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都麻绣与当地民俗语言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5-29

八都麻绣与当地民俗语言


  □叶德喜
  淳安西北部的王阜、屏门两乡,明清区划为八都。这一带百姓为生存家家户户世代种麻织布,用麻布缝衣做袜;在自给自足的同时,还流行麻布挑花,简称麻绣。麻绣图案古朴,构图独特,形象逼真,寓意深刻,2005年被浙江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又被杭州市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保护项目。笔者在麻绣故乡长大、工作,从小耳濡目染,发现八都麻绣的生产、使用对当地的民俗和语言影响较大,值得做一番考察。
  种麻织布大约出现在汉末三国时期。《淳安县志》记载,“东汉建安十三年,孙权遣威武中郎将贺齐击山越,平黟、歙,分歙东乡置始新县(今淳安)”。当时,地处新安江流域的山越百姓,为避乱大多生活在山区,其中生活在王阜、屏门等地的越民在群雄割据、地区封锁、交通闭塞情况下,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山民自己种麻,自织麻布。最初用于裹身遮体防寒避暑,后来随着社会发展,当地山民用象形写意的手法开始在麻布上绣花。图案为花、草、果、叶、鱼、鸟、虫、兽的组合,多寓吉祥、富贵、平安之意。汉字福、禄、寿、喜,钱币方面的铜钱、元宝,镇魔避邪的狮子、八卦、刀剑等,也是麻绣常用的构图元素。麻绣正中有四幅一样的图案,之外有双层正方框线,框线外再配四幅内容相对的图案。常见的麻绣图案有“狮子滚球”、“牡丹富贵”、“桃花双喜”、“凤窥牡丹”、“蝴蝶戏瓜”等几十种。这些麻绣或白底青花或青底白花,按之字式从里到外行针走线,形成连串“×”式花径、图案。所有图案世代相传,是山越先民智慧的结晶。
  男耕女织的传统社会,麻绣、麻织品成为当地日常生活必需品,如男女身上穿的麻衣裤、麻鞋袜,腰间扎的青白麻绣腰布,上山包裹午饭的麻绣饭袋,背小孩的长背布,洗脸擦脚的麻布手巾,采放茶叶的麻布茶袋,收获苞谷、盛放粟米、挑放木炭的长短布袋,做豆腐的滤布,蒸煮米面的粿布等。“身穿麻衣裤,内扎麻腰布,外捆斫柴刀,脚蹬草鞋袜,肩锄扛饭袋,开山种苞芦!”是当地山农的真实写照。婚丧喜庆,更离不开麻织品。娶亲、嫁女必须用青麻袋装运担礼,女方嫁妆必备成对绣花扎布、饭袋,婚礼上“传代”,新娘子踩踏的“地毯”须由青麻袋连成,婚床必挂青麻帐。老人过世后,全身从头到脚裹麻,家属亲友全部披麻(白色)戴孝;老人做寿、过年走亲,亲友则忌穿戴白色麻衣物。
  当地与麻有关的方言俗语俯拾皆是,如“不种今年麻,哪有来年衣”,“闲空不扎结,呒有全身暖”;“种麻织布,下种收谷”。谚语“麻布挑花,一针对一孔”;“线头穿进针眼里,巧对上眼”;“打铁照样,挑花看样”;“麻秸搭桥,担当不起”;“麻秸老拐,靠不住”。谜语如影射织布动作的“脚动手动,乌龟杂种”,纺纱的“风又大,雨又大,你家娘姆的肚又大”,煮浣麻纱的“一款面,灰里煮,水里漂,越漂越白”等,有的虽粗鄙,但也还贴切形象。口语中称人群扎堆是“竖麻秸”,多人一起倒下称“倒麻秸”,东西易折称“扼麻秸”,婴孩走路摇摆称“滚结圆”(葫芦样麻线团),来回快走叫“经布”(织布放经纱),快如飞称 “穿梭”(织布动作),太阳落山看不见是“撒麻了”,天刚有点亮是“天麻麻亮”,天快黑是“天麻麻黑”,物品表面不光滑是“麻子麻粒”,质地粗糙的石头是“麻石”,脸打伤肿是“挂麻花”,脸上长痘是“生麻子”、“起麻粒”、“变麻脸”,人邋遢称“炭布(麻)袋”,食物口感不好称“麻口”,辣口是“麻辣”,涩口是“麻涩”,酸口是“麻酸”,苦口是“麻苦”,手脚利索是“麻利”,头脑不灵光、动作不敏捷称“麻(木)头”。
  有关搓麻挑花的古老民谣为我们勾勒了农耕时代的有趣的风俗画:“生女不扎结(搓麻纱),长大当尼姑”;“过生活,讨老婆,福呒福,看挑花”;“柏子树,柏子丫;柏子树下好人家。生个男儿会作山,生个囡儿会挑花。一挑挑到十七八,嫁着一个好人家”。这些流传至今的民谣,说明麻布挑花是当地女孩必会的技艺,技艺的高超与否直接影响到家庭生活质量。
  人类社会任何一种文明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麻绣的产生、发展与当地社会密切相关,不仅影响人的衣食住行、生活习惯、民俗传统,而且也丰富了当地的语言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