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给孩子的爱一种是有条件的,一种是无条件的。 如果孩子做的事情让父母觉得满意,比如说考试取得好成绩,帮家里干了很多活,父母就觉得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对孩子又是夸奖又是物质奖励;而如果孩子犯了一个错误

 中外比上 2013-05-21
父母给孩子的爱一种是有条件的,一种是无条件的。
如果孩子做的事情让父母觉得满意,比如说考试取得好成绩,帮家里干了很多活,父母就觉得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对孩子又是夸奖又是物质奖励;而如果孩子犯了一个错误或考试没考好,父母对孩子就开始又是挖苦又是冷落,甚至还会打骂,那么,父母对孩子的爱就是有条件的。
有条件的爱,很容易让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成了一种“生意”关系,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父母很爱孩子,如果孩子表现的不好,或孩子的表现不让父母满意,父母就表现不出爱孩子的一面了。如果父母给孩子的爱都是有条件的,经常用爱做筹码的话,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够好,自己还需要做出相应的动作,父母才能爱自己。孩子在潜意识里就会感到屈辱,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孩子就有可能会渐渐变得不在乎父母的爱了,也就是不在乎这份亲情了。
父母爱孩子是天性,但是孩子最需要的是“无条件的爱”,这种无条件的爱就是,父母爱孩子的一切优点,也接纳孩子的所有缺点。当一个孩子被父母无条件的爱着的时候,他的自信心就会大大地增加!孩子的心理是安全的,孩子有勇气面对所有的事情,孩子也会自己会尊重自己,然后尊重别人,那他当然也会尊重和爱自己的父母。

过去有些人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天经地义的,不用学习,人人都会。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生来就知道了怎么爱孩子、如何做好父母。父母只是本能地爱孩子,还是不够的,问题的关键是要会爱,要懂得怎样去爱?有的时候,父母没有智慧的爱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这就像我们农民种庄稼,你光爱庄稼不行,你不懂得怎么爱庄稼,就一定没有好收成。父母爱孩子也是这样,要懂得怎么爱孩子才是真爱,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享有父母给予的最无私的爱。
而且,父母的真爱会让孩子学会感恩。真正的感恩不是父母对孩子的刻意要求,刻意让孩子长大以后,给父母多少钱,为父母做什么事情,更不是用强迫的手段,逼着孩子尽孝道。事实上,很多父母都会有意无意地伤害孩子,他们在有“恩”于孩子的同时,也是有“伤”于孩子的,这种伤害甚至影响到孩子的一生。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是人类延续的一种必然,并不是什么大功大德,父母与子女之间不应该是一种刻意的施恩与报恩的关系,而是血肉相连的爱,加上互相的理解、尊重,和发自内心的感谢。
如果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享受并体会到真爱,孩子就会从心里真正地感激父母,于是,家庭中的感恩就成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真情传递。父母无私地爱着孩子,她从本心里来讲是不求孩子回报的;而孩子在心里能体会到父母的爱,并深深地被母爱感动着,感染着,也从父母身上学会了爱,长大成人的孩子就会默默地、自觉地回报着父母。
这样,感恩和回报就成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一种自然的、真诚的相互传递。这种相互传递,它不仅仅局限于孩子对父母的感恩和回报,很多时候,做父母的,也会对孩子心存感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