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王羲之书论中看其对“触笔”的使用

 聽雨軒sjh 2013-05-21

从王羲之书论中看其对“触笔”的使用

    从前文可知,“触笔”的出现和存在是历史的必然,但这种笔法为何会得到王羲之如此的青睐呢?王羲之为何对此笔法投入了如此巨大的注意力,并使这一笔法得到最后完善成为一个具有标志性的笔法呢?

    东晋的书论,现在所能见到的非常少,虽然有署名为王羲之和卫夫人的一些书论著作,但是据现当代研究者的共识,这些书论无论从总体内容还是行文风貌看,都是后代的伪托。不过,这些伪托者可能离东晋时代不远,在某种程度上或许保留了一些王羲之们的只言片语和一些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们书法实践的总体追求,因此在书法史上具有一定的意义。我们在研究王羲之书法的时候,它们依然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的,当然,主要是针对其中的有价值的部分而言。另外,在《全晋文》中有一篇王羲之的《自论书》和几段谈及书法的手札,均当为王氏原作,对了解王羲之的书学思想有极大的价值。

    王羲之论书强调“”。

    顷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 ----- 子敬飞白大有意。

                                 (《全晋文·二十二》)
    君学书有意,今相与草书一卷。 (《全晋文·二十三》)
    飞白不能佳,意乃笃好。       (《全晋文·二十六》)

    大抵书须存思。 
    每作一字,须用数种意,或横画似八分,而发如篆籀…… 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

                                   (《书论》)

    夫书,先须引八分、章草入隶字中,发人意气。若直取俗字,则不能先发。
    其草书……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纸。若急作,意思浅薄,而笔即直过。
    心意者,将军也;本能者,副将也……
    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这些书论中,王羲之不厌其烦地用了一个“意”字,那么这个“意”字有什么样的具体含义?有论者认为:王氏所说的“意”,从小处说,就是“笔意”,所谓“点画之间皆有意”之“意”,即点画中凝结着创作主体情感的笔墨意趣;从大处说,就是“意境”,所谓“意转深”、“有意”、“意乃笃好”之“意”,即以点画的“笔意”为基础而形成的主体精神美与客体自然美的有机融合的整体美感境界。也有论者认为:他(王羲之)所谓的“意”,有两重含意:一方面,“意”是指作书者的情感、心态……“意”的另一方面的含意是指书法的意趣,也就是后人所谓“晋人尚韵”的“韵”字,王羲之认为,凡书单求点画之工是不够的,要令笔墨之外具有情趣,这就是他所谓的“有意”。这种“意”就构成了王羲之的书法审美体系,强调变化和各体的融合,在变化中既讲究“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趣骤”,也讲究“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这就从具体的笔画开始了要求,什么样的笔画才是经得起推敲的笔画,才是符合书法要求的笔画。说明了书法的笔画是要有所变化的,在行笔的过程中是要有所起伏的。“触笔”的形态就非常符合这种要求,不仅在外形上体现这种要求,而且在行笔的过程当中也符合这种起伏的动态之美,因此,从这方面来说,“触笔”的存在丰富了笔画的表现性,与王羲之的审美趣味是相一致的。

    王羲之认为“其草书,亦复须篆势、八分、古隶相杂,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纸。”又说“夫书先须引八分、章草入隶字中,发人意气,若直取俗字,则不能先发。”这种观点就打破了各种书体的界限,要把各种书体融合起来,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有机的结合。我们在锺繇的楷书当中可以看到经常有行草书和隶书的字及笔画出现,这种情况显然是有拼凑各体之嫌的,是把各种书体的笔画或结字强行拿过来组合在一起,因此,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但是,这种思路却是有意义的,为王羲之进一步融合各种书体开了先河。王羲之对各种书体的融合是把各种书体的笔意统一起来,在原有书体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改造,使得这些笔画出现在一起的时候更为浑然一体,把原有的典型特征减弱了,但却没有失去原有的意韵,因而,这种处理方式是更高级的融合。

1.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