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土文物通行文獻孰重孰輕?

 白垩居 2013-05-20

出土文物通行文獻孰重孰輕?


何焱林
前不久,某全國性媒體對所謂清華簡作了如下報導,其言云,已經散失了千余年的古文《尚書》又重現清華園。此條新聞卽不通之甚。但此條新聞卻函兩點意蘊:現存之《尚書》是偽書。清華簡真正是二千三百余年前的楚簡;一石二鳥,不亦樂乎。

近來學界有一種傾向,一種風尚:信出土文物,疑通行文獻。對某事某物,通行文獻說東,出土文獻說西,則必稱其西。更有學人以出土文物為殺手鐧,凡與出土文物說法有不同者,一律斥之為偽。一些媒體,一些網文對清華簡之報導、炒作,甚至有人大言炎炎宣稱要用清華簡來改寫中國歷史。鬧得滿城風雨,便是典型近例。

孟軻說過:盡信書不如無書。同樣,盡信簡不如無簡。現即以一些人顯著提到清華簡中與《尚書》有關的兩件事作說明。

一、《古文尚書》是不是偽書?

所謂《尚書》或《古文尚書》為偽書,不過是清閻若璩一家之言,清丁晏認為《古文尚書》為魏王肅偽作,亦一家之言。有網友稱《古文尚書》為偽書已為閻若璩鐵定。一家之言,何能鐵定?由誰鐵定?康熙皇帝下的聖喻,乾隆皇帝下的敕旨?所謂鐵定,不過是由清及民初,附合其論者較多而已。清代已有毛奇齡對其說持異議。近世有更多人對閻之論持否定態度,怎麽就成了鐵案?

所謂《古文尚書》為偽書,起源於兩種不見諸史傳,未經證實之傳說。

1 魏晉間《古文尚書》唯藏之秘府,西晉末年,天下大亂,晉室被迫東遷,秘府藏書隨之散失,《古文尚書》因之失傳。

2、東晉元帝間,豫章內史梅賾一作梅頤獻《古文尚書》。此《古文尚書》為偽作。

此二條假說必須同時成立,缺一不可。如果魏晉間《古文尚書》不是唯藏之秘府,而是流傳民間。即令西晉宮室被匈奴人劉聰燒成白地,圖書典籍被劉聰悉化灰蝶,《古文尚書》亦會自西漢一脈流傳,何來偽作?何須偽作?誰敢偽作?

若第一條成立,悉知東漢以往,今《書》已不再單刊,則《尚書》已被焚燒殆盡,若無第二條梅賾獻《書》,則《尚書》自此絕版。六經只剩五經,五經只剩四經。梅賾所獻之書焉知非全偽?即其所獻《書》之今文篇目,憑什麽保證其不也是偽作?

惜乎上列二條始終是假說,沒有任何具說服力之文獻證明《古文尚書》魏晉間唯藏秘府,梅賾曾有獻《書》之舉。因而《古文尚書》是偽書之前提就不成立。《古文尚書》為偽書之說即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關乎此,泰山北鬥之作不敢妄引,拙作《古文尚書不是偽書》說及此事,若不棄譾陋,網上可以查到。

關於第1條,下愚還找到另外兩個旁證。其一是曹魏人賈岱宗之《大狗賦》,其中有句越彼西旅,大犬是獲。西旅獻獒,出自《尚書?旅獒》,此篇今文《書》無,古文《書》有。另一是魏晉人傅玄寫的《走狗賦》,其文雖未直接引述西旅獻獒事,但狗自西國貢獻,顯受《尚書?旅獒》篇影響。拙作《古文尚書不是偽書之又一力證》說到此事。

一位網友在拙文《從賈岱宗<大狗賦>及傅玄<走狗賦><古文尚書>之流傳》旁批曰:曹道衡先生曾認為其時有人可能看到孔安國所傳之《古文尚書》。手邊沒有曹先生有關此事論述之資料,不敢妄論,但唐人孔穎達《尚書正義》曾猜測王肅看到過《孔傳》。清人丁晏拾孔穎達牙慧,在其《尚書余論》認定《孔傳》為王肅偽作。王肅(195—256)生活時代由漢末及魏,主要生活在曹魏。如果這也算一條證據,那麽由魏及晉,有賈岱宗、王肅、傅玄看到《古文尚書》。賈岱宗是沒有資格進秘府讀書的,王肅之女雖為魏之權臣司馬昭之婦,其在生時,恐無權進秘府。傅玄雖為晉重臣,恐也進不了秘府,至少不會為寫一篇《走狗賦》進秘府讀《古文尚書》。如果賈、王、傅都有資格進秘府讀書,那與賈、王、傅一樣品級之人,也有權入秘府,則秘府不秘。這些進秘府讀《古文尚書》者,注意,未聞魏晉間其他書唯藏秘府之說,故進秘府讀書者只為讀《古文尚書》;這些讀書人,為免進秘府之煩,何以不能將《古文尚書》錄出?同樣,為免讀《古文尚書》者頻繁進入秘府之擾,魏、晉王室,何必將《古文尚書》唯藏於秘府?

二、《尚書?商書?西伯戡黎》,今、古文《書》皆有,戡黎之西伯為姬昌?姬發?亦有爭議。下愚拙作《<西伯戡黎>之西伯為姬昌》中,至少引了兩條有力證據,一出《史記》,一出《天問》,證明戡黎者為姬昌。

一、二兩條,恰與釋讀”“清華簡所得之結論相悖。據稱清華簡之《傅說之命》與《尚書》中之《說命》完全不同;清華簡中有武王、周公與畢公行飲至之禮,賀畢公戡黎成功,還有詩為證。這與《史記》說法截然不同。

這就可能得出兩條結論:不是《尚書》是偽書,就是清華簡為偽簡。這是兩種可以並存的版本與說法。

現在要判《古文尚書》或今《十三經》中之《尚書》為偽書,請不要再用閻若璩之《尚書古文疏證》說事,他那本書漏洞百出,近來已有許先生指證其非,恕下愚不敢掠美,一一列舉諸先生之成果。請就下愚兩篇拙文進行反駁,推倒下愚所引材料。下愚斗膽,要推倒所引材料,就要推倒《晉書》,確認賈岱宗、傅玄為東晉後人。那樣做連《藝文類聚》《初學記》,乃至《四庫全書》等都要一並推倒。要證明戡黎者為姬發,就要推倒《史記》,推倒《天問》。眾先生為了一堆來路不明,來歷不明,出處不明之《清華簡》,真要如此大動干戈?

清華簡之真偽姑無論。即使是真正出土文物,其學理價值與通行文獻充其量等價。例如《古文尚書》東晉時人能偽作,戰國時人怎麽就不能偽作?戰國時七國獨立行政,文事當然也獨立自主,其隨意性更大。要知道,《古文尚書》從漢武帝至晉室東遷,經四百余年流傳,且有比之楚國一地至少多十倍學人雪亮眼睛監督,其造假之可能比起楚國一地當更小。因此,你可以因清華簡所謂的《傅說之命》與《古文尚書》中《說命》之文字不同,來證古文《書》為偽作,也可以同一理由證清華簡為偽作。

又如《西伯戡黎》之西伯,《史記》斷為姬昌,清華簡斷為姬發。《史記》為司馬遷所作,司馬遷古今皆稱良史,立論十分嚴謹,怎麽斷定司馬遷寫《周本紀》時不是研究了許多能找到的原始記錄?不是研究過齊簡趙簡、甚至包括楚國的另一種簡?而是憑空想像?信口開河?晉朝有盜墓賊,現代有盜墓賊,西漢就一定沒有盜墓賊?就一定不能盜出一部X簡?與其信清華簡之說,下愚寧信司馬遷之說。因為《史記》是廿四史之首,司馬遷之人品史才,兩千余年巍巍立於世界史壇,《史記》亦經兩千於年學人嚴苛眼光核讀,至今仍屹立不倒,比清華簡可信度高得不可比擬。

關於《西伯戡黎》之西伯是姬昌?姬發?下愚舉證比清華簡高了一倍,且下愚所舉《天問》章句,乃戰國楚人屈原所寫。屈原大約卒於前278年,照清華簡釋讀者推定,已在清華簡成簡之後。屈原曾任楚國高官,完全有可能讀到此種楚簡。但從下愚所引《天問》章句看,半點也未受其影響。故清華簡之可靠性該打個大大的問號。

清華簡西伯戡黎一事上,還有一個大漏洞。從下愚引《史記》及《天問》有關材料,說明文王卒後兩年多,武王即興兵伐紂,此段時間正是武王守制之期,不可能出兵為紂戡黎。退一步講,即使紂命難違,但戡黎之後,不可能行飲至之禮。古人守制之期,一條重要規定就是不能舉行一切慶典,不能茹葷飲酒。且看清華簡中周公致畢公詩之最後四句王有旨酒,我弗憂以浮,既醉又侑,明日勿修。史稱周公制禮作樂,是守禮楷模,竟然於守制期間,在文王廟寢之中,如此放浪形骸,飲得酩酊大醉,還要約明日之飲,大概要大飲三日,大醉三日。可能嗎?時間可以差前錯後,人名可能張冠李戴。但守制這樣的大關節目是不可能錯的。清華簡之作者於此太欠考慮。這就更有理由疑問清華簡真耶?偽耶?

對待地下出土材料,晉人的雍容大度值得借鑒。晉人對待《汲冢竹書》,既認真又穩妥,並未急於宣布什麽為真,什麽為偽;更沒有用它來炒作,來改寫中國歷史。《史記》、《漢書》仍然是《史記》、《漢書》,那才是嚴肅學者的態度。(20122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