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料长编的编写 09年

 chengshu 2013-05-09
   根据《江苏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第九条要求,“地方志书一般每20年左右编纂一次……每一轮地方志书编纂工作完成后,一般每5年左右组织一次地方志书资料长编的编写,为新一轮地方志书编纂做好资料准备。”要编好资料长编,首先要弄清什么是资料长编。

一、资料长编的涵义

    资料长编是把征集、搜集到的原始资料,经过归类、整理、鉴别、筛选、考证、核实后,按次编排的一种资料形式。它是系统的、全面的、原始的、准确的资料。根据百科释义,资料长编:

    1、指卷帙(zhi)繁多的书籍。

    2、撰写编年史前,先行搜集资料,按次排列。称为“长编”。

    3、后亦指汇集资料有待删订撰写成书的其他著作的草稿本。

    资料长编可分为汇辑型、纂辑型和撰述型等三种类型。

    汇辑型:是把原始资料(全文或摘录)有序联缀,资料注明出处,明显有误的注明考证结果。这种类型适用于历史跨度不长、工作较为单一、原始资料不多的情况。

    纂辑型:是把原始资料加以整理、筛选、取舍、归并、组合,进行系统处理,使之成为完整、系统、准确、可靠的资料。这种类型适用于时间跨度大、工作繁杂、原始资料多的情况,资料要注出处

    撰述型。是在把握丰富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综合、消化、加工,用撰述的方法编写,文后仍需注明资料出处。

    二、资料长编的特点

    1、资料性。这是资料长编的基本属性。

    2、可信性。一方面,资料长编所录入的资料经过考证,是真实的;另一方面,资料长编还将有异义的资料及暂时无法考证的资料通过加注释的方式录入,减少资料的主观成分,提高资料的可信性。

    3、系统性。资料长编将资料依据篇目要求按时间顺序加以纂辑整理。其排列有序,层次分明,互相之间是有机联系的。

    4、全面性。资料长编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轨迹,兴衰起伏的过程。

    三、资料长编与志稿、原始资料、资料汇编的区别。

    1、资料长编与志稿的区别:一是资料长编本身仍属资料,保持有资料的原始性,而志书的初稿已经不是原始资料,而是一种著述;二是资料长编以条目的形式对资料进行排比整理,而志稿则以文章的结构层次进行编纂;三是资料长编的篇幅一般不作限制,以便尽量保留有价值的资料,志稿的篇幅有所限定,不宜无限制地扩大。

    2、资料长编与原始资料的区别:资料长编可以有考证的意见,用编者的语言进行表述,是系统化的资料,原始资料则是摘录资料;资料长编是按志书篇目以专题或条目的形式出现,原始资料则以资料摘抄卡、资料调查卡的形式出现。

    3、资料长编与资料汇编的区别:资料汇编通常以原始资料的原貌汇集起来,一般以一篇文章为单位,或不分栏目,或稍作分栏;资料长编是按地方志的篇目结构进行系统排列,对原始资料进行加工,纂辑而成。

    四、资料长编的作用

    首届修志实践表明,编写资料长编作为修志基础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对编纂志书及保证志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它既是志书编纂的基础,考证的依据,又是比志书全面、更具原始性和资料性的资料汇辑。编辑资料长编的作用大致有五个方面。

    1、熟悉、检查和考证资料。编辑资料长编便于发现、补充和纠正资料的缺、断、谬、误,使之更系统、更可靠、更科学。将搜集到的资料归类、分档、排比、取舍、消化,使其系统化,可以熟悉资料,了解和掌握资料,有利于对各类资料查漏补缺。

    2、修订志书篇目。资料长编是修订和完善志书篇目的依据,可以为修订志书篇目提供参照,通过对照可以看出哪些内容可以记,哪些内容不能记,哪些资料翔实,哪些资料单薄,不能支持相应的记述单元,以此修订和完善志书篇目。

    3、有利于资料的分类管理和检索利用。整理资料长编,可以明晰所记事物的发展脉络。通过对原始资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整理,可以挤出水分,筛选出有价值、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深层资料。另一方面,在编修志书的过程中,会出现人员变动,影响编修进度和质量。资料长编为修志新手提供了熟悉材料的直接途径。

    4、为审改志稿提供依据。成熟的志稿需要经过反复修改,这些修改,有的是文体文风上的,更多的则是对记述史实的核对和校正。由长编向志稿的过渡中,难免出现一些笔误及资料删削造成的断章取义。主编或审稿人员在审稿中要查阅资料进行核对时,资料长编标明了资料出处,可供查找,可以使资料核查工作既准确又快捷。

    5、保存史料。可保存尚未入志又很有价值的资料,以便将来开发利用。资料长编是为编纂志书服务的。志书的规模、容量是有限的,而资料长编容量可以是志书的几倍,志书未能录入的资料,长编可以录入。编写资料长编有利于存史,也为以后的研究利用创造了条件。

    五、资料长编的编写步骤

    1、确定提纲。可以按事物的类别立题,也可按事物发展的时期立题。

    2、检查资料。将原始资料按志书的篇目进行整理归类。看是否做到档案资料查清、图书资料查清、报刊资料查清、部门资料查清、口碑资料查清。搜集的资料要在70%以上可着手整理编纂长编。

    3、选取资料。资料长编主要应选取以下6个方面的资料。一是能反映记述主体的发展轨迹、兴衰起伏的全过程的资料。二是能反映记述主体的时代特点、地方特色的资料。三是能反映记述主体本质的典型资料、对比资料及相关的背景资料。四是能反映宏观面貌以及记述主体各类项之间内在联系的资料。五是各类人物活动方面的资料。六是有价值的图、照、表、录资料。

    4、编排资料。根据提纲要求对选取的资料进行编排。阅读和熟悉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过程。对有出入的资料尽可能考证核实,如实在难于核实的就要在长编中加以批注或说明;如资料不全有待补充的,应留下空白,并注明需要补充的资料,以待重新搜集补充。

    5、组织资料,进行编写。对所有资料整理、筛选,对资料横排门类、纵列时间,鉴别考证。以志书篇目分类整理编写原始资料。资料长编的结构形式可以用篇、章、节,也可分类按不同层次分序号排列,形成整体。

    6、修改篇目。依照原篇目要求,对资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看看质量和数量是否符合要求,横排能否展开,竖写能否成线。根据最终占有的资料修订篇目,形成资料长编的新篇目。

    六、资料长编的文体文风

    1、资料长编的文体:资料长编一般采用编年排比体和分类纂辑体。编年排比体是将资料按编年进行排列,一般适用于大事记的资料长编。分类纂辑体是将资料按志书篇目横向分类,再按时间先后竖排。这是志书中“志”的体裁。资料长编中也有各种表及附录等。

    2、资料长编的文风时间表述、名称、称谓、计量单位、标点符号等要符合续修地方志行文的规定,文风力求朴实、简洁、准确、流畅,做到文字精练、通俗易懂、言简意赅,有高度概括力,避免繁杂冗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