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洪侠|当心!你的生活,可能已被技术(媒介)垄断

 胡洪侠 2022-02-03
波斯曼“媒介文明三部曲”。网络图片。​


在“小红书”上读到一段劝剩女“回头是岸”的文字,我深感震惊的倒不是那些话说得如何实在,而是其中提到了“营销号”等自媒体,意思似乎是说,有些女孩选择单身一生,原因之一是受一些社交媒体影响。摘录如下:

目前中国女性的平均寿命大概83岁,50岁左右时,父母相继会走,所以剩女之后还有 30多年一个人生活在世上的时间。是真正的一人,没父母,没丈夫,也没子女,而且也没有人追,一个人扛下所有,她绝对不会有兴致来网络看这种求偶、结局之类的问题,所以逛网络的剩女中你看不到50岁以上的,连40+的都极少有,基本都是二三十岁还有资本的那些。我对大龄剩女这个群体有着深深的同情,我希望每个女生在做出抉择的时候不要受感性的影响。30到50岁这段时间的不将就,是要以50之后30多年的极度将就为代价的,而大多数女生对这个代价一无所知,就被营销号或者自己的脾气给带跑了……

“营销号”之类对一个人的“三观”有这么大影响?之前若有人如此这番对我讲,我会呵呵一笑,将信将疑。正好我今天在读尼尔·波斯曼的《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书中的主要观点即是:技术的突飞猛进,导致信息暴涨,失去控制,泛滥成灾,产生大量的信息垃圾,人沉浸其中,难以辨别孰优孰劣,孰好孰坏,终致无所适从,传统世界观即消失得无影无形。


《技术垄断》作者尼尔·波斯曼的另外两本书在中国大大有名,即《童年的消逝》与《娱乐至死》。“娱乐至死”更成了新成语,进入了日常用语之中。学界统称这三部书为波斯曼“媒介批评三部曲”,其中《技术垄断》出版最晚,时在1992年。

然而,1992年,互联网世界才露端倪,波斯曼就已经极其敏锐地指出:我们的文化,已经进入“技术垄断”阶段。

按译者何道宽老师的概括,波斯曼对“技术垄断”有如下描述:“任何技术都能够代替我们思考问题,这就是技术垄断论的基本原理之一……所谓技术垄断论就是一切形式的文化生活都臣服于技艺和技术的统治。”“技术垄断是文化的'艾滋病’,我借用这个词来表达'抗信息缺损综合征’(Anti-Information Deficiency Syndrome)。”

何老师说,波斯曼以技术和媒介的演化为依据,将人类文化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工具使用文化、技术统治文化和技术垄断文化。人类文化大致也分为相应的三种类型:工具使用文化类型、技术统治文化类型和技术垄断文化类型。


波斯曼认为,在工具使用文化阶段,技术从属于社会和文化,不对人构成危害。随着技术的发展,其潜在危害有加大趋势。到了技术统治阶段,技术开始向文化发起攻击,并试图取而代之,只是尚不足以撼动文化而已。
技术统治文化肇始于中世纪的三大发明:时钟、印刷机、望远镜。培根是技术统治时代第一人:“……他把科学从九霄云外拉下来放到地上……培根就成为新思想大厦的主要设计师。”

然而,到了技术垄断时期,技术与人的关系几乎就完全颠倒过来了。其现实威胁是:信息的失控、泛滥、委琐化和泡沫化使世界难以把握。人可能沦为信息的奴隶,乃至竟可能遭无序信息的汪洋大海淹毙。

整整三十年前,1992年,波斯曼就准确描述出了互联网时代人们被监控、被操纵的无奈处境,这实在让人惊讶不已。他说:

“计算机对他们有多大的好处呢?……他们的隐私更容易被强大的机构盗取。他们更容易被人追踪搜寻、被人控制,更容易受到更多的审查,他们对有关自己的决策日益感到困惑不解;他们常常沦为被人操弄的数字客体。他们在泛滥成灾的垃圾邮件里苦苦挣扎。他们容易成为广告商和政治组织猎取的对象。”

他说的是当年美国技术垄断的状况,三十年后,身处此类状况、深受此况之苦的,又何止美国人。

《技术垄断》一书,由著名翻译家、深圳大学荣休教授何道宽先生2007年译出,先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10月印行了一版,12年后,又由中信出版社印行了新版。今日开读,已觉太迟,只好用亡羊补牢俗套安慰自己了。趁春节假期,争取将此书读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