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思维一个被反复强调,被说滥了的词,为什么这么多老师、学者热衷于这个词呢?主要是因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是辐射型的思维方式,能够使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从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立体地、全方位地思考问题。因此对学生的成长来说,发散思维的培养是要比某一知识点的讲解更为重要。
“一题多解”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重中之重,而我们又都知道思维本身是有惰性的,当一个学生解数学题时,特别是奥数题,能够找到一种解法对很多同学已经有很大困难了,因此往往在寻找到一种解法时,是没有意识去寻找新的解法的;另外思维是有惯性的,学生往往很难跳出已有的思维模式,一条道跑到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下面我们先来看这道例题: 这两种方法是很多同学在老师的一些总结和引导下能够想到的,这两种解法都是寻找中间量,把问题转化,出发点就是去寻找好比较的中间量,这两种解法的目的性都不是很强,其中试的成分占了很大一部分。如何能更有目的性的解题呢,我们继续利用这个题目说明。这时对学生来讲,也许是没有什么想法了,要启发学生思考,在这个例题前,应先铺垫个例子如 解法3似乎和解法1相似,但其实是有本质区别的,出发点和目的性都不相同的。那还有解法吗?估计这时没有同学能再想出什么了,他们的思维固化了,想到的只是去如何找到中间变量,而回不到比较两个数最基本的方法了-----做差,从简化计算上下功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