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属神经科急危重症,尤其出血量>40 ml者极易发生脑疝,致残率、致死率极高。我院自1992年始开展对自发性脑出血,幕上血肿出血量>40 ml,行颅锥穿刺持续引流治疗。本文就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探讨。 资料方法 1.资料:按1986年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
2.方法:两组病人处理上给与同样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防治并发症处理。 治疗组按Kr 3.观察指标:按1986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于入院后30 d评定疗效。 结果 两组效果比较钻颅穿刺组总有效率达8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2.3%,经χ2检验P<0.01,钻颅穿刺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讨论 重症脑出血,出血量≥40 ml者是致残率、死亡率极高疾患。虽然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能明显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但对于高龄、合并多种内科疾患,生命体征不稳定,血肿位于内囊丘脑深部者,就难以选择手术治疗。而血肿穿刺引流术对全身状况要求不高,脑组织损伤小,操作简单易行,床旁即可实施,患者亲属易于接受,所以能较广泛开展。 我们的体会是:1.起病后明确诊断,宜尽早实施治疗。2.第1次治疗宜尽可能抽出未凝固血液使占位压迫效应减到最小,其预后就更好。3.尿激酶原外源性非特异性纤溶酶原直接激活剂,是溶解血肿安全有效的生物制剂,不对脑组织产生有害作用[1]。血肿内注入使之充分溶解液化后引流出来。同时静脉注射大剂量抗纤溶止血剂是抑制尿激酶的副作用、防止再出血的有效保证。4.引流管与虹吸管相接使血肿内保持于低负压状态(<0.4 kPa),防止血块、脑组织吸附于导管开口处,使引流保持通畅[2]。 总之颅锥穿刺引流治疗重症脑出血是值得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