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出血祸首:寒冷 过劳 高血压

 神医图书馆318 2013-05-25

。专家在此提醒:深秋季节昼夜温差大,正是脑出血、脑梗塞等脑血管病的高发期,尤其是高血压病人要特别小心。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剧烈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头痛是最突出症状之一。这是因为颅内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突然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直接刺激脑膜所致。一旦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常感觉“就像裂开了一样”剧烈;有人表现为脖颈后剧痛,不能低头,或伴随剧烈呕吐,烦躁不安;还有的患者会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

  寒冷、过劳、高血压诱发脑出血

  脑出血也称脑溢血,在寒冷季节发病率较高。因为寒冷刺激会使血管猛然收缩、血压升高,易使原本脆弱的脑血管破裂而引起脑出血。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脑出血患者多达300万人以上,大部分人致残或留下较为严重的后遗症。

  脑出血还有许多危险因素,诸如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高血脂、嗜酒和滥用药物、肥胖、久坐不动的生活习惯等。有资料表明,80%以上的脑出血病人有高血压病史。

  而中青年人脑出血发病越来越多,其原因主要是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无规律、工作压力大、情绪波动大、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尤其是喜欢熬夜、过度疲劳,或者应酬多、饮食无度的人较易发生脑出血。

  脑出血早期征兆主要有以下六种表现:突然一侧或双侧眼睛视物不清;突然面部或肢体麻木、无力;突然出现没有原因的剧烈头痛;突然昏迷;突然行走困难、不能平衡;突发头晕且与伤风感冒无关。如果身边的亲人或朋友出现上述症状,千万要提高警惕,要想到是疑似脑出血,要迅速采取家庭急救措施并及时送医院。

  诊断明确应争取手术治疗

  脑出血一旦诊断明确,应争取手术治疗。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为降颅压、止血等。预后情况主要看患者出血部位及出血量的大小,如果出血在大脑半球部位,出血量在10毫升以内,暂时没有生命危险;如出血在小脑或脑干部位,后果则非常严重。

  预防脑出血,应避免过度劳累,保证足够的睡眠,保持大便通畅;饮食宜清淡,少吃动物脂肪或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忌烟限酒;适当锻炼身体。平时有高血压的中老年人,要遵医嘱服药;秋冬季节要及时增加衣、被和添置保暖设施,注意头部保暖。

  脑出血的家庭急救

  家庭出现脑出血病人后,家属应立即让病人平卧,将其头部稍稍抬高,偏向一侧,解开上衣扣、松解衣领和腰带,有假牙的取下假牙,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天冷时要注意保暖,切记不要自作主张给药,同时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

  还可用冷毛巾覆盖病人头部,因血管在遇冷时收缩,可减少出血量。病人昏迷并发出强烈的鼾声,表示其舌根已经下坠,可用手帕或纱布包住患者舌头,轻轻向外拉出。在送病人去医院途中,车辆应尽量平稳行驶,随时注意病情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