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根溯源话姑苏

 苏迷 2013-05-26
行政区划调整,沧浪、平江、金阊三区合并,新行政区定名“姑苏”。

  姑苏二字,由来已久。2500多年以来始终与苏州城缠缠绵绵,直到如今。长期以来,被作为苏州的别称。

  这个名字得以流传归功于古城西南的一座小山姑苏山,山上的一座高台姑苏台。宋朝范成大《吴郡志》云:“姑苏山,一名姑胥,又名姑馀。连横山之北,古台在其上。”据相关资料记载,姑苏台始建吴王阖闾,经过三年聚材,又花了五年才建成。夫差继位后,又加以整修。台高三百丈,宽八十四丈,横亘五里,有九曲路以登临,登台可望见三百里,即便是当时最宏伟豪华的楚国章华台亦“未足比也”。

  宏伟豪华的姑苏台,足以成为吴国那段辉煌历史的见证,也成为历代苏州人的骄傲。越国击败吴国时,姑苏台被焚,巍巍高台只留下一片废墟和后人的唏嘘感慨。汉代司马迁曾“登姑苏(台),望五湖。”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等曾到此访古寻幽,李白写下了《苏台览古》诗:“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高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至北宋元丰时,人们已经“殆莫知其处”。朱长文“尝欲披草莱以访之,未能也”。

  时至今日,甚至这座姑苏山究竟就是灵岩山或者是其它的什么山也难有定论。尽管如此,姑苏二字却被留了下来,苏州人一直对其情有独钟,将其作为古城的别称。其实,“姑”只是个语助词,关键是“苏”字。繁体的“蘇”字,从草、从鱼、从禾;草,可代表青山绿水;鱼,代表渔业;禾,代表水稻。青山绿水,鱼米之乡,仅仅一个字就对江南水乡苏州的秀丽富足作了最高度的浓缩与概括。

  其实,苏州这个名称也是姑苏演变而来的。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吴郡,改吴州为苏州,“以姑苏山为名”。

  翻阅历代墨客骚人留下的题咏,对苏州,用得最多的别称当数姑苏。唐代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至今仍家喻户晓:“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而当年的苏州刺史白居易离任时,刘禹锡赠诗云:“姑苏十万户,皆作婴儿啼。”尽显百姓对一任好官的依依不舍……

  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在胥门城墙下建造了一座高档宾馆,取名便叫“姑苏馆”。户部尚书孙觌盛曾赞道:“姑苏馆宏丽雄深,为三吴之冠,承平时亦未尝见之。”这座馆驿边的城头上,还筑起了一座“姑苏台”。有诗为证“姑苏城上姑苏台,青山百里峨嵋开”。元朝初,在胥门姑苏馆旧址上建造驿馆,取名“姑苏驿”。明初“姑苏驿”移至盘门外,成化九年(1473年)移至胥门外,“背城面河,气势宏敞”。清朝,“姑苏驿”曾多次修复重建,直至同治十二年(1873年)才裁革。

  明正德元年(1506),苏州编就的府志取名为《姑苏志》,国史副总裁王鏊称:“姑苏,山名,在城西南,昔以名郡,故今以名其志。”谁知这一定名招来了许多学者、专家的质疑,其中吴梅村的批评尤为尖锐:“考之于古,吾郡或称会稽,或称吴郡,或称平江,国朝则踵唐制而曰苏州,则志苏州者,自应名《苏州志》。今称姑苏,将志姑苏山乎?抑志姑苏台乎?于理未达!”其实,吴梅村之辈浑不知苏州人对这二字的特殊情感。

  “高台近筑姑苏城,千年不改姑苏名”,这是明朝唐伯虎《姑苏八咏》中的诗句,写尽了姑苏二字与这座古城的渊源。(李嘉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