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责任不在多媒体 ——新课改教学观摩活动有感(转)

 水含烟5083 2013-06-03

                   责任不在多媒体
——新课改教学观摩活动有感(转)

 (2005-06-23 08:35)
龙游县华茂外国语学校    詹月花
       
前不久,本人参加了县语文新课改活动,到某校听了初中一至三年级的五节语文课,这五位老师在课堂上都运用了多媒体。他们准备得很充分,多媒体运用形式丰富多彩,有的甚至令人目不暇接。课后,有的听课老师感慨:“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啊!”有的老师干脆直言不讳:“是否一上公开课就得用多媒体?课件难道真的是新课改教学中的法宝?我是多么渴望有朝一日能听一节没有课件的语文公开课啊!”这两位老师的话引起了我的深思。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在这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中,在这“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力创多种教学模式”的高呼声中,多媒体教学应运而生,多媒体课件以其艳丽的画面,集“形、声、色”于一体的独特功用赢得老师们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显示出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那么,又从什么时候起,教师们开始警惕多媒体了?又是什么原因导致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由怀疑到拒绝呢?这里我不妨就这几堂课,并结合自己平时使用多媒体的体会谈谈如何使多媒体教学更得当、得法、有效。 
    一、播放适时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要适时。“时”即时机也。如何把握好课件的播放时间,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这好比是厨师烧菜必须掌握火候一般,火候没掌握好,配料再齐,菜质再鲜嫩也烧不出美味佳肴来。这次的一堂《山中访友》的教学给我印象颇深。教者可谓别出心裁,设计出“共赏美景——品味美语——激扬情思”的结尾,其中色彩艳丽的画面就有十几幅:古桥、大树、山泉、瀑布、鸣鸟、蚁穴、溪流、群山、峡谷、鲜花……在展示这些画面的同时还配放了清脆悦耳的《晨曲》。且不说这些图片中包含着老师多少心血,单就其声其景就足以让学生赏心悦目,如临其境。然而如此精美的课件竟会让人觉得多余,为什么呢?我觉得主要原因是播放时机欠妥。这堂课,从认读到研读到写作(拓展延伸)已自成体系,结尾时却冒出一个连播图片让学生看画面、听音乐、谈感受的环节。这岂不让人有画蛇添足之感?!试想,如果把这一组组生动可感的画面穿插在教学过程中,沿着文中所叙作者“访友”的先后顺序逐幅出现,让学生也跟随作者访一回“友”,来一回真真切切的体验,效果会怎样呢?我认为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文中优美词语、句子的深入品味,而且使他们对作者所访的“朋友”——古桥、树林、山泉等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这不是更好吗? 
    二、音量适“档” 
    语文教学中配乐朗读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了。如今新课程的改革给我们带来的是更多的精品美文,如《紫藤萝瀑布》、《山中访友》、《春》、《济南的冬天》、《藏羚羊》……真是举不胜举。教学中如果配上与之相匹配的乐曲,那学习者会更深刻地感受到其中的美。乐曲或用在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课文所定的基调中;或用于文本探究,让学生置身于情境,陶醉于其中;或用于配乐朗诵,有助于学生酝酿情感,进入角色,有声有色地朗诵。但是如果在整堂课中反复不停地播放一段或一首乐曲,而且播放的音量超过老师同学的声音,说得过点,那感觉它就是噪音。语文课毕竟不是音乐欣赏课,播放音乐过多、音量过大,学生不但不能陶醉于其中,而且会因听觉长时间受到干扰而变得烦躁不安,导致学习注意力分散,思维呆滞,神情疲惫,还会影响老师关注学生的信息反馈,教学效果适得其反。我曾在一节这样运用多媒体的课堂上亲眼看到同学们烦躁的表情,亲耳听到同学们的哀叹。 
    如此运用多媒体,悲哉! 
    相反,某老师在处理《真正的英雄》一课的配乐上相当成功。他先让学生为死难英雄默哀一分钟,遥寄对英雄的哀思,以此形式来创设一种追悼会的氛围,再让学生听两段乐曲,一段是无限凄凉悲伤、如泣如诉的《悲歌》,一段是悲伤中透着奋进,挫折中有着抗争的《命运交响曲〈抗争〉》,让学生听完后选择出适合这一场特殊追悼会基调的乐曲。然后老师轻声播放这首乐曲,请一位同学在这背景音乐声中朗读课文。全班学生悲悼之情油然而生…… 
    三、运用适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手段五花八门,教学形式日新月异,多媒体教学手段被频频使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又提出新的质疑:我们是否太注重形式而忘了根本?由此我想到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要注意“量”的问题。多媒体运用太多了会导致教师为完成预设好的教学环节疲于奔命,整堂课教师只能被课件牵着鼻子走,匆匆跑过场,根本无暇顾及学生尚未解决的问题,学生也犹如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对该掌握的知识没时间细细咀嚼、品味,最终落得“食而不化”。 
    记得以前听过一堂《木兰诗》,从一开始的电影播放到花木兰上征程、横戈跃马、回家乡等一系列的图片展示,再到《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歌曲播放及配乐朗诵、配乐表演,整堂课热热闹闹。但听课的老师听得直摇头,都说用了多媒体,教学形式是多样化了,但语文课的味道却少了! 
    其实不然,语文课的味道不是被多媒体搅和掉的,而是这堂课的设计者没有把握好使用多媒体的“度”,即“量”的问题。记得有位老师在上《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课时,只用了一张朋友们聚集在福楼拜家高谈阔论的图片及几框写有阅读要求的文字幻灯片,让学生讨论,指出图片中每个人物的姓名,并用文中的语句概括人物的性格。结果整堂课学生学得趣味盎然。 
    四、与教材适合 
    多媒体的配用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要考虑到是否适合所教的文本,是否适合所教学生的班级特点及年龄特点,并要考虑与自己所采用的教法是否相吻合。记得某教师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词时,从网上下载了一个课件。那一组组对月怀人的画面,那悠悠的旋律,确实很快营造了一种情境,使人不得不感叹这课件做得精妙、先进。但遗憾的是这位老师整堂课只关注于字词的诠释,与学生一问一答,枯燥而又乏味。很快,课件所营造起来的氛围没有了,留下的只是牛头对着马嘴的错位感觉。可见共享别人的多媒体资源,如果与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不相协调,难免会有生搬硬套之嫌。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适合”二字呢?我想:关键在于你对教材的处理,一切对课堂教学无多大效果,甚至影响学生文本阅读的多媒体运用都应避免。如教《黄河颂》一文,由于它是以诗歌形式出现的,语言凝练,气势磅礴,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文中作者对黄河——母亲河的赞美之情主要还应让学生通过品读来体会。甲老师在教学时的设计是:让学生以四人小组形式进行试读或表演读,同时屏幕上投放多幅黄河的图片,或宁静的、或喧腾的、或是俯视拍摄的、或是平视拍摄的,并且在这一组组画面上依次飞出《黄河颂》的一行行歌词。而乙老师却没有运用任何多媒体手段,而是告诉学生县里要组织一次以四人小组为形式的诗歌朗诵比赛,问学生准备用什么形式去参赛,然后让学生准备几分钟后上台比赛。结果发现,后者课堂气氛的浓烈程度远远超出前者,学生的朗读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个个跃跃欲试。上台朗读比赛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男女对读的、四人轮读的、一人领读三人合诵的等。学生凭着自己对文字的理解读出了重音和节奏,读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而甲教师使用的多媒体却并未起到多大作用。因为学生在读课文时眼睛始终盯着书本,根本无暇顾及屏幕上展示的多幅画面,更不用说用心领会图片中所蕴涵的深意了。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形同虚设,体现不出它应有的价值,那我们又何乐而不删呢? 
    总之,当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千万别轻易责怪是多媒体教学的错!它以它特有的青春活力活跃于语文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上,被广大语文教师所青睐。但是我们决不能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而应走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惑,按教学所需,对症下药,真正使多媒体教学做到适时、适“档”、适量、适合。相信,它必将成为语文新课改中的一朵奇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