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

 虚室生白 2013-06-01

leeforce

SINCE 1983

2009-08-09 16:03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

http://image61.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6/0122/32769888_1.jpg

对于像我这样搞电信、互联网出身的专业人士来说,要接受并认同这种关于『技术垄断』的概念,是需要下很大的决心、并且做相当程度的反思的。

在蓬勃发展的技术面前,人类赖以为骄傲的传统文化成了最大的牺牲品。『技术』由于其追求效率、追求精确的本性,正以非常『不人道』甚至『非人类』的方式对全世界的社会文化展开前所未有的广泛劫持。人类以『技术』的方式为自身及其群体设下了错综复杂的『规则』,却被其反噬。而且最为关键的是,『技术』本身还具有不断衍生、无限进化的特性,并将一如既往地对人类社会产生持续作用、持续影响。

比如我近期一直在收看的湖南卫视『快乐女声』节目——这个在全国引起话题争议的娱乐节目,本质上说是一种『技术』的胜利——广播电视传播的技术,投票规则的技术,网络沟通的技术……节目的娱乐价值并非来自音乐、演唱本身的价值(或者说,所占比例较少),而更多是来自于广义的技术环境下,全民参与的无聊狂欢。在这个广义的技术环境中,传统艺术的文化价值被彻底剥离,取而代之的是广义的技术主导的『游戏规则』——事实上被人们欣赏的是让少女们宛如古罗马角斗场野蛮PK的游戏规则,仅此而已。

当今全球娱乐业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证实了本书作者关于『技术垄断』的论断——从2006年开始,电子游戏——而不是电影、电视、唱片或其他——业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消费量最大的文化娱乐形式,并具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场规模。文化艺术原本尊崇的叙事体系和传播价值,在各种『游戏』中被削弱到从属的地位,而民众还依然乐此不疲——这种趋势的直接后果,就是社会信仰的崩塌,和民众主流价值观的迷失。

对此,我基本上同意作者在最后一章『爱心斗士』里的观点,即对抗『技术垄断』的唯一出路是要从我们的教育做起——当那些已经被『技术垄断』牢牢控制的成年人们已经不可救药,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告诉我们的下一代:即除了那些普遍存在的技术、规则、体系之外,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值得你坚信并且热爱的东西,这些美好的事物可能无法被估算、测量、推理或精确阐释,但它们的确能带你进一步思考那些关于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终极命题』,并带你进一步了解人类所需的真正的『价值』,和构成人类『智慧』的全部。


以下介绍摘自豆瓣(http://www.douban.com/subject/2315287/):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

译者: 何道宽
作者: (美)尼尔·波兹曼
副标题: 文化向技术投降
ISBN: 9787301126813
页数: 141
定价: 22.0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7-10-1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1992)是尼尔·波斯曼媒介批评的三部曲之一,其余两部是《童年的消逝》(1982)和《娱乐至死》(1985),2004年已经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个三部曲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技术对人类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影响。《技术垄断》警告世人,美国正在进入技术支配文化的一个新阶段,正面临失去传统、失去驾驭技术能力的危险。

《技术垄断》认为,人类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工具使用、技术统治和技术垄断三个阶段;人类文化大约也分为相应的三种类型:工具使用文化、技术统治文化和技术垄断文化。

和其他学者一样,波斯曼认为,技术和人的关系是亦敌亦友的关系,但他死死地盯着技术的阴暗面,以免技术对文化造成伤害。他认为:在工具使用文化阶 段,技术服务、从属于社会和文化;在技术统治文化阶段,技术向文化发起攻击,并试图取而代之,但难以撼动文化;在技术垄断文化阶段,技术使信息泛滥成灾, 使传统世界观消失得无影无形,技术垄断就是集权主义的技术统治。

《技术垄断》认为,“信息革命”经历了印刷术、电报、摄影术、广播和电脑 等五个阶段。在技术垄断到来之前,信息控制机制帮助人驾驭技术,这些机制有:法庭、学校、家庭、政党、国家和宗教。到了技术垄断阶段,抵御信息泛滥的多重 堤坝和闸口土崩瓦解,世界就难以驾驭、难以把握了。

《技术垄断》揭示技术垄断阶段各种“软”技术的欺骗作用,挞伐所谓的社会“科学”,谴责唯科学主义,它辨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的异同,它为传统符号的耗竭扼腕痛惜,它号召人们以强烈的道德关怀和博爱之心去拼死抵抗技术垄断,并坚决反对文化向技术投降。
尼尔·波斯曼(Neil Postman,1931—2003),世界著名媒介理论家和批评家,生前任美国纽约大学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横跨教育学、语义学和传播学。弘扬了麦克卢 汉、伊尼斯开创的媒介环境学,并推动该学派进入北美传播学主流圈子。 波斯曼存世的著作共25种,要者有:《美国的语言》、《发现你的语言》、《探索你的语言》、《语言与现实》、《疯话、蠢话》、《作为保存活动的教学》、 《作为颠覆活动的教学》、《教育的终结》、《构建通向18世纪的桥梁》、《认真的反对》等。其中,《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和《技术垄断》是他著名的 “媒介批评三部曲”。1986年,他获得美国英语教师學会授予的“乔治·奥威尔奖”,1988年获纽约大学杰出教授奖。他曾在世界各地讲学,被授予世界若 干著名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他的“媒介批评三部曲”已经并将继续在中国学界产生持久的影响。


相关蝴蝶效应:『媒介与社会变迁』
http://hi.baidu.com/leeforce/blog/item/e069f01f81f95cf4e1fe0b3d.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