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母女的对话往往不能持续很长时间,因为我觉得她非常啰嗦,往往一件事情反反复复能讲十几遍,十多年的事也会搬出来讲,乐此不疲,也许人老的时候都是这样吧。不知道你们的父母是不是也这样,我以往都忍着,今天居然半嗔道:“妈,你越来越啰嗦了耶~”妈妈很不服气地说:“有得啰嗦你就听着吧,等我以后死了想我啰嗦你都没门,我现在还想听我妈再啰嗦一次,那可能吗?!”
突然之间有了一种很想哭的冲动。前一天刚刚看到微博上的一张沉重贴图——妈妈怀孕了,生了一个女儿,那个女儿在妈妈的怀中撒娇长大,妈妈却越来越老了,女儿只能抱着妈妈,直到最后妈妈过世,抱着妈妈的衣服。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画面,据说有很多人看了这照片都去拥抱了自己的妈妈!世间很多事和物你都能找到替代品,杯子旧了你可以换个新的,妈妈却永远只有一个,永远无法替代。正如巴金先生说:“父母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母亲们正用她的方式来爱我们,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她可能会打了、训斥你、,她也有可能会给你一个拥抱,但更多的时候是会给一个微笑、递上一碗她做的米饭、给你夹一筷子菜、唠叨地说天冷要多穿件衣服,今天有雨要带把伞……这都是爱,母亲对你的爱。这种爱有时清淡,有时强烈,有时是蜜,有时是苦……但都是浓到化不开的母爱。
我的母亲是吃过苦却末曾享过福的人。年轻的时候遇到上山下乡,在农田里像男人们一样干重体力活争工分。那时候的苦,估计我的孩子这一代人永远没法想象的,也许她会在电视剧中看到这样的故事。而那样的故事就发生在我身上,刻在我的脑海中。
那时建设兵团的农场还没通电,晚上点着煤油灯,我们必须得帮着剥棉桃(棉桃是棉花开花以前的叫法,棉花成行栽种,采摘棉花后还有一些末成熟的棉桃,采摘回家后用手剥开,取出里面的棉花),妈妈一边剥棉桃一边给我和哥哥讲故事。往往听了一半就会睡着,第二天起床发现棉桃已经全剥好,而母亲早已不见到田里干活了。锅里是母亲烧好的午饭,她要干活干到天黑才会回来。那时候每户人家的田地是一样多的,有男劳力的下午就能干完,而我们的父亲早早地回了城,一年探亲一次。有时我们非常饿,忍不住了,哥哥就会领着我去田里找妈妈回来烧晚饭。
印象很深刻的就是有一次外面下起了大雨,这就算是妈妈的休息日了,我们一起坐在窗前,妈妈给我做了手工玩偶,那是我的第一个玩具。是一个大眼妹,毛线做的头发,钮扣订上就是眼睛了,睡觉都抱着。在之后的某一天,看到别的孩子有爸爸从城里买的玩具,顿时就觉得自己的奇丑无比,回家哭着跟妈妈要,妈妈不给,我当她的面把她亲手做的玩具狠狠地摔在地上,说:“丑死了!丑死了!我要城里买的娃娃!”然后嚎啕大哭起来。我看到妈妈也哭了,她越哭越伤心,趴到床上哭起来。第一次见妈妈哭成这样,我很害怕,吓得无措的我逃离了家,天很黑也不敢回家,听到妈妈喊我也不敢答应。
几天后,父亲回来探亲,母亲才去买了一块肉,父亲带了一瓶白酒,那天母亲不知道什么原因喝醉了,她在床上裹着被子又哭又笑,又唱又跳……现在回想起来,妈妈也很无奈,那时候工资只有二三十块钱,半家户在那个年代是相当困难的。都怪自己小不懂事,让妈妈伤心了。人们都说酒后吐真言,那次发酒疯怎又不是她对生活压迫的一种宣泄,一种无言的呐喊呢!虽然过去了这么多年,而这种痛也时常戳痛我的心,常常责怪自己为什么不听话懂事一些呢!
跟母亲聊天有时也是挺有趣的事,知道了很多太小而无法记起的事。比如妈妈烧饭时我会跑过去给灶堂里添柴火的,把稻草一根一根地往里面丢,她说一个三岁多的孩子做这事太好玩了。还有,我会把隔壁姐姐种的花摘下来送给妈妈,结果人家找上门来,妈妈给人家赔礼道谦……这些我统统不记得了。
后来,知青们都回城了,我们也随着大部队回到了城里,借住在亲戚家,一个月后在外面租了房子,母亲也被安排到药厂里工作。一年后我也上了小学。接着父亲单位分了单间给我们,日子似乎变好了。的确,每当母亲讲到第一个月拿到六十多元的工资,仍旧一脸的兴奋劲儿。单位上班也比原来轻松很多。但是越是安逸,能记起的精彩故事就越少了。也许这就是幸福生活的平常日子吧,但这样的日子好像没有太久。
几年后,当水手的父亲突然得了重病,当时以为是癌,后来化验下来还好是良性的,开刀摘除了病变组织,但已经不能适应海上的工作。当时父亲被要求办了病退,四十多岁就失去了劳动能力使他的性格变得易燥易怒,稍不顺心变会发生家庭暴力。母亲为此偷偷抹泪几次,但是她艰难以那颗宽容的心,去温暖着父亲,温暖我们兄妹,温暖这个家。
母亲的伟大,平常又细碎,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无法理解,现在我也是母亲,也有了自己的女儿,才明白这份爱是多少的深沉。当她叨唠着楼上的阿婆被子女送到养老院的时候,嘴上虽然说等她老的时候绝不给我们添麻烦,也把她送到养老院去,她有退体金,可以支付养老费的,可是她的眼神是暗淡的。我知道她在担心我们会不管她,又怕给我们添麻烦。放心吧,母亲,我保证,有生之年我们不离不弃,我们生死相依!
。。
---------------------------------------------------------------------------------
前一阵子花了二天的时间折腾这个小银鱼,真是够呛。
其实我是不太喜欢油炸的食物,可是老妈不知怎么就一下子馋这个了。原来前二年她去喜宴上吃过一次这个炸银鱼,从此就对这个念念不忘。一直没告诉我这事,今天偶尔谈起,我还嘲笑她是个馋猫。
既然是妈妈爱吃的,虽然我没有吃过,但是找了很多资料,试做了多个不同的版本,最后选了三个版本,请她来品尝。
三个版本见下面的附图:

第一种:香诈银鱼。特点是非常脆,挂浆少而薄。这是三种中,母亲尝试下来最喜欢的一种。下面会介绍详细做法。

第二种 美国式快餐鱿鱼圈的做法。参考做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38ff1f01012atv.html

第三种《香脆银鱼》 经母亲签定,这是外面饭店里一样的做法。特点是新上桌的热的时候很松脆,吃起来很不错,冷了之后就会变软失去了口感。
方子:银鱼500克 面包糠120克 干淀粉10G 精白粉20克 料酒15克 蛋黄50克,葱末5克 胡椒粉1克 糖3克味精1克元荽5克(装饰用)盐5克 具体做法可以找到视频的,大家百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