现,所谓脉来艰涩,实际上是指从我们
无名指开始感到患者尺脉搏动→食指开始感到患者寸脉搏动之间的时间,较正常
略有延长之感。这可能是由于脉搏波的传导速度变慢,或是血流速度变慢造成的。
现代研究证实,血液黏度增高的脉象多半不流利,也就是涩脉。
正因为此种涩脉是流利度的问题,所以我们依据临床事实将涩脉分了几个档
次:第一等级是“涩”,即脉来非常艰涩;第二等级是“偏涩”,即脉来艰涩的程
度较“涩”稍轻;第三等级是“略涩”,即脉来艰涩的程度较“偏涩”又稍轻;
第四等级是“不流利”,即指下仅感到脉来不流畅,而未到艰涩的程度;第五等
级是“欠流利”,即指下感到脉来稍欠流畅。反过来说,欠流利→不流利→略涩
→偏涩→涩,是脉搏不流利的程度在加重,涩脉就是最不流利的一种脉象。
就现存文献来看,涩脉出现于医籍中亦是最早的一种脉象,而且是与滑脉同
时提出的,反映了脉的流利与不流利以及流利程度的客观差异。我们之所以将“往
2
来难”的涩脉分为五个等级并分别命名,不仅是因客观上指下存在五种感觉差异,
而且这些差异与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些内容我们在后
面加以讨论。
2、“去速”的涩脉指感特征
此种涩脉的基本指感特征,是脉搏收得特别快,即我们刚感到患者脉搏最明
显或最有力时,立即就感到其脉搏搏动几乎完全消失,较正常脉搏或其他脉象(微
脉、散脉及含涩脉的复合脉除外)收得快得多。换言之,此种涩脉构成的要件不
论脉来是缓是速,不论其脉来流畅与否,只要其收得非常快(即所谓“去速”),
即为“去速”性涩脉。此种涩脉亦属临床常见,但我们分不出等级。
在讨论涩脉指感特征时,我们有必要指出,在临床上涩脉虽然常与细、结、
迟、短等脉相兼出现,但涩脉绝非以这四种脉中的任何一种为前提。也就是说,
涩脉不一定细,也不一定结、迟、短,甚至临床上可见到大而涩之脉。例如,笔
者就见过证属“肝经湿热瘀结,木尅土”,西医诊断为“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脉
弦数大涩;亦见过证属“肝血瘀结,土败木贼”,西医诊为“肝癌并发血性腹水”
患者其脉弦涩而大者;还见过证属“肾精亏损,脾虚风饮”,西医诊断为脑瘫患
儿,其脉虚涩略大者,均证明涩脉非必是细。另外,脉无中止之涩脉、数而涩之
脉、不短之涩脉更属临床多见,故涩脉不一定结、迟、短。
(二)涩脉产生的机理及诊断意义
1、湿滞气机
目前,中医学的教科书与有关古代医家皆认为涩脉产生的机理为:气滞血瘀,
伤精血少,痰食内停,这种认识就象对涩脉之象的认识一样存在某些缺陷。因为
临床上,由于湿邪所致的不流利脉象在涩脉患者中出现的概率最高。徐迪华先生
的《中华脉诊的奥秘》一书中亦谈到湿郁是涩脉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究其机理,
是因为湿邪可以阻滞气机,而气为血之帅,气机郁滞,则血行不畅,脉象即可出
现不流利或略微有点涩。其实,这一点,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与叶天士的
《临证指南医案》等著作中就有所论述。
例如《伤寒论》177 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
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此条文中“风湿相搏”是指风、寒、湿三气杂合,痹阻肢体经脉关节,“身
3
体疼烦”是指身体有点疼痛,类似于酸的感觉;“烦”是指讲不出的难过,例如,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湿闭经脉不太严重的患者,或有点湿气的人,晚上睡觉的时
候,四肢放在那里都不舒服,有说不出的难受。“疼烦”就是肢体不舒服,甚至
有轻度疼痛感,让人心烦意乱。“不渴”,说明病属太阴;“不呕”,说明不属于少
阳,因为少阳心烦喜呕;“脉浮虚而涩者”,“浮”脉主表,风湿相搏于经脉,相
对于脏腑来讲属表,故其脉“浮”;之于脉“虚”,这是因为太阴经的病变,往往
有脾经阳气虚,这样外感病的邪气才容易直中或内陷太阴,表证一般在三阳经,
头痛腰痛骨节疼痛,也就是麻黄汤证了,此处的“疼”,不是太阳表证,是建立
在脾气或脾阳不足基础上的太阴表证。
此证之脉为何又出现浮虚而“涩”者呢? 主要是风湿相搏。张仲景的《伤
寒论》主要是论述人体外感风寒及其外感风寒以后疾病出现的由表入里、因实致
虚、寒热转化等病情发展变化的专书,通过“以方测证”可以看得出,这里的风
湿相搏兼夹了寒邪,桂枝附子汤,用炮附子祛风湿,实质是祛风寒湿邪;实际上,
此证是太阴风湿表证里面的营分表证的一种。无非是风寒湿侵犯了营分,因此重
用入营分去风寒湿的桂枝为主药,这与我们常见的风寒湿侵袭卫分、气分的太阴
风湿表证采用麻黄或防风(入卫分为主)不同;正因为此证风寒湿痹阻了营分,
导致了营血运行不畅,故脉才会“涩”。
《伤寒论》是我们中医专业人员必须反复学习经典著作,从中,我们就可
以读到湿痹可以导致脉涩的经文,这也成为我们进一步在临床上观察脉象,认识
涩脉诊断意义的基础。
夏季或岭南地区,外面夏日炎炎,暑湿交蒸,然而,由于空调的广泛使用与
不恰当的使用,房间内却凉似深秋,温差一大则反易受寒,因寒凝湿聚,与气血
搏结于经脉、肌肉(属脾所主的体表组织),即可形成风寒湿相搏于太阴之表的
证候,其脉可因气血痹阻而“涩”,同时表现为肢体或周身疼痛难忍。
据不完全统计,笔者在深圳从医的 20 年间,所诊治的“风湿犯太阴之表卫
分气分证”的患者逾700 人次。其中,绝大部分患者的脉象是“浮而不流利”。
此证“不流利”脉产生的机理,笔者认为是缘于湿邪阻滞气机,气滞而导致经脉
气血运行欠畅,它虽然不象“湿与血结”证,脉来非常艰涩而见“涩”象,但终
因气血运行欠畅,故见轻度的涩象——脉“不流利”。
4
从临床事实来看,凡属湿滞经脉、湿郁三焦焦膜气机、湿邪困阻脾气等,常
可致脉不流利或脉欠流利;另外病因属“清浊交混”(见吴又可《瘟疫论》),即
湿邪困阻少阳“募原”过久,导致邪气由少阳焦膜内陷厥阴肝经,同时,湿邪由
气分内陷入血分,形成湿邪与瘀血交结者,其脉亦可涩。
近 20 余年间,不少人荤腥油腻厚味摄入过多而运动减少、儿童因动物性食
品及乳制品进食过多而缺少体育锻炼、滋补保健品过量等造成湿性体质的人员比
例逐年升高;而且广泛地使用冷气空调亦致使人体内易寒凝湿聚;加之在医疗中,
治疗一般轻证,那怕是感冒,也大量采用输冷液体、滥用属寒凉性质的抗菌素等,
易使湿邪在体内积垫,尤其滥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则更可迅速聚湿化浊。因此“湿
邪为病”或各种疾病挟体质湿邪致病者越来越多,进而在临床上不流利以及各种
涩脉越来越多见。凡此种种,均与湿邪为病可致“涩”脉直接关联,而且这可能
是造成我们今天将“涩脉以湿邪致病者最多”的原因。
2、饮郁气机。
涩脉主饮,这在诊断书中也很少提及。但《伤寒论》中却有典型的以涩脉来
判断病邪属饮的条文。例如《伤寒论》48 条就说:“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
发其汗,汗先出不彻,……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
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
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
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以下,我们就来分析这条条文,并最终解答“涩
脉主饮”的问题。
所谓“二阳并病”,是指某一阳经发病,继而影响另一阳经,并最终导致另
一阳经亦发病,且两经的症状并见者。《伤寒论》48 条经过我们省文(省去了因
“汗出不彻”引起的“因转属阳明”的阳明病,亦省去了“汗出不彻”引起的太
阳阳明“二阳并病”)处理后所引原文的“二阳并病”,是指太阳首先发病,因“发
汗不彻”所导致的太阳少阳“二阳并病”。所谓“发汗不彻”是指发汗不够透彻。
何以谓发汗不够透彻呢?临床上,有两种情况:其一,凡属太阳伤寒表证、太阳
中风表证或风寒湿三气杂合所致的太阳表证,若在服用相应的解表药后,理应出
现“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见《伤寒论》12 条桂枝汤方后),病即可痊愈。若在
服解表药后,仅头上出一点汗,或者汗出至胸口而止,身体的下部无汗,汗出不
5
彻全身,则不能完全达到发汗以驱散表寒的目的,病则难以痊愈,这就是“发汗
不彻”的一种情况。其二,是服发汗药后,未出现“漐漐汗出”或“濈然汗出”
(见《伤寒论》155 条),也属于“汗出不彻”,即“漐漐”与“濈然”在此形容
汗出持续不断和遍身一直能摸到小汗水之意。也就是说,如果服发汗药之后未达
到遍身持续有小汗的结果(根据笔者经验应持续3 小时左右),而是汗出时间不
长即收者,亦属“汗出不彻”,疗效即不佳。
由此太阳表寒证因发汗不彻就带来了后患,其中后患之一就是波及少阳焦
膜,导致“二阳并病”。仲景在48 条的后续内容中就客观描述了其“并病”形成
的经过。48 条云:“……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
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说的是体表卫阳为寒邪所郁,导致面红赤,
应充分发汗以祛寒闭,使阳气不郁则寒热面赤均可除,然由于“汗出不彻”,或
出汗少到了微不足为道的地步,则可导致体表“阳气怫郁不得越”。
发汗不够的结果是什么呢?是“当汗不汗,其人躁烦”,接下来就出现一系
列的症状,即太阳少阳二阳并病。“其人躁烦”,烦躁不是病传阳明吗?例如,大
青龙汤证,其人“汗不出而烦躁”,当用辛温解表药加石膏来治疗。难道这个烦
躁是因为内热?但实际上,此处的烦躁是因为痛,“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
四肢,按之不可得”,患者自己不能清楚地表明疼痛的部位,有时似痛非痛,周
身不舒,令人不胜其烦。其实,杂病里也会见到这种情况,痛在筋肉中,像虫行
一般,这种痛像窜痛、走痛,莫可名状。
“其人短气、但坐”,短气不能平卧,临床上常见的病因主要有水、饮、痰
等流动的邪气。痰、饮、水到底何者是该证的病因呢?张仲景并未交待清楚,但
他认为这个病发透汗就会痊愈,因为该病是发汗不彻引起的。那么他为什么知道
发汗不彻呢?“以脉涩故知也”。因此,我们从脉涩可以推知该病的病因为饮。
为什是饮呢?因为心下支饮可以出现短气但坐,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讲
“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用葶苈大枣汤治疗。因为痰
证的脉象是滑脉,所以病因不是痰。是不是水呢?在这个病证中,水饮几近是一
种病邪,因为张仲景没有讲该病有面上肿,也不是风水和溢饮。张仲景在《金匮
要略》中再三强调溢饮可以用小青龙汤主之,亦可以用大青龙汤主之,证明饮邪
溢于表,应当用汗法,同理,48 条主张再发其汗,也是针对表有饮邪。那么,
6
48 条的饮邪何以会多处痛呢?究其原因,是饮郁气机,即饮郁在中焦焦膜与体
表腠理。因饮邪侵入焦膜初始阶段,气机不通,可出现腹痛;郁滞于腠理、肌肉,
导致营卫不通,则可出现四肢痛、肌肉痛。
本证中的饮邪是怎么产生的呢?主要是感受寒邪,因于寒邪郁阳,阳气失却
蒸腾气化之力,体内的津液就凝聚为水饮,体表、腠理、肌肉的津液也可聚为水
饮。采用发汗解表的治法,用麻黄,发其阳,发散体表的卫阳,使得营卫调和,
发汗是一个手段,通过辛温发散开启痹阻,使卫阳得以宣散运行,进而使体表水
液的敷布代谢趋于正常;况且通过发汗,使部分郁于肌表之水饮,从汗而排出体
外。所以张仲景强调“发其汗则愈”。正是此时因为饮邪阻滞在肌表,阻滞在腠
理,甚至影响到经络,所以该病脉象表现为涩脉。
我们中医临证,要全面地收集病情资料,并要分析每一个症状的病因病机,
为什么此时“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呢?主要是因为饮邪兼有风邪,
风性善行数变,病变部位游走不定,饮与风合,饮亦流窜不定。饮邪所犯之所,
阻滞气机,可以出现轻微疼痛,但疼痛感又很快消失,表明邪气尚未完全陷里,
所以其腹中痛,部位并不固定,说明此时饮邪主要在表,故又可见四肢疼痛。此
处的表主要指腠理,“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腠理是三焦焦膜之表的组
织器官,毫毛皮肤是膀胱所主的体表的组织器官,邪在腠理属于少阳之表,故本
证为太阳少阳“二阳并病”。表有风寒闭束,因为发汗不彻,卫阳并未宣散通透,
“阳气怫郁不得越”,不能布运腠理之中的津液,停而为(风)饮,导致体表气
机阻滞而脉涩,进而风饮欲内陷少阳之里——三焦焦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水道的通调、津液的敷布,饮邪内停而加重气机的阻滞。这一系列缘于表阳为寒
邪所郁、最终形成的以饮邪阻滞少阳表里气机为病变症结的问题,通过“脉涩”
作为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就可知晓,故仲景曰:“以脉涩故也。”
综上所述,涩脉是诊断饮阻气机的主脉之一。验之临床,此点确凿无疑!
3、瘀血凝滞
若血瘀,气机不畅,血行受阻,则脉涩。其它的常见伴随症状可有疼痛如针
刺、拒按,常在夜间加重;或体内癥积;或出血反复不止,呈紫暗色,血中多夹
有血块,或大便色黑如柏油状,妇女崩漏;或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
皮下瘀斑,或皮肤丝状红缕,或腹壁青筋怒张;或妇女闭经;或舌质紫暗,或有
7
瘀点、瘀斑,舌下络脉曲张。这好理解。鉴于此,涩脉成为诊断瘀血的主脉。在
临床上瘀结之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的脉象常为涩脉,正是瘀血的缘故。
4、阴血枯竭
例如《伤寒论》212 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
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
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
之。”
“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
是有阳明实热里结的症状;“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是热盛神昏、
阴大虚心神失养的表现;“微喘”是阳明里实迫肺,肺气上逆;“直视”是指两个
眼睛呆滞向前凝视而没有神采,这是阳明燥热下伤肝肾之阴,目睛失养、目系紧
急的表现;“脉弦者生,涩者死”者,弦脉证明真阴还没有耗尽,此时现若涩脉
提示真阴已经耗尽,阴血已经枯竭了,故预后不良,是死证。
故涩脉的诊断意义之一,是阴血枯竭。
5、气结于内
气机郁结于体内,阻闭颇重,也可以见到涩脉,这种情形,在临床上并不多
见。当然,气结可引起湿阻、血瘀,并兼而有之,而现涩脉者。
综上所述,涩脉的诊断意义有五,按临床发生的概率由高到低依次是:①湿
滞气机;②饮郁气机;③瘀血凝滞;④阴血枯竭;⑤气结于内。
(三)涩脉诊断意义的鉴别
1、湿滞气机者,脉多现不流利或欠流利(即轻度的涩脉)。
湿滞气机,尤其是湿滞体表的肌肉、腠理、经脉,其脉多半是不流利,或欠
流利;形成涩脉的比较少。
2、饮郁气机与气结于内,脉多为弦涩。前述的“二阳并病”的风饮,如果
阻滞气机较重,可现脉浮弦而涩。张仲景讲:“双弦者寒也”、“单弦者饮也”,后
者即明确指出饮阻气机也可以引起弦脉,若再加上主饮的涩脉,也就形成了弦涩
脉。故饮阻气机,临证中多数脉象是弦涩。
3、瘀血凝滞者,脉常可为细涩。
瘀血阻滞脉道,气血通行不利,故常见脉细与涩共见;各种病因陷入血分后,
8
有可能形成瘀血,尚兼有血虚,此时血难充盈脉道,亦可现细涩脉。故以病至血
分,脉常现细涩,当然,也有不细仅涩者。
4、阴枯血少者,脉可短涩。
阴枯血少者,时能出现左右尺脉不应指而寸关有脉,此即为短涩脉的一种。
除了从脉象的同中之异来鉴别涩脉的五种诊断意义之外,更多的还须其他的
症状和体征来鉴别,尤其是借助各种湿证与饮证、不同部位的血瘀证、不同脏腑
的气结证等各自的“主症”(即证候的最常见症和主要症状体征)来鉴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