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味半夏汤治不寐

 老刘tdrhg 2013-05-08

加味半夏汤治不寐2013年03月19日 20:37:20

 曹  绍  裘

        余于多年临证中,反复验证自制加味半夏汤以冶不寐、颇验。其组成为:法半夏12克  高梁米30克  夏枯草10克  百合30克酸枣仁(炒)10克  紫苏叶10克,组方义理,系以《内经》半夏汤(半夏,秫米)为准绳。

        余意不寐之因虽多,而其主要病机则为阴阳盛衰、升降出入失调。半夏固有和胃化痰之功,但在此方中之主要作用则是交通阴阳,使阳入于阴而寐。半夏汤中之秫米,即今日之高梁,其计浆稠润甘缓,不但能调半夏之辛烈,且据《本草纲目》记载,犹能治阳盛阴虚、夜不得眠,取其益阴气而利大肠,大肠利则阳不甚矣。因此,余治不寐证,审系属于阴阳失调而致者,辄用半夏汤为主方,加夏枯草、枣仁、自名为“二合汤”。盖夏枯草配半夏名“不睡方”,据《冷庐医话》所载:“《医学秘旨》有治不睡方案云:“余尝治一人患不睡,心肾兼补之药,遍尝不敛,以半夏三钱、夏枯草三钱煎服,即得安睡。”考夏枯草禀纯阳之气,补厥阴血脉,能以阴治阳。顾肝藏血、藏魂,肝血既足,肝阳不亢,则肝魂自守,自然能寐。再加干百合、紫苏叶,自名为“三合汤”。张志聪《侣山堂类辨》曰:“见百合花朝开夜合,紫苏叶朝挺暮垂,因悟草木之性,感天地之气而为阖开者也”。陈修园因张氏之言,有所启发,触类旁通,悟及百合、苏叶能引阳气而归阴分,遂援用以治不寐,颇有效验。余因此制加味半夏汤,燮理阴阳,以治不寐,辄收捷效。如举一例,以概全豹。

        陈右,年方二纪,素病不寐,反复发作,时经五稔。今妊娠八月,旧病复发,迁延月余,彻夜不能瞑目,经多方治疗,迄今无效验,唯每夜服氯丙嗪以期安睡,为时半月,虽能入睡,但仍睡眠不熟,梦寐纷纭、恍惚迷离,脉象滑数,舌质正常,无苔。脉症合参,证属阳不入阴肝魂不敛而致。治宜交媾阴阳、镇纳肝魂,疏自制加味半夏汤:法半夏12克  夏枯草l0克  干百合30克紫苏叶9克  高粱米3 0克,因其妊娠腰痛,更加桑寄生15克  川续断12克,嘱服二剂,入夜酣睡甚适,已为常人,一扫“长夜漫漫何时旦”之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