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的有效是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生发的

 芦苇片语馆藏 2013-05-23

建始

课改一路走来,已经十年了,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呢?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变换角度冷眼看有效教学的时候,发现还真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尽管我们不能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但是基层的大部分教师,仍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努力着,尽量在教学和考试之间做到平衡,不看重应试,当然并不是无视应试,只是我们更关心提高学生素养,希望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首先就是要对学生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在我看来:学生思维活跃、丰富,本身具有多元的属性并可以通过多元的方式将自己的思想表现出来;尤其渴望自由以及需要有自己的空间意识格外强烈。

可是我们的教学是不是扼杀了这种渴望,所谓的有效是不是在题目规定、题海训练、耗费大量的时间、重复练习中取得?我们如果从这样一种固定的模式中走出来,会发现学生都有自身的本能和学习天性,每一名学生都具有自生长的欲望,只不过需要自生长的土壤。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的课堂有没有这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土壤呢?学生渴望自由,希望自己能对自己的事情自主,这也是一种对自己负责的表现,自我抉择,自主成长,享受自己所获取的成功。自主学习在人的成功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有效课堂的起点和归宿。

我们现在都在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想到的是用一种教学模式去达到有效,模式由学案体现。如果我们仔细研究某一种模式和学案,就会发现在追求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又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因为模式和学案具有一定程序和规定性,只要规定就会限制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没有了空间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和缺乏信心,甚至厌学,课改又回到我们改革初衷的原点。所以我们设计教学模式和学案时要注重教学规律,规避那些限制学生学习的程序和限制。设计模式和学案的目的是追求学生学习的高效,所以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和学案的运用是教师教学策略的体现,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更要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和特色,所以建模式、用学案时就要考虑到去模式和完善学案。

我们发掘学生学习本能的同时,也要实事求是地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学生成功感没有,学习任务完成差,没有理想和人生目标。这样的学生需要我们关注、尊重、激励、引导,唤醒他们的学习本能。

实际上一位优秀的老师,她的课堂是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去探索,在愉悦的探索中获取知识。两千年前的孔老夫子是尊重学生的典范,值得我们学习。看《论语·先进篇·侍坐》为我们描绘了教师引领学生学习的情景,从中我们能领悟到孔子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尊重学生的差异,采取激励教育方式。孔子说话不多,但很具有引领性,才有曾点的“鼓瑟希,铿尔”后的回答,理解了为国以礼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真实自然的大境界。孔子说话很少,只有一句评价,大部分时间都在引领、启发。

只有在尊重和引领的前提下,才有真情流露,学生才会对学习有兴趣,才会有感悟,我们需要多元的教育方式,用智慧之光照亮学生自主学习的端倪之窗。“这种精神端倪的绽露或智慧之光的透出不是博闻强记或逻辑推理的自然结果,在看似纯属偶然的心智觉醒中那隐含的是生命的某个敏感点被吸引和激发的消息。”其实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找到感悟的敏感点,这是学生发现的契机,形成有效学习的起点,学生把握了“思考的因端”,就会产生探索的兴趣。心理学家将这种获得“情境”感觉的能力叫做“感悟”。所以我们要给学生感悟的机会,创造学生实践的场所,使课堂成为感悟的土壤,滋生思想的源泉。

过去我们常常给学生工具,或者说是一种思想的灌输。我们做了,累了,学生烦了,但我们错了,这事我们做反了。我们最苦恼的是学生没有思想高度,为此,我们常常灌输给学生一些思想,以期提高学生的思想高度,可效果甚微,思想也许能灌给学生,但提升他们用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灌输不了。我们最痛苦的也是训练学生变的深刻,但思想这东西不能强加,也不是能训练出来的。学生的思想是在思维碰撞后的感悟中产生的,只有有了发现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欲望才会产生思想。

只要是灌输的或者强塞给学生的思想或者知识,学生没有兴趣可言,学生的快乐来自探索,来自学生期盼的自由空间里的思维活动。

下面看一则小故事: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于是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
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
    “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其实不仅仅像路人所说的那样,只传授技术没传授给教训,更重要的是渔王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手把手的教,把自己知道的全部复制给孩子,以为把自己总结的经验毫无保留的教给孩子,他们就能成为捕鱼能手了,而不是让他的孩子们去大海里体验,不经风雨怎见彩虹,只有在空中自由翱翔的鸟儿才会有坚硬的翅膀,才能飞向远方。

给我们的启示:辛苦的手把手教授学生知识,学生没有快乐而言,也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学习,辛苦并不等于有效,形影不离的传授未必能够成功,手把手就是约束,跟随就是限制,仔细和耐心有可能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杀手。正如弗莱雷所说:“学生对灌输的知识储存的越多,就越不能培养其作为世界改造者对世界进行干预而产生的批判意识。”也就是说学生没有真正的能力。所以我们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自由空间,让他们最大限度地自主学习。给学生探究的机会,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只有学生思维的碰撞,才会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