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红军长征原因和意义 红军长征 (1)原因:①根本原因:“左”倾错误的影响。②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过程(略) (3)意义:①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②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2、简答题::戊戌变法影响 戊戌变法(1895年-1898年) 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日渐壮大; 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传播,维新思想的传播。 影响: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民族意识;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标志着中国开始政治民主化的探索; 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传播了民主、自由思想,促使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 3、简答题:两次鸦片战争影响 两次鸦片战争 影响:加重了人民的困苦; 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开始发生了变化,出现新的经济形态和社会阶层; 中西文化的碰撞引起中国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4、简答题:辛亥革命影响 辛亥革命(1911年) 背景: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政治上,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与掠夺,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坚持专制独裁,预备立宪的骗局引起了各阶层的强烈不满; 思想上,三民主义等革命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过程:1911年武昌起义;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清帝退位;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 影响:政治上,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打击了侵略势力。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动了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的进程。 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 思想文化上,扩大了自由、平等思想的社会影响,推动了思想观念的革新和社会风俗的变化。 5、简答题:洋务运动主要内容 洋务运动——开启中国工业化进程 主要内容:创办军用工业、民用工业、近代教育和建设近代海军。 评价: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洋务派为培养人才兴办近代教育,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未能使中国实行富强,甲午战争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高考历史简答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条件:外国资本的入侵逐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受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和影响。 6、简答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 原因: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扩大了在中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 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提出设厂自救,实业救国,以挽救民族危机;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影响:促进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为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前提和阶级基础; 促进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推进到政治层面。 7、简答题: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内容 洋务思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背景:西学广泛传播,刺激中国的传统文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窘境。 内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实质:在维护封建制度和纲常礼教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嫁接在落后的封建制度上) 评价:积极——冲击了传统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推动洋务运动的开展; 洋务派组织翻译外国科技书籍,培养了一批外交和科技人才。 局限性——对西学的认识停留在学习器物层面,由于 的局限性,无法在制度上有所超。 8、简答题:维新思潮 维新思潮 1、早期维新思潮 2、康梁维新思潮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注意个人的思想主张)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得到传播,形成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9、简答题:民主共和思潮 民主共和思潮 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发展资本主义。 影响:民主共和思想逐渐取代维新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指导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和社会生活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